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圣上万岁(1/2)
林建章和庄岩在对北方清军的举动基本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暂时放下了心中的顾虑,紧接着专心面对如今的中原之战起来。
随着战端的开始,明清两军以河南为中心形成了两大战区,其一自然是开封至洛阳一线以北,也就是汤阴、新乡、焦作、晋城一片区域。而另外一个战区就是南边的明军,以南阳为目标,双方大打出手,随着时间推移战况越演越烈。
此时,董大山已回到南京城,正向朱怡成汇报在他北京时的情况。虽然北上之后,董大山一直有奏折来往南北,可回京后面圣述职还是必须的程序。
董大山在朱怡成面前详细讲述了他在北京的一切细节,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对于怀安所出现的俄国军队的调查结果,此外还有如今中原开战的后续安排。对此,朱怡成虽然早就知道这些,不过依旧听得非常仔细,时不时还细问几句。
前后足足一个多时辰,董大山这才讲述完毕,朱怡成点头表示满意。这一次董大山北上,所做的一切还是不错的,至于俄国军队的出现,从目前来看虽然值得警惕,但还不到最初朱怡成顾虑的程度。
但对这件事,朱怡成还是交代董大山必须跟进,自然也包括锦衣卫方面对于这件事的继续调查,必须不能放松警惕。
“臣明白。”董大山正色道:“之前臣的确是疏忽了此事,去了北京城后才逐渐了解情况,这才得知罗刹人的确是我朝心腹之患,如今又同满清勾结,恐怕已有图我神州之心。”
点点头,朱怡成道:“你知道就好,此事朕就交于你了,锦衣卫那边朕也已交代过,张冉定会全力配合。”
见董大山称是点头,朱怡成这才放缓了语气,询问他对于如今中原之战的看法。
“回皇爷,中原之战我大明已做好万全准备,此战臣有十足把握,还请皇爷尽管放心。”
“好!”朱怡成听到这句话很是高兴,神采飞扬道:“等中原之战胜后,南北就完全打通,到时候我大明席卷神州,大局定也!满清丢失中原,再也无立足之地,只能在边角苟延残息。”
董大山的心情也很不错,连连点头称是:“皇爷说的极是,自江北拿下后,山东已是我大明囊中之物,一旦中原战定,无论是山东、徽州还是河南等地都再无清军立足之地,到时候清军只能西窜而逃。”
说到这,董大山突然间想起了什么,又道:“据说今日,陕甘等地似有大旱迹象,去年至上月已连续好几月未下雨了,如再持续下去恐怕要多地绝收。还有山西那边也是如此,虽比陕甘稍好一些,但也不太乐观,看来这老天爷是在我大明这边啊!”
谁想,朱怡成听完这句话后非但没有露出喜色,反而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这天旱可不是什么好事,虽说满清毁我中华文明,罪责罄竹难书,但这也是满清的罪过,普通百姓何其无辜也!天降大旱,到头来苦的只是普通老百姓,一旦赤地千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朕心中何其不忍……。”
董大山顿时一愣,脸上露出了羞愧之色,起身伏倒道:“臣失言,臣未想到天下百姓之苦,反而为此沾沾自喜,实是羞愧难当,还请皇爷责罚。”
“起来吧。”朱怡成摆摆手,让董大山起身:“你虽为军机大臣,但执掌的是军事,作为军人你更关心兵事也是自然的,再说你刚才的话也未全错,只是稍有失言而已。”
董大山满面通红,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同时心中为朱怡成之心怀而感到无比敬佩。
“天下苦清已久也!”朱怡成站起身,在殿中走了几步道:“朕何尝不想早一日彻底平定天下,收复神州全境,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可是满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时间却难以做到。自朕当年在余姚起兵至今,一晃已有八年了吧?”
董大山点点头,时间过的真快,八年光阴一晃而过。当年在余姚,董大山还是一个昏昏什么都不懂的小兵,跟着袁奇干着造反杀官的买卖,至于朱怡成,那时候也是一个年轻人,被袁奇当成奇货可具,打着反清复明的大旗拉出来硬推到那位置。
说起来也是造化弄人,原本董大山是袁奇派去监视朱怡成的,和他一起的还有田文勇大哥等几个老兄弟,但后来他们这些人先被如今的皇后,当时朱怡成的侍女李娟儿收买,后来渐渐又因为朱怡成的人格魅力而被折服,在杭州战败后护着朱怡成逃脱,从而正式归于朱怡成的部下。
之后,一路
随着战端的开始,明清两军以河南为中心形成了两大战区,其一自然是开封至洛阳一线以北,也就是汤阴、新乡、焦作、晋城一片区域。而另外一个战区就是南边的明军,以南阳为目标,双方大打出手,随着时间推移战况越演越烈。
此时,董大山已回到南京城,正向朱怡成汇报在他北京时的情况。虽然北上之后,董大山一直有奏折来往南北,可回京后面圣述职还是必须的程序。
董大山在朱怡成面前详细讲述了他在北京的一切细节,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对于怀安所出现的俄国军队的调查结果,此外还有如今中原开战的后续安排。对此,朱怡成虽然早就知道这些,不过依旧听得非常仔细,时不时还细问几句。
前后足足一个多时辰,董大山这才讲述完毕,朱怡成点头表示满意。这一次董大山北上,所做的一切还是不错的,至于俄国军队的出现,从目前来看虽然值得警惕,但还不到最初朱怡成顾虑的程度。
但对这件事,朱怡成还是交代董大山必须跟进,自然也包括锦衣卫方面对于这件事的继续调查,必须不能放松警惕。
“臣明白。”董大山正色道:“之前臣的确是疏忽了此事,去了北京城后才逐渐了解情况,这才得知罗刹人的确是我朝心腹之患,如今又同满清勾结,恐怕已有图我神州之心。”
点点头,朱怡成道:“你知道就好,此事朕就交于你了,锦衣卫那边朕也已交代过,张冉定会全力配合。”
见董大山称是点头,朱怡成这才放缓了语气,询问他对于如今中原之战的看法。
“回皇爷,中原之战我大明已做好万全准备,此战臣有十足把握,还请皇爷尽管放心。”
“好!”朱怡成听到这句话很是高兴,神采飞扬道:“等中原之战胜后,南北就完全打通,到时候我大明席卷神州,大局定也!满清丢失中原,再也无立足之地,只能在边角苟延残息。”
董大山的心情也很不错,连连点头称是:“皇爷说的极是,自江北拿下后,山东已是我大明囊中之物,一旦中原战定,无论是山东、徽州还是河南等地都再无清军立足之地,到时候清军只能西窜而逃。”
说到这,董大山突然间想起了什么,又道:“据说今日,陕甘等地似有大旱迹象,去年至上月已连续好几月未下雨了,如再持续下去恐怕要多地绝收。还有山西那边也是如此,虽比陕甘稍好一些,但也不太乐观,看来这老天爷是在我大明这边啊!”
谁想,朱怡成听完这句话后非但没有露出喜色,反而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这天旱可不是什么好事,虽说满清毁我中华文明,罪责罄竹难书,但这也是满清的罪过,普通百姓何其无辜也!天降大旱,到头来苦的只是普通老百姓,一旦赤地千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朕心中何其不忍……。”
董大山顿时一愣,脸上露出了羞愧之色,起身伏倒道:“臣失言,臣未想到天下百姓之苦,反而为此沾沾自喜,实是羞愧难当,还请皇爷责罚。”
“起来吧。”朱怡成摆摆手,让董大山起身:“你虽为军机大臣,但执掌的是军事,作为军人你更关心兵事也是自然的,再说你刚才的话也未全错,只是稍有失言而已。”
董大山满面通红,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同时心中为朱怡成之心怀而感到无比敬佩。
“天下苦清已久也!”朱怡成站起身,在殿中走了几步道:“朕何尝不想早一日彻底平定天下,收复神州全境,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可是满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时间却难以做到。自朕当年在余姚起兵至今,一晃已有八年了吧?”
董大山点点头,时间过的真快,八年光阴一晃而过。当年在余姚,董大山还是一个昏昏什么都不懂的小兵,跟着袁奇干着造反杀官的买卖,至于朱怡成,那时候也是一个年轻人,被袁奇当成奇货可具,打着反清复明的大旗拉出来硬推到那位置。
说起来也是造化弄人,原本董大山是袁奇派去监视朱怡成的,和他一起的还有田文勇大哥等几个老兄弟,但后来他们这些人先被如今的皇后,当时朱怡成的侍女李娟儿收买,后来渐渐又因为朱怡成的人格魅力而被折服,在杭州战败后护着朱怡成逃脱,从而正式归于朱怡成的部下。
之后,一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