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士 第522节(1/3)
此言一出,陈堪不由得嗤笑一声,随即指了指不远处的战马,而后指指不远处冒着炊烟的村庄,淡淡的说道:“现在正是饭点,你不信就自己去看,看看百姓们吃的都是什么。”
“看就去看!”
朱瞻基一下子把盛粥的碗重重的放在桌子上,对着朱瞻壑吩咐道:“壑弟,走!”
朱瞻壑挣扎片刻,也放下了粥碗。
两位皇孙殿下要去微服私访,这可是大事,王灿正准备带人跟上便被陈堪喝住。
“侯爷,咱们不跟着去吗?”
“万一两位殿下出事怎么办?”
看着朱家兄弟朝着不远处的村庄打马而去,王灿的脸色有些焦急。
陈堪罢罢手道:“不去,你带人去了,他们看见百姓的食物之后,指不定还以为是我故意安排好的,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陈堪安抚了王灿几句,便看着那村庄的方向慢条斯理的喝着粥。
他的粥喝完了,但朱家兄弟的粥却冷了。
不到一炷香时间,二人便去而复返。
去的时候满脸不忿,回来的时候却是沉默寡言,颓丧得像是两只鹌鹑。
朱瞻基端起碗将冷掉的稀粥一口喝干,朱瞻壑有学有样。
二人沉默片刻,朱瞻基忽然开口问道:“老师,为什么现在京师满朝文武都说大明已经是盛世?”
第四百九十八章 什么是盛世
听见朱瞻基的疑惑,陈堪微微一笑道:“大明现在确实是盛世。”
闻言,朱家兄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陈堪继续说道:“我大明兵锋锐利,所向披靡,大军所过之处,四夷莫不宾服,此乃武功之极盛也。”
朱瞻基与朱瞻壑对视一眼,眼底满是疑惑之色。
“陛下诏令天下儒生修撰永乐大典,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堪称古往今来第一奇书,此为文治之极盛也。”
陈堪慢条斯理的开口,将大明之盛罗列至二人面前。
而后便饶有兴趣的看着朱瞻基和朱瞻壑的脸色变化。
二人呆滞片刻,朱瞻壑若有所思,朱瞻基则是一脸的明悟。
能被朱棣当作隔代继承人培养,朱瞻基的政治智慧自然不是盖的。
他很轻易的便能听出陈堪的话外之意。
大明现在是盛世,文治武功远胜前朝的盛世。
但盛世和盛世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是谁的盛世。
大明的兵锋锐利,文治兴耀,那是帝王与满朝文武,乃至于史书之上的盛世。
但这不是百姓的盛世。
百姓的盛世是什么?
是汉太宗文皇帝在位时期,劝课农桑,取消农税。
是贞观开元年间,一十二道百姓,户户余粮三载。
是仁宗盛治之时,天下太平无事,百姓各归其业。
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吃饱肚子!
只要能吃饱肚子,对于百姓来说,那就是真正的盛世。
吃饱肚子,这四个字,对于后世来说,似乎只是最基础的要求。
但放在大明,这便是评判盛世的最高标准。
百姓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吃饱肚子?
首先便是社会要平稳,不打仗,没有兵乱,农户可以安稳种地。
其次便是官吏与统治者的良心,百姓们可以缴税,但统治者们不能横征暴敛。
很简单的要求,但纵观整个华夏史,能达成这个成就的朝代,寥寥无几。
至少大明现在距离这个要求,还有着很
“看就去看!”
朱瞻基一下子把盛粥的碗重重的放在桌子上,对着朱瞻壑吩咐道:“壑弟,走!”
朱瞻壑挣扎片刻,也放下了粥碗。
两位皇孙殿下要去微服私访,这可是大事,王灿正准备带人跟上便被陈堪喝住。
“侯爷,咱们不跟着去吗?”
“万一两位殿下出事怎么办?”
看着朱家兄弟朝着不远处的村庄打马而去,王灿的脸色有些焦急。
陈堪罢罢手道:“不去,你带人去了,他们看见百姓的食物之后,指不定还以为是我故意安排好的,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陈堪安抚了王灿几句,便看着那村庄的方向慢条斯理的喝着粥。
他的粥喝完了,但朱家兄弟的粥却冷了。
不到一炷香时间,二人便去而复返。
去的时候满脸不忿,回来的时候却是沉默寡言,颓丧得像是两只鹌鹑。
朱瞻基端起碗将冷掉的稀粥一口喝干,朱瞻壑有学有样。
二人沉默片刻,朱瞻基忽然开口问道:“老师,为什么现在京师满朝文武都说大明已经是盛世?”
第四百九十八章 什么是盛世
听见朱瞻基的疑惑,陈堪微微一笑道:“大明现在确实是盛世。”
闻言,朱家兄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陈堪继续说道:“我大明兵锋锐利,所向披靡,大军所过之处,四夷莫不宾服,此乃武功之极盛也。”
朱瞻基与朱瞻壑对视一眼,眼底满是疑惑之色。
“陛下诏令天下儒生修撰永乐大典,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堪称古往今来第一奇书,此为文治之极盛也。”
陈堪慢条斯理的开口,将大明之盛罗列至二人面前。
而后便饶有兴趣的看着朱瞻基和朱瞻壑的脸色变化。
二人呆滞片刻,朱瞻壑若有所思,朱瞻基则是一脸的明悟。
能被朱棣当作隔代继承人培养,朱瞻基的政治智慧自然不是盖的。
他很轻易的便能听出陈堪的话外之意。
大明现在是盛世,文治武功远胜前朝的盛世。
但盛世和盛世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是谁的盛世。
大明的兵锋锐利,文治兴耀,那是帝王与满朝文武,乃至于史书之上的盛世。
但这不是百姓的盛世。
百姓的盛世是什么?
是汉太宗文皇帝在位时期,劝课农桑,取消农税。
是贞观开元年间,一十二道百姓,户户余粮三载。
是仁宗盛治之时,天下太平无事,百姓各归其业。
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吃饱肚子!
只要能吃饱肚子,对于百姓来说,那就是真正的盛世。
吃饱肚子,这四个字,对于后世来说,似乎只是最基础的要求。
但放在大明,这便是评判盛世的最高标准。
百姓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吃饱肚子?
首先便是社会要平稳,不打仗,没有兵乱,农户可以安稳种地。
其次便是官吏与统治者的良心,百姓们可以缴税,但统治者们不能横征暴敛。
很简单的要求,但纵观整个华夏史,能达成这个成就的朝代,寥寥无几。
至少大明现在距离这个要求,还有着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