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第226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以最坏的情况做打算,如果奴贼倾国而来,我大军云集在松山,以奴贼的奸诈秉性,肯定会在杏山大做文章。若奴贼以主力与我军缠斗,然后分出数万兵马猛攻杏山等地,或是如同围困锦州一样,在杏山等处挖掘长壕,以阻断我军退路,如此为之奈何?”

      刘衍说完,所有人都是心头一紧。如果奴贼大军真的如此,那此战就危险了,稍有不慎就又是一场大溃败。

      此时洪承畴也陷入沉思,眉头紧锁着,显然也是在权衡利弊。

      这时山海关总兵马科又阴阳怪气的说道:“刘总兵是不是耸人听闻了,奴贼会倾国而来吗?要知道奴贼本就人少,奴酋舍得跟我军拼消耗?”

      刘衍斜眼瞥了马科一眼,说道:“此战为国战,关系到大明国运,所以任何一个可能性都要考虑到位,容不得半点侥幸!”

      马科说道:“既然如此,刘总兵是不是还要建议分兵?难道刘总兵忘了萨尔浒之败的教训了吗?”

      “粮道被截,一样会败。”

      马科说道:“我以为奴贼兵力不可能与我军相当,后路如督臣一般部署,万无一失,此战决不可分兵!”

      马科说完,白广恩、唐通、王廷臣、左光先等人也纷纷表示支持,众人都不愿意分兵。

      一旦分兵,谁留下来守后路?谁都不想,众人都想抱在一起,至少也要与刘衍所部强军在一处。

      吴三桂也表示不能分兵,此时吴三桂只盼着二十五万余大军尽快赶到锦州城,将自己的舅舅救出来,至于后路,清军应该不会有兵力大举进攻杏山等地的。

      而杨国柱、曹变蛟、王朴三人则是支持刘衍,表示大军后路至关重要,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要重兵防护才行。

      辽东总兵刘肇基和山西总兵李辅明也在权衡着,一时之间没有定论,二人暂时没有发表言论。

      洪承畴心中暗叫不好,想不到刘衍三言两语之间,就拉走了一大批将领,援军瞬间就分成两派。

      眼见如此,洪承畴也想起了当初面圣时候的情景,于是仔细算了又算,现松锦一带的清军兵力越来越多,他们的确是增兵了,刘衍说的可能性大,也不可不防。

      吴三桂见洪承畴似乎也有些动摇,于是说道:“若是分兵,要守的地方就太多了,比如杏山、塔山、高桥等处,都是贼奴可能攻打之处。如此处处分兵,我军虽然有二十五万之众,可是一番分下来,到了锦州也剩不下多少兵力了。再者说,谁愿意留下来守卫后路?”

      洪承畴也看向众人,却见众人都是不发一言。

      二十五万大军聚在一起多安全啊,而且到了锦州城下,博取战功也要方便得多。而留守在后路上,不但时刻面临清军的突袭,而且也拿不到什么战功,一个不留神就会被清军吃掉,傻子才愿意留下来。

      刘衍见状,便说道:“不如这样,我分出一营人马留守后方。”

      刘衍刚刚说完,众人便纷纷反对,特别是王朴和杨国柱二人,反对的声音更大,二人都见识过刘衍麾下新军的战力,怎能让刘衍的新军分兵留下?

      一旁,洪承畴也不愿意让刘衍分兵,此战自己还指着刘衍率领新军打主力呢,开没开打就分出一营新军放在后方,怎么看都不合适。

      刘衍见众人都反对,但是自己还是坚持己见,后路的安危事关此战胜败,多么重视都不为过。于是刘衍讲到自己麾下新军的编制比较大,一营新军也有一万余人,留下一营新军完全可以保后路无忧。

      而且自己麾下有步兵六个营,分出一个营的兵力也无伤大局。

      众人见刘衍坚持,便都不做声了,洪承畴则是说道:“新军一个营一万多人,放在后路也一样不够用啊?”

      刘衍说道:“方才吴总兵提到大军需要分守多处,其实本镇觉得,只需以精兵守住数处要点,便可保证我军后路不绝,并不需多少兵力。”

      吴三桂眼睛闪动,没想到刘衍竟然还有这般见识,自己都情急之下都没看出来,于是拱手说道:“请刘总兵详细说来,三桂洗耳恭听。”

      刘衍说道:“本镇观杏山一带的地形,杏山堡北面数里的弘螺山地形险要,可驻一营人马。我新军驻扎在此处挖壕立寨,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