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第246节(1/4)
“这是真的?斩首一万三千五百余级?”
“万岁,是真的!两位监军的奏折可以相互印证,千真万确!”
“哈哈!列祖列宗保佑,天佑我大明!”
随后崇祯帝激动的拿起捷报,以及众人的奏折翻看起来,看到精彩处,不由自主的击节赞叹。虽然捷报与众人的奏折都提到了白广恩的战死,以及蓟州镇的溃败,不过在如此众多的斩首下,这些折损也被一笔带过了,就连崇祯帝都只是感叹白广恩力战殉国、忠心可嘉,并没有因此而扫了兴致。
随后崇祯帝高兴的下诏,要在明日的早朝中,对满朝文武宣读捷报。
到了第二天的早朝上,只见文武百官全部身穿吉服,等到宣捷之后,鸿胪寺官致词,各官行五拜三叩头礼,随后翰林院撰文,太常寺理办祭品,即遣官荐告郊庙,大行祭告庆礼。
而皇宫之外,京师内的百姓也是连日燃放鞭炮、聚众庆贺,而青莱镇新军的威名,也随之传遍了整个京师内外。
自从洪承畴率部出山海关作战以来,崇祯帝几乎是天天都是夜不能寐,就怕哪一天传来噩耗,大明这二十多万精锐毁于一旦。
可是如今捷报传来,虽然奴贼大军主力尚在,可是锦州之围已解,大军也初战告捷,可见此战胜面极大,崇祯帝于是便放下心来。
于是崇祯帝便召集内阁首辅张四知、兵部尚书陈新甲入宫,准备商议封赏前线将士的事情。
待到二人来到御书房,却见崇祯帝还在翻看洪承畴的捷报,手边就放着马绍愉、张若麒的奏折。
见二人进来,崇祯帝满面春风的说道:“锦州之战关乎我大明国运,朕心中一直担忧不已。如今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各镇精锐血战奴贼,首战告捷,便斩首一万三千五百余级,这可是自辽事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可见锦州之战大有可为,我大明的胜算是极大的!”
张四知见崇祯帝欢喜,自然也是一顿恭维,大声说道:“此战旗开得胜,乃是陛下仁德施于天下,故大军将士无不奋勇向前,这才有了今日大捷!”
崇祯帝今日实在是高兴,听了张四知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陈新甲不动声色地看了张四知一眼,心中对张四知很不感冒,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本就是自己所期望的,如今被张四知盘踞,心中始终对其存有敌意。
如今辽东大捷,这本应该是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出风头才是,却被张四知抢了先,实在是可恶!
于是陈新甲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大军将士首战告捷,朝廷应尽快嘉奖有功将士,以振奋各镇将士之心,督促大军将士再接再厉,为国朝再立新功!”
“嗯,应该如此。”
张四知眼睛闪动,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应慎重,朝廷应先派出大臣前往辽东,核验军功真伪,以及具体情况,然后再回京禀报,如此才能嘉奖有功将士,以免出现差错,贻笑大方。”
陈新甲顿时恼怒的说道:“有功不赏,岂不寒了前方将士的报国之心?如此国战,前方又有蓟辽总督洪承畴,以及马绍愉、张若麒两位监军在,难道还会有人谎报军情不成?”
张四知只是坚持先勘查军功,然后再嘉奖将士,并且主张将封赏之事放到朝议上去讨论,然后再由朝臣拟出一个章程来,徐徐商议、妥善处理,这才是正道。
陈新甲怒极而笑,大声说道:“徐徐商议?等朝中那些只会沽名钓誉之辈商量出一个方案出来,辽东战事估计都打完了!”
张四知淡淡的说道:“那不正好,各部功勋一次性封赏就好,还免得朝廷来回忙碌了。”
陈新甲气得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崇祯帝也是眉头紧锁,不管遇到什么事,这些大臣都要争一争,根本不管事情的轻重缓急。同时崇祯帝对张四知也颇为不满,自从其上任首辅以来,在政务上毫无作为,也没有首辅的权威,朝中大小事务屡屡出错,让崇祯帝烦不胜烦。
此时崇祯帝又想起了杨嗣昌,暗道:“如果杨卿还在,该多好啊。”
随后崇祯帝说道:“既然大军封赏的事情定不下来,那就先商议白广恩之事吧。国朝大将阵亡,朝廷必须着重抚恤,以免寒了前线将士之心,此事不容争执,今日必须有
“万岁,是真的!两位监军的奏折可以相互印证,千真万确!”
“哈哈!列祖列宗保佑,天佑我大明!”
随后崇祯帝激动的拿起捷报,以及众人的奏折翻看起来,看到精彩处,不由自主的击节赞叹。虽然捷报与众人的奏折都提到了白广恩的战死,以及蓟州镇的溃败,不过在如此众多的斩首下,这些折损也被一笔带过了,就连崇祯帝都只是感叹白广恩力战殉国、忠心可嘉,并没有因此而扫了兴致。
随后崇祯帝高兴的下诏,要在明日的早朝中,对满朝文武宣读捷报。
到了第二天的早朝上,只见文武百官全部身穿吉服,等到宣捷之后,鸿胪寺官致词,各官行五拜三叩头礼,随后翰林院撰文,太常寺理办祭品,即遣官荐告郊庙,大行祭告庆礼。
而皇宫之外,京师内的百姓也是连日燃放鞭炮、聚众庆贺,而青莱镇新军的威名,也随之传遍了整个京师内外。
自从洪承畴率部出山海关作战以来,崇祯帝几乎是天天都是夜不能寐,就怕哪一天传来噩耗,大明这二十多万精锐毁于一旦。
可是如今捷报传来,虽然奴贼大军主力尚在,可是锦州之围已解,大军也初战告捷,可见此战胜面极大,崇祯帝于是便放下心来。
于是崇祯帝便召集内阁首辅张四知、兵部尚书陈新甲入宫,准备商议封赏前线将士的事情。
待到二人来到御书房,却见崇祯帝还在翻看洪承畴的捷报,手边就放着马绍愉、张若麒的奏折。
见二人进来,崇祯帝满面春风的说道:“锦州之战关乎我大明国运,朕心中一直担忧不已。如今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各镇精锐血战奴贼,首战告捷,便斩首一万三千五百余级,这可是自辽事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可见锦州之战大有可为,我大明的胜算是极大的!”
张四知见崇祯帝欢喜,自然也是一顿恭维,大声说道:“此战旗开得胜,乃是陛下仁德施于天下,故大军将士无不奋勇向前,这才有了今日大捷!”
崇祯帝今日实在是高兴,听了张四知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陈新甲不动声色地看了张四知一眼,心中对张四知很不感冒,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本就是自己所期望的,如今被张四知盘踞,心中始终对其存有敌意。
如今辽东大捷,这本应该是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出风头才是,却被张四知抢了先,实在是可恶!
于是陈新甲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大军将士首战告捷,朝廷应尽快嘉奖有功将士,以振奋各镇将士之心,督促大军将士再接再厉,为国朝再立新功!”
“嗯,应该如此。”
张四知眼睛闪动,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应慎重,朝廷应先派出大臣前往辽东,核验军功真伪,以及具体情况,然后再回京禀报,如此才能嘉奖有功将士,以免出现差错,贻笑大方。”
陈新甲顿时恼怒的说道:“有功不赏,岂不寒了前方将士的报国之心?如此国战,前方又有蓟辽总督洪承畴,以及马绍愉、张若麒两位监军在,难道还会有人谎报军情不成?”
张四知只是坚持先勘查军功,然后再嘉奖将士,并且主张将封赏之事放到朝议上去讨论,然后再由朝臣拟出一个章程来,徐徐商议、妥善处理,这才是正道。
陈新甲怒极而笑,大声说道:“徐徐商议?等朝中那些只会沽名钓誉之辈商量出一个方案出来,辽东战事估计都打完了!”
张四知淡淡的说道:“那不正好,各部功勋一次性封赏就好,还免得朝廷来回忙碌了。”
陈新甲气得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崇祯帝也是眉头紧锁,不管遇到什么事,这些大臣都要争一争,根本不管事情的轻重缓急。同时崇祯帝对张四知也颇为不满,自从其上任首辅以来,在政务上毫无作为,也没有首辅的权威,朝中大小事务屡屡出错,让崇祯帝烦不胜烦。
此时崇祯帝又想起了杨嗣昌,暗道:“如果杨卿还在,该多好啊。”
随后崇祯帝说道:“既然大军封赏的事情定不下来,那就先商议白广恩之事吧。国朝大将阵亡,朝廷必须着重抚恤,以免寒了前线将士之心,此事不容争执,今日必须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