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第13节(3/4)
,等于留出一条街道。
这五户百姓喝着香甜的米粥,又马上亲手为自己建盖安住的地方,这几户流民都是心安下来。先前的十户军户此时己是以老人自居了,他们的现身说法,让新来的几户居民更为放心。
在现如今的大明朝,虽说做军户很苦,但是总比饿死强吧,看起来那位总旗大人似乎心肠很好的样子,或许自己可以在这里生活得更好。这几户百姓心中都是这样想着,对于将来的日子也有了一些憧憬。
随后刘衍将陈勋招入屋内,问他们此行详情。
只见陈勋拿出一张清单,上面弯弯扭扭的写着字,这些都是陈勋让那些店铺的伙计帮着记下来的,所以清单上的字迹都不一样。详细列表购买的物资,单价多少,花用银钱多少,所余多少等等。
“属下担心那些伙计记花账骗我,于是我好一番吓唬,还将管队官王大人给搬出来了,这才安心些。”
刘衍笑了笑,陈勋一看就是屯军样子,灵山卫的那些店铺伙计应该不会在这清单上做手脚,毕竟灵山卫城是军堡,里面的店铺都要靠着卫所兵马做生意的,没有谁愿意做一锤子买卖。
陈勋则是继续说道:“属下带人前往卫城之后,顾不得歇息,便前往米店、牛行买牛买米,最后依甲长的吩咐,共买了三头耕牛,十石米,十副犁,另外一些干活的箩筐、锄头等物也是买了不少。”
此时陈勋谈起此行的见闻,有些恨恨地道:“属下本来可以买更多的,无奈现在灵山卫物价腾贵,一百五十两银子啊,竟然只能买这些东西,真是没有天理了!”
刘衍看着清单,陈勋在一旁解说,现在的行市下,一斗米也要五钱的银子,一石米就要五两银子,买十石米便花去了五十两的银子,花了三分之一的资金!
刘衍眉头紧锁,自己还记得看过一份后世的史料,在大明富足时,一两银子可以买米两石,就是在平常年景,一般一石米也只要一两银子,现在米价虽有回落,但仍是这么贵,竟要五两银子一石,实在是离谱了。
还有耕牛,现在灵山卫城内的大牛价格普遍都要在二十八两多一头,小牛也要十五两多一头,买三头牛,己经算是打了折扣了,也是花去了八十两银子。而且那三头耕牛齿龄都很大,算是老牛了,体态也比较瘦弱。按照陈勋的说法,要不是因为三头耕牛又老又瘦,二十八两银子一头的价格都谈不拢,至少要三、四十两银子一头!
刘衍记得明初、明中牛价一头不过六、七两银子,万历时一头牛价也只在十两多银子左右,现在一头大牛竟要二十八两,牛价彪升得如此厉害,还要不要百姓活命了?
陈勋继续解说,他们买了耕牛与米面之后,又到一家打铁店内买了锄头,铁耙,犁头、犁壁等。此外又跑到竹器店去买了簸箕、扁担、箩筐等物,都是比往年贵了不少。
加上陈勋和四名墩军这些天的吃用等,等他们回来时,刘衍给的一百五十两银子己经所剩无几了。
此时陈勋忍不住大骂各样物价之贵,骂那些奸商趁机哄抬物价,连今年木炭都比往年贵了不少,他们买了一百多斤的木炭回来,竟用了一两多的银子,放在往常,这些木炭只要五钱银子。
刘衍半响无语,盘算一百五十两银子就没了,不由也恨恨骂了一声:“这些奸商,抢钱啊。”
陈勋回来时,还跑了一家木器店,为刘衍买了一套的桌椅台凳回来,倒让刘衍有些惊讶。
“属下还想着给甲长再添置一些家具,可是现在物价太贵了,实在是买不起了。”
刘衍笑着说道:“陈兄弟有心了。”
此后几天,刘衍一边继续招集人口,一边准备物资。或许是刘衍在王家庄、夏河寨前千户所与灵山卫城的告示宣传起作用,这几天里,陆续有一些军户、流民到大盘墩外要求投靠屯田。
对此刘衍也是来者不拒,甚至刘衍还认出这些前来投靠的军户有沙沟墩、黄山墩、风火山墩的人,不过刘衍也依然装作不认识,全部收下,并且让王越和陈勋予以安置。
“哼!看来那日演的戏起作用了。”
刘衍并没有将沈文云、刘大煜、刘群义三人放在眼里,此时全身心的投入到大盘墩的建设之中。
不过随着大盘墩内外人口逐渐增多,刘衍也越发感觉到书吏的重要,
这五户百姓喝着香甜的米粥,又马上亲手为自己建盖安住的地方,这几户流民都是心安下来。先前的十户军户此时己是以老人自居了,他们的现身说法,让新来的几户居民更为放心。
在现如今的大明朝,虽说做军户很苦,但是总比饿死强吧,看起来那位总旗大人似乎心肠很好的样子,或许自己可以在这里生活得更好。这几户百姓心中都是这样想着,对于将来的日子也有了一些憧憬。
随后刘衍将陈勋招入屋内,问他们此行详情。
只见陈勋拿出一张清单,上面弯弯扭扭的写着字,这些都是陈勋让那些店铺的伙计帮着记下来的,所以清单上的字迹都不一样。详细列表购买的物资,单价多少,花用银钱多少,所余多少等等。
“属下担心那些伙计记花账骗我,于是我好一番吓唬,还将管队官王大人给搬出来了,这才安心些。”
刘衍笑了笑,陈勋一看就是屯军样子,灵山卫的那些店铺伙计应该不会在这清单上做手脚,毕竟灵山卫城是军堡,里面的店铺都要靠着卫所兵马做生意的,没有谁愿意做一锤子买卖。
陈勋则是继续说道:“属下带人前往卫城之后,顾不得歇息,便前往米店、牛行买牛买米,最后依甲长的吩咐,共买了三头耕牛,十石米,十副犁,另外一些干活的箩筐、锄头等物也是买了不少。”
此时陈勋谈起此行的见闻,有些恨恨地道:“属下本来可以买更多的,无奈现在灵山卫物价腾贵,一百五十两银子啊,竟然只能买这些东西,真是没有天理了!”
刘衍看着清单,陈勋在一旁解说,现在的行市下,一斗米也要五钱的银子,一石米就要五两银子,买十石米便花去了五十两的银子,花了三分之一的资金!
刘衍眉头紧锁,自己还记得看过一份后世的史料,在大明富足时,一两银子可以买米两石,就是在平常年景,一般一石米也只要一两银子,现在米价虽有回落,但仍是这么贵,竟要五两银子一石,实在是离谱了。
还有耕牛,现在灵山卫城内的大牛价格普遍都要在二十八两多一头,小牛也要十五两多一头,买三头牛,己经算是打了折扣了,也是花去了八十两银子。而且那三头耕牛齿龄都很大,算是老牛了,体态也比较瘦弱。按照陈勋的说法,要不是因为三头耕牛又老又瘦,二十八两银子一头的价格都谈不拢,至少要三、四十两银子一头!
刘衍记得明初、明中牛价一头不过六、七两银子,万历时一头牛价也只在十两多银子左右,现在一头大牛竟要二十八两,牛价彪升得如此厉害,还要不要百姓活命了?
陈勋继续解说,他们买了耕牛与米面之后,又到一家打铁店内买了锄头,铁耙,犁头、犁壁等。此外又跑到竹器店去买了簸箕、扁担、箩筐等物,都是比往年贵了不少。
加上陈勋和四名墩军这些天的吃用等,等他们回来时,刘衍给的一百五十两银子己经所剩无几了。
此时陈勋忍不住大骂各样物价之贵,骂那些奸商趁机哄抬物价,连今年木炭都比往年贵了不少,他们买了一百多斤的木炭回来,竟用了一两多的银子,放在往常,这些木炭只要五钱银子。
刘衍半响无语,盘算一百五十两银子就没了,不由也恨恨骂了一声:“这些奸商,抢钱啊。”
陈勋回来时,还跑了一家木器店,为刘衍买了一套的桌椅台凳回来,倒让刘衍有些惊讶。
“属下还想着给甲长再添置一些家具,可是现在物价太贵了,实在是买不起了。”
刘衍笑着说道:“陈兄弟有心了。”
此后几天,刘衍一边继续招集人口,一边准备物资。或许是刘衍在王家庄、夏河寨前千户所与灵山卫城的告示宣传起作用,这几天里,陆续有一些军户、流民到大盘墩外要求投靠屯田。
对此刘衍也是来者不拒,甚至刘衍还认出这些前来投靠的军户有沙沟墩、黄山墩、风火山墩的人,不过刘衍也依然装作不认识,全部收下,并且让王越和陈勋予以安置。
“哼!看来那日演的戏起作用了。”
刘衍并没有将沈文云、刘大煜、刘群义三人放在眼里,此时全身心的投入到大盘墩的建设之中。
不过随着大盘墩内外人口逐渐增多,刘衍也越发感觉到书吏的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