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1/2)
虽然这位公子出生不凡,但不是那种嚣张跋扈的人,恍然见之像是天边清冷的月,又像是山间的翠竹,有此等姿仪,定是高风亮节之辈。
心底也有了底,里正开口道:“大人,我年事已高,已无法以工换物,像我等这等年迈的人,又是如何安置。”
“老人家安心,一切都会安置妥当,不会弃你们不顾的。”
“大人,工钱真的是按平常市价的两倍发放,”里正有几分狐疑的,像是不相信有这种好事,从前他也听闻别处发生灾情,可从未有过什么以工换物的情况。
好一点的,还会管你死活,留你一口饭吃,坏的话,那钱可全都被贪官给贪了。
薛岫点头道:“自然。”
有了薛岫的保证,里正也算是安下心来,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人道:“大家伙,既然大人都这么说了,我们就放下心,好好做事,都散了吧。”
围观的百姓也自然听到了里正和薛岫的对话,薛岫的点头仿佛让他们找到主心骨一般,躁动不安的心都安分下来。
连忙说道:“既然叔公都这么说了,我们就先散了吧,都去忙自己的事。”
百姓们慢慢散去,里正也向薛岫点头后,开始缓缓离开。
薛岫看着满目苍夷的桃源,他随着县官走到衙门处,衙门虽已被大水泡过,但还能住人。
薛岫任由着县官安排,住进自己的院子后,他立马走进书房里头,起草着以工代赈的章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章程自然也会乱成一团。
而他已经来到桃源,若他没有草拟好章程发下去,县官也不敢多做什么。
薛岫一心二用,拿出两张宣纸,在上面写着不同的字。
唯有这般,更能节省点时间。
等他落下最后一笔的时候,顾韶音也推开门,急匆匆地走到他的面前,手撑着案桌上问道:“薛岫,已到响午,可要施斋布粥。”
顾韶音有点拿不定主意,他虽然知道顾家也曾参与过赈灾的事里,可他从前那是听闻,可从未像现在这般。
薛岫皱眉:“还未准备斋饭?”
“没啊,”顾韶音眨巴两下眼,看着薛岫冷下来的脸色,他瞬间明悟,立马撒丫子跑,边跑边喊:“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办。”
薛岫垂眸看着自己写的章程,微微叹口气,等墨干了后,他卷起拿在手里。
向外头走去,走过抄手游廊时,正好碰到刚要进门的县官。
薛岫将章程递给县官道:“这是我起草的章程,可按照上面的去办。”
县官额头冒着大汗,神色急迫,被薛岫拦下后,他惊慌地面容慢慢稳定下来,看着递到眼前的宣纸,他连忙用双手接过章程。
他这么匆忙的跑回来,也是想要询问薛佑后面该如何办,若是在没有个定论,那群乡亲可就要闹了。
县官连额头的汗都来不及擦,他匆忙中又带有几分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毁坏了纸张。
映入眼帘的是那工整的行文,字迹清晰,无一处涂改,县官不由得叹道:不愧是薛公子。
随后,县官认真的一字一句地看下去后,如获至宝,他未曾想到,不过是一个时辰,薛公子心中已有成算,连同那以工换物,换取多少,都列得分明。
像是捧着金山银山般,县官面上带着笑容,恭维地说上几句:“多谢薛公子,有了薛公子草拟的章程,这场水患也不过是小难,一定会有惊无险的度过去的。”
“下官在此替桃源县所有的百姓谢过薛公子。”
“不必多礼,”薛岫淡然道:“快去吧。”
县官哎的一声,连忙转身向外头跑去,他可要把这东西张贴在告示那,以便全城的百姓都知晓。
捧着粥正喝着的百姓,看着县官老爷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跑到告示牌那处,张贴着东西。
张贴好后,县官转身道:“乡亲们,薛公子已起草了章程,大家都可以过来看一看。”
心底也有了底,里正开口道:“大人,我年事已高,已无法以工换物,像我等这等年迈的人,又是如何安置。”
“老人家安心,一切都会安置妥当,不会弃你们不顾的。”
“大人,工钱真的是按平常市价的两倍发放,”里正有几分狐疑的,像是不相信有这种好事,从前他也听闻别处发生灾情,可从未有过什么以工换物的情况。
好一点的,还会管你死活,留你一口饭吃,坏的话,那钱可全都被贪官给贪了。
薛岫点头道:“自然。”
有了薛岫的保证,里正也算是安下心来,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人道:“大家伙,既然大人都这么说了,我们就放下心,好好做事,都散了吧。”
围观的百姓也自然听到了里正和薛岫的对话,薛岫的点头仿佛让他们找到主心骨一般,躁动不安的心都安分下来。
连忙说道:“既然叔公都这么说了,我们就先散了吧,都去忙自己的事。”
百姓们慢慢散去,里正也向薛岫点头后,开始缓缓离开。
薛岫看着满目苍夷的桃源,他随着县官走到衙门处,衙门虽已被大水泡过,但还能住人。
薛岫任由着县官安排,住进自己的院子后,他立马走进书房里头,起草着以工代赈的章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章程自然也会乱成一团。
而他已经来到桃源,若他没有草拟好章程发下去,县官也不敢多做什么。
薛岫一心二用,拿出两张宣纸,在上面写着不同的字。
唯有这般,更能节省点时间。
等他落下最后一笔的时候,顾韶音也推开门,急匆匆地走到他的面前,手撑着案桌上问道:“薛岫,已到响午,可要施斋布粥。”
顾韶音有点拿不定主意,他虽然知道顾家也曾参与过赈灾的事里,可他从前那是听闻,可从未像现在这般。
薛岫皱眉:“还未准备斋饭?”
“没啊,”顾韶音眨巴两下眼,看着薛岫冷下来的脸色,他瞬间明悟,立马撒丫子跑,边跑边喊:“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办。”
薛岫垂眸看着自己写的章程,微微叹口气,等墨干了后,他卷起拿在手里。
向外头走去,走过抄手游廊时,正好碰到刚要进门的县官。
薛岫将章程递给县官道:“这是我起草的章程,可按照上面的去办。”
县官额头冒着大汗,神色急迫,被薛岫拦下后,他惊慌地面容慢慢稳定下来,看着递到眼前的宣纸,他连忙用双手接过章程。
他这么匆忙的跑回来,也是想要询问薛佑后面该如何办,若是在没有个定论,那群乡亲可就要闹了。
县官连额头的汗都来不及擦,他匆忙中又带有几分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毁坏了纸张。
映入眼帘的是那工整的行文,字迹清晰,无一处涂改,县官不由得叹道:不愧是薛公子。
随后,县官认真的一字一句地看下去后,如获至宝,他未曾想到,不过是一个时辰,薛公子心中已有成算,连同那以工换物,换取多少,都列得分明。
像是捧着金山银山般,县官面上带着笑容,恭维地说上几句:“多谢薛公子,有了薛公子草拟的章程,这场水患也不过是小难,一定会有惊无险的度过去的。”
“下官在此替桃源县所有的百姓谢过薛公子。”
“不必多礼,”薛岫淡然道:“快去吧。”
县官哎的一声,连忙转身向外头跑去,他可要把这东西张贴在告示那,以便全城的百姓都知晓。
捧着粥正喝着的百姓,看着县官老爷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跑到告示牌那处,张贴着东西。
张贴好后,县官转身道:“乡亲们,薛公子已起草了章程,大家都可以过来看一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