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第489节(1/4)
此番出征,刘衍率领十六支国防军将士,以及北洋舰队将士出关征战辽东,一举荡灭盘踞在辽东和奴儿干都司的满清鞑虏,收复关外汉家故地,剪灭历史上荼毒华夏将近三百年的鞑虏祸患,功高盖世!
随后,刘衍相继收复奴儿干都司,以及大唐故土瀚海都护府,并且率军东征朝鲜国,几乎全歼朝鲜国的数十万大军,逼退日本举国之兵五十万,为大明开拓疆域上千里,并且彻底打开了朝鲜国的国门。
在刘衍的主持下,朝廷先后建立瀚海都护府、岭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彻底根除了大明来自东北方向和北方的边患,如此武功让满朝文武为之震撼,让天下百姓为之振奋。
当日,刘衍在太子朱慈烺和内阁众大臣的拥护下,“被迫”登上了崇祯帝特赐准许乘坐的銮驾,使用亲王仪仗,从德胜门入城,数十万大军在德胜门外安营扎寨,国防部和参谋部也运送大批的钱粮酒肉犒军,一时间全军将士欢声雷动,京城内外百姓欢欣鼓舞,犹如过年一般热闹。
第七百零一章 犒赏三军
次日清晨时分,刘衍身穿国公礼服,昂首从午门进入皇宫。
在刘衍的身后,参谋部尚书陈新甲、民政部尚书赵民、财政部尚书岳明、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海军部尚书郑芝龙、国土部尚书张耒、商务部尚书宋功明、卫生部尚书鲍学镇、军情部尚书吴国金、吏部尚书王炆镇、公诉部尚书白文议、督察部尚书米蒿、礼部尚书黄锦、工部尚书宋世文分为两列跟随。
左边以陈新甲为首,后面是田辉叙、荀景云、郑芝龙、吴国金、岳明、宋功明几人,其余几人在右边列队跟随。
在众人的后面,还有国防军各军总兵官、副总兵,陈勋、张义、汪博等人全都在列,苗绍、许铭、王越、郑义等驻守在各地的总兵官、副总兵,则并没有赶回来。
而在众人队伍的后面,才是朝中各部的文武大臣,以及京城之内的勋贵和皇族王公。
所有人都以刘衍为首,从午门进入皇宫内,一直前往太和殿广场。
从午门到太和殿广场,甬道的两侧都有顶盔掼甲,外面披着大红披风,铠甲上还装饰了各种红色纹饰,一路看过去非常的雄壮,尽显大明帝国之雄威。
此时崇祯帝身穿朝服站在太和殿外面的高台上,竟然效法当年汉武帝接见大将军大司马卫青,为鲁国公刘衍降阶相迎!
如今的崇祯帝已经不同于几年前的干瘦和憔悴,现在的面容已经变得很红润,身上的朝服也是尽显皇家气度。
大明皇帝的朝服包括衮服和冠冕两部分,二者合称为“衮冕”,是华夏皇室最尊贵的礼服之一。一般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用的礼服。
大明皇帝的衮衣继承了汉唐衣冠的精华,在周代以前,华夏的服装主要采用一种形制,即上衣下裳制。
《嫌族礼记·玉藻》中就有"朝玄端,夕深衣"的记载,意思是说早朝为大礼,一定要用玄端朝服,到了夕朝,就可采用轻便一些的深衣。诸侯以天子之燕服为朝服。朝服虽然可代替祭服用于祭祀,但主要用途还在于朝会,它是古代君芹羡弊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先秦以皮弁、玄端为朝服,皆以十五升夏布为之,即二尺二寸幅内含一千二百缕的苎麻布。汉明帝制定朱衣朝服,后世朝服则所谓进贤冠、绛纱袍,以罗为之。一直沿用至明朝。
大唐开元礼规定朝服包括: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白裙襦,赤裙衫,革带,钩觫,假带,曲领方心,绛纱蔽派卜膝,袜,舄,剑,双绶。韠长三尺,上广一尺,下广二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
此时刘衍望见崇祯帝身上的朝服就与唐代的冕服很相似,主体分上衣与下裳两部分,衣裳以龙、日、月、星辰、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为饰,另有蔽膝、革带、大带、绶等配饰。
“大明衣冠果然是华夏数千年的巅峰,不管是形制寓意还是华丽程度,都是空前绝后,尽显华夏之威严!”
刘衍心中暗暗想着,脚下便已经走到了太和殿前方,随即在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的唱和下,开始三叩九拜之礼。
一番礼仪过后,刘衍率领文武百官和勋贵、皇室宗亲起身,崇祯帝也是非常的
随后,刘衍相继收复奴儿干都司,以及大唐故土瀚海都护府,并且率军东征朝鲜国,几乎全歼朝鲜国的数十万大军,逼退日本举国之兵五十万,为大明开拓疆域上千里,并且彻底打开了朝鲜国的国门。
在刘衍的主持下,朝廷先后建立瀚海都护府、岭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彻底根除了大明来自东北方向和北方的边患,如此武功让满朝文武为之震撼,让天下百姓为之振奋。
当日,刘衍在太子朱慈烺和内阁众大臣的拥护下,“被迫”登上了崇祯帝特赐准许乘坐的銮驾,使用亲王仪仗,从德胜门入城,数十万大军在德胜门外安营扎寨,国防部和参谋部也运送大批的钱粮酒肉犒军,一时间全军将士欢声雷动,京城内外百姓欢欣鼓舞,犹如过年一般热闹。
第七百零一章 犒赏三军
次日清晨时分,刘衍身穿国公礼服,昂首从午门进入皇宫。
在刘衍的身后,参谋部尚书陈新甲、民政部尚书赵民、财政部尚书岳明、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海军部尚书郑芝龙、国土部尚书张耒、商务部尚书宋功明、卫生部尚书鲍学镇、军情部尚书吴国金、吏部尚书王炆镇、公诉部尚书白文议、督察部尚书米蒿、礼部尚书黄锦、工部尚书宋世文分为两列跟随。
左边以陈新甲为首,后面是田辉叙、荀景云、郑芝龙、吴国金、岳明、宋功明几人,其余几人在右边列队跟随。
在众人的后面,还有国防军各军总兵官、副总兵,陈勋、张义、汪博等人全都在列,苗绍、许铭、王越、郑义等驻守在各地的总兵官、副总兵,则并没有赶回来。
而在众人队伍的后面,才是朝中各部的文武大臣,以及京城之内的勋贵和皇族王公。
所有人都以刘衍为首,从午门进入皇宫内,一直前往太和殿广场。
从午门到太和殿广场,甬道的两侧都有顶盔掼甲,外面披着大红披风,铠甲上还装饰了各种红色纹饰,一路看过去非常的雄壮,尽显大明帝国之雄威。
此时崇祯帝身穿朝服站在太和殿外面的高台上,竟然效法当年汉武帝接见大将军大司马卫青,为鲁国公刘衍降阶相迎!
如今的崇祯帝已经不同于几年前的干瘦和憔悴,现在的面容已经变得很红润,身上的朝服也是尽显皇家气度。
大明皇帝的朝服包括衮服和冠冕两部分,二者合称为“衮冕”,是华夏皇室最尊贵的礼服之一。一般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用的礼服。
大明皇帝的衮衣继承了汉唐衣冠的精华,在周代以前,华夏的服装主要采用一种形制,即上衣下裳制。
《嫌族礼记·玉藻》中就有"朝玄端,夕深衣"的记载,意思是说早朝为大礼,一定要用玄端朝服,到了夕朝,就可采用轻便一些的深衣。诸侯以天子之燕服为朝服。朝服虽然可代替祭服用于祭祀,但主要用途还在于朝会,它是古代君芹羡弊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先秦以皮弁、玄端为朝服,皆以十五升夏布为之,即二尺二寸幅内含一千二百缕的苎麻布。汉明帝制定朱衣朝服,后世朝服则所谓进贤冠、绛纱袍,以罗为之。一直沿用至明朝。
大唐开元礼规定朝服包括: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白裙襦,赤裙衫,革带,钩觫,假带,曲领方心,绛纱蔽派卜膝,袜,舄,剑,双绶。韠长三尺,上广一尺,下广二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
此时刘衍望见崇祯帝身上的朝服就与唐代的冕服很相似,主体分上衣与下裳两部分,衣裳以龙、日、月、星辰、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为饰,另有蔽膝、革带、大带、绶等配饰。
“大明衣冠果然是华夏数千年的巅峰,不管是形制寓意还是华丽程度,都是空前绝后,尽显华夏之威严!”
刘衍心中暗暗想着,脚下便已经走到了太和殿前方,随即在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的唱和下,开始三叩九拜之礼。
一番礼仪过后,刘衍率领文武百官和勋贵、皇室宗亲起身,崇祯帝也是非常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