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还都的准备(1/2)
还都一事,在拿下北京城不久就已着手准备,朱怡成当年把孙嘉淦任命为顺天府尹不仅是为了安定北京城,同样也是为了还都北京做准备。
自北京回归大明以来,大明在北京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消除满清对北京城遗留的影响,这些影响除了留在北京城未能跑掉的满人外,主要还包括让北京城,甚至包括北直隶的老百姓们对大明重新拥有归属感,同时消除北京城中有关满清的一些痕迹。
满清虽然入关仅不到百年,但在这几十年的时间内,为了巩固其统治,并使之前大明的百姓变成满人的奴才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其中丧心病狂的剃头令就是如此。
为让汉人成为满清的奴才,清廷强制推行剃头令,并喊出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用屠刀逼迫所有汉人去掉中华衣冠,从而留起了难看之极的猪尾巴。
除了这,满清还从其他方面试图来改变汉人的风俗习惯,其中包括语言,也就是后世所谓的京片子,这京片子从来就不是汉人的语音,而是来自于关外。
要知道在前明时期所谓的官话是江南金陵音,也就是南京语音,也叫中原雅音,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中原雅音就成了汉人朝廷所通用的官话,朱元璋称帝后更是直接宣布中原雅音为大明朝的官话。
夺回北京城后,大明朝廷第一步就是恢复衣冠,并强行恢复大明官话。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点实施的不错,北京城中的老百姓现已经基本放弃了卷舌头,改说了中原雅音,就算说不利索至少也在努力改变。
不仅是普通汉人百姓,那些留下来的普通满人在如今形势下也都抛弃了满人的习惯,用汉姓、换衣冠、说着中原雅音,学着汉人同样的生活方式改变着自己,毕竟许多留下来的满人只是满人中的中低层,他们和高高在上的满人王公贵族有着本质区别,同化这些人并不难,再加上这些人中有许多人就是在北京出生长大的,除了一个满人身份外和汉人基本没什么两样。
自然,所谓的内城满人居住区和铁杆庄稼自然被取消,融入汉人的这些满人也失去了往日的“特权”。不过除了一些好吃懒做的满人外,大多数满人对此还是认可了这些政策,毕竟大明也未一棍子打死,在收了他们的铁杆庄稼后,同样给了他们一些其他机会,而且眼下大明工商兴起,各地繁荣,只要自己努力,找份差事养活家人是没问题的,如果有些头脑的话,甚至由此发家也不意外。
至于那些顽固不化的满人,大明自然有收拾他们的办法,孙嘉淦的几番手段下来就整得这些人不要不要的,在极短时间内就使得北京城为之一清。
除了民间,最重要的也就是紫禁城了,其实前面就说过,对于紫禁城的恢复和改造孙嘉淦上任之时就开始着手进行,但是这个工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尤其是那些后来满清在紫禁城内所添加的乱七八糟的玩意不仅要去掉,还要按照大明的方式重新装饰和修缮,这个工程可不小。
再加上大明一直在打仗,虽然因为商业繁荣国库收入暴增,可支出也是居高不下,对于紫禁城的恢复资金自然也不足,这些款子户部仅能拨极少部分,大部分费用是朱怡成从自己口袋里掏的。无奈孙嘉淦只能量力而行,一步步来,不过前些时候终于传来消息,紫禁城的恢复差不多已经全部完成了。
提起紫禁城的印象,或许后世人第一个反应除了建筑宏伟之外就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别致装饰,其中最显明的自然就是类似景泰蓝的满文装饰和无所不在的蓝色花纹了。
其实,景泰蓝这种工艺,虽然是前明开始兴起,但实际上对于蓝色这种颜色,在汉族人眼里属于“恶”色,也就是很不吉利的颜色。就算在景泰蓝最为人欢迎的时代,所制造的物品往往也同佛器、祭祀等有关,而且蓝色的运用也极为谨慎,更重要的是很少直接用于皇宫的装饰。
要从历史上的色彩演变来讲,蓝色不仅是恶色,更是属于外来的颜色,也就是游牧民族兴起后才带到中原的色彩。而且相比汉人,这些异族不知道怎么回时却异常喜欢这种颜色,这也是满清入关占据北京城后,不断在原来紫禁城内部大量使用蓝色进行疯狂装饰,从而形成了后来的装饰色彩。
所以说,这些色彩除了少部分保留外,绝大多数都得直接去除,以恢复其本来面目。对于这些,朱怡成早就特意交代过,而负责此事的孙嘉淦自然是清楚的很。
随着北京城包括整个北直隶的逐步恢复,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孙嘉淦已几次上书朱怡成建议尽快还都。对此,朱怡成虽然动心,但考虑一系列的因素
自北京回归大明以来,大明在北京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消除满清对北京城遗留的影响,这些影响除了留在北京城未能跑掉的满人外,主要还包括让北京城,甚至包括北直隶的老百姓们对大明重新拥有归属感,同时消除北京城中有关满清的一些痕迹。
满清虽然入关仅不到百年,但在这几十年的时间内,为了巩固其统治,并使之前大明的百姓变成满人的奴才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其中丧心病狂的剃头令就是如此。
为让汉人成为满清的奴才,清廷强制推行剃头令,并喊出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用屠刀逼迫所有汉人去掉中华衣冠,从而留起了难看之极的猪尾巴。
除了这,满清还从其他方面试图来改变汉人的风俗习惯,其中包括语言,也就是后世所谓的京片子,这京片子从来就不是汉人的语音,而是来自于关外。
要知道在前明时期所谓的官话是江南金陵音,也就是南京语音,也叫中原雅音,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中原雅音就成了汉人朝廷所通用的官话,朱元璋称帝后更是直接宣布中原雅音为大明朝的官话。
夺回北京城后,大明朝廷第一步就是恢复衣冠,并强行恢复大明官话。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点实施的不错,北京城中的老百姓现已经基本放弃了卷舌头,改说了中原雅音,就算说不利索至少也在努力改变。
不仅是普通汉人百姓,那些留下来的普通满人在如今形势下也都抛弃了满人的习惯,用汉姓、换衣冠、说着中原雅音,学着汉人同样的生活方式改变着自己,毕竟许多留下来的满人只是满人中的中低层,他们和高高在上的满人王公贵族有着本质区别,同化这些人并不难,再加上这些人中有许多人就是在北京出生长大的,除了一个满人身份外和汉人基本没什么两样。
自然,所谓的内城满人居住区和铁杆庄稼自然被取消,融入汉人的这些满人也失去了往日的“特权”。不过除了一些好吃懒做的满人外,大多数满人对此还是认可了这些政策,毕竟大明也未一棍子打死,在收了他们的铁杆庄稼后,同样给了他们一些其他机会,而且眼下大明工商兴起,各地繁荣,只要自己努力,找份差事养活家人是没问题的,如果有些头脑的话,甚至由此发家也不意外。
至于那些顽固不化的满人,大明自然有收拾他们的办法,孙嘉淦的几番手段下来就整得这些人不要不要的,在极短时间内就使得北京城为之一清。
除了民间,最重要的也就是紫禁城了,其实前面就说过,对于紫禁城的恢复和改造孙嘉淦上任之时就开始着手进行,但是这个工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尤其是那些后来满清在紫禁城内所添加的乱七八糟的玩意不仅要去掉,还要按照大明的方式重新装饰和修缮,这个工程可不小。
再加上大明一直在打仗,虽然因为商业繁荣国库收入暴增,可支出也是居高不下,对于紫禁城的恢复资金自然也不足,这些款子户部仅能拨极少部分,大部分费用是朱怡成从自己口袋里掏的。无奈孙嘉淦只能量力而行,一步步来,不过前些时候终于传来消息,紫禁城的恢复差不多已经全部完成了。
提起紫禁城的印象,或许后世人第一个反应除了建筑宏伟之外就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别致装饰,其中最显明的自然就是类似景泰蓝的满文装饰和无所不在的蓝色花纹了。
其实,景泰蓝这种工艺,虽然是前明开始兴起,但实际上对于蓝色这种颜色,在汉族人眼里属于“恶”色,也就是很不吉利的颜色。就算在景泰蓝最为人欢迎的时代,所制造的物品往往也同佛器、祭祀等有关,而且蓝色的运用也极为谨慎,更重要的是很少直接用于皇宫的装饰。
要从历史上的色彩演变来讲,蓝色不仅是恶色,更是属于外来的颜色,也就是游牧民族兴起后才带到中原的色彩。而且相比汉人,这些异族不知道怎么回时却异常喜欢这种颜色,这也是满清入关占据北京城后,不断在原来紫禁城内部大量使用蓝色进行疯狂装饰,从而形成了后来的装饰色彩。
所以说,这些色彩除了少部分保留外,绝大多数都得直接去除,以恢复其本来面目。对于这些,朱怡成早就特意交代过,而负责此事的孙嘉淦自然是清楚的很。
随着北京城包括整个北直隶的逐步恢复,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孙嘉淦已几次上书朱怡成建议尽快还都。对此,朱怡成虽然动心,但考虑一系列的因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