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万大军(2/2)
讯的张伯行和八旗参领费尔勒急急赶来,当他们瞧见城外宁波反贼如此军阵的时候,同样被惊得目瞪口呆。
“张大人,快快!快关城门!封锁城门!来人!来人啊!向总督大人和将军大人速速求援!”费尔勒神情惶恐地大喊,由于张伯行爱民如子,这些日子虽逃往苏州的百姓依旧不绝给苏州带来极大压力,可张伯行一直未完全封闭城门,而且在钱大昌等劝告下只留了两道城门。
可现在,宁波反贼已兵临城下,这时候这两道城门不关也得关,要不宁波反贼趁势冲进城来这苏州还怎么守?
这时候,谁还管得上其他的?就算张伯行也得靠边站。再说了,他费尔勒可是旗人,又不是钱大昌这样的汉臣,紧要关头之下费尔勒根本不顾张伯行和钱大昌两位上官在场直接就下达了命令。
对于这,张伯行也无可奈何,而钱大昌是假装不知,很快城门就被关起堵死,那些留在城外还未来得及入城的老百姓见此是哭声震天,苦苦哀求城内开门让他们进城避难。
可是进城是不可能的,最后这些老百姓见事不可为只能拖儿带女绕城而走,至于远处的宁波部队却也不攻击这些百姓,只是派出小股部队驱赶着他们朝太湖方向而去。
整整一日,等第二日午后,苏州城外的宁波军队已基本围住了大半个苏州城,宁波军队的营盘分为五处,每处约一万人,各分头遏住苏州外城的要道,此外,宁波军队并没急着攻城,而是不紧不慢地在城外打造器具,同时架起大炮时不时地朝苏州城头开上几炮,虽然给苏州守军并没带去多大伤亡,但在如此大军压城的情况下,整个苏州城是人心惶惶。
“将军,各首领嚷嚷着要攻城,还说要见您。”苏州城外,董大山正在帐中休息,一个部下求见如此报道。
“呵呵,人我就先不见了,让大家伙好好休息,要是觉得太空了可以在各自营地操练一下,至于攻城么,他们难道觉得苏州城是泥捏的不成?这么大的苏州哪里是这么容易攻下的?”董大山想都不想如此说道,同时挥手让人去传令,可当人走到帐口时,董大山又把他给叫了回来。
“这样吧,你告诉大家就说是我讲的,攻城暂时还不到时候,等时机一到必然用他们,让大家稍安勿躁,耐心听军令安排,如有谁擅自出兵,别怪我不客气!”
“是!”
部下连忙应道,快步走了出去。等他离开,董大山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继续拿起了边上一本兵书翻阅了起来。
其实宁波大军并未有增兵,苏州城外的宁波大军实际兵力只有一万五千人,其中还是加上了这些日子扫荡苏松时民间投军并和桑家庄之战后补充进来的几千新兵。至于瞧上去所谓的五万人完全就是幌子,那是用桑家庄之战后各处来投的地方义军和裹挟的上万老百姓凑出来的数量。
自苏松之战开始,江南各地的小规模起义和小股义军一直不缺,要知道从明末到清末,民间反抗力量从来没有消失过,何况白莲教、天地会这样的反清组织也一直存在。之前的桑家庄之战董大山之所以能打清军措手不及,从而大胜,就是他用地方义军给清军摆了个圈套,而现在同样如此,这些义军听说董大山招揽他们去攻苏州顿时兴高采烈,几天时间就有不少人来投,所以董大山做了如此安排,由于营盘离城墙比较远,清军一眼瞧过来根本就分辨不出真假,除非清军杀到跟前才能知道这五万大军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几乎也是不可能的,在第一阵前的依旧是宁波军队,而在大军之中的更是董大山的主力,那些普通义军和百姓都摆在无关紧要之处。
翻了一会兵书,董大山微微皱起眉头,桑家庄之战后他本想趁机会直攻江阴,然后再打常州的,可谁想到这时候朱怡成下令却让他收拢苏松各路义军,直接在苏州城外摆开架势,以待他的命令。
对于这个安排董大山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不过朱怡成的命令就是命令,他不能不从,这才有了如今兵临苏州城的情景。
“张大人,快快!快关城门!封锁城门!来人!来人啊!向总督大人和将军大人速速求援!”费尔勒神情惶恐地大喊,由于张伯行爱民如子,这些日子虽逃往苏州的百姓依旧不绝给苏州带来极大压力,可张伯行一直未完全封闭城门,而且在钱大昌等劝告下只留了两道城门。
可现在,宁波反贼已兵临城下,这时候这两道城门不关也得关,要不宁波反贼趁势冲进城来这苏州还怎么守?
这时候,谁还管得上其他的?就算张伯行也得靠边站。再说了,他费尔勒可是旗人,又不是钱大昌这样的汉臣,紧要关头之下费尔勒根本不顾张伯行和钱大昌两位上官在场直接就下达了命令。
对于这,张伯行也无可奈何,而钱大昌是假装不知,很快城门就被关起堵死,那些留在城外还未来得及入城的老百姓见此是哭声震天,苦苦哀求城内开门让他们进城避难。
可是进城是不可能的,最后这些老百姓见事不可为只能拖儿带女绕城而走,至于远处的宁波部队却也不攻击这些百姓,只是派出小股部队驱赶着他们朝太湖方向而去。
整整一日,等第二日午后,苏州城外的宁波军队已基本围住了大半个苏州城,宁波军队的营盘分为五处,每处约一万人,各分头遏住苏州外城的要道,此外,宁波军队并没急着攻城,而是不紧不慢地在城外打造器具,同时架起大炮时不时地朝苏州城头开上几炮,虽然给苏州守军并没带去多大伤亡,但在如此大军压城的情况下,整个苏州城是人心惶惶。
“将军,各首领嚷嚷着要攻城,还说要见您。”苏州城外,董大山正在帐中休息,一个部下求见如此报道。
“呵呵,人我就先不见了,让大家伙好好休息,要是觉得太空了可以在各自营地操练一下,至于攻城么,他们难道觉得苏州城是泥捏的不成?这么大的苏州哪里是这么容易攻下的?”董大山想都不想如此说道,同时挥手让人去传令,可当人走到帐口时,董大山又把他给叫了回来。
“这样吧,你告诉大家就说是我讲的,攻城暂时还不到时候,等时机一到必然用他们,让大家稍安勿躁,耐心听军令安排,如有谁擅自出兵,别怪我不客气!”
“是!”
部下连忙应道,快步走了出去。等他离开,董大山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继续拿起了边上一本兵书翻阅了起来。
其实宁波大军并未有增兵,苏州城外的宁波大军实际兵力只有一万五千人,其中还是加上了这些日子扫荡苏松时民间投军并和桑家庄之战后补充进来的几千新兵。至于瞧上去所谓的五万人完全就是幌子,那是用桑家庄之战后各处来投的地方义军和裹挟的上万老百姓凑出来的数量。
自苏松之战开始,江南各地的小规模起义和小股义军一直不缺,要知道从明末到清末,民间反抗力量从来没有消失过,何况白莲教、天地会这样的反清组织也一直存在。之前的桑家庄之战董大山之所以能打清军措手不及,从而大胜,就是他用地方义军给清军摆了个圈套,而现在同样如此,这些义军听说董大山招揽他们去攻苏州顿时兴高采烈,几天时间就有不少人来投,所以董大山做了如此安排,由于营盘离城墙比较远,清军一眼瞧过来根本就分辨不出真假,除非清军杀到跟前才能知道这五万大军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几乎也是不可能的,在第一阵前的依旧是宁波军队,而在大军之中的更是董大山的主力,那些普通义军和百姓都摆在无关紧要之处。
翻了一会兵书,董大山微微皱起眉头,桑家庄之战后他本想趁机会直攻江阴,然后再打常州的,可谁想到这时候朱怡成下令却让他收拢苏松各路义军,直接在苏州城外摆开架势,以待他的命令。
对于这个安排董大山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不过朱怡成的命令就是命令,他不能不从,这才有了如今兵临苏州城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