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顺的不行 第118节(3/4)
既然是正式收的弟子,崔定也要考虑他们的前程。
这七人原先都算不上顶级的人才,可经过他的教导,也已经算是出类拔萃,可堪一用。
七人皆是沉默不语,半晌,年纪最大的康龄率先开口,“老师,弟子打算出仕李氏。此次年终会后,李大人的入仕‘招聘’考核,弟子会递交姓名报考。”
这几年,随着报纸在凉州的兴起。
李昀那种一个个随口而来的新鲜词汇也早就不知不觉中扩散,不少有意出仕凉州的人都能说上几个,也都能理解这其中的意思。
“好,康龄你为人周正,学的是法。我观小公子日后也有意改法、立法,虽不至如秦国一般以法家治国,却也大有可为之处,望你以后为官廉洁自守无私心,明正理平心不倚。”
康龄知道这是老师在对他上最后一课,顿时低头哽咽道:“谨遵老师教诲。”
很快,阮伶、刘湘、向涛几人也顺势说要入凉州为官,只等今年招聘考了。不过七人中,王荣跟纪籍却说要回家一趟,暂时没有出仕的想法。
他们随老师来凉州,这几年都不曾归家。
若是老师不再教课,认为他们到了学成的地步,二人就想回家去看看。至于最后要不要出仕,出仕何处两人似有其他的考量。
而最后一名叫山计的弟子,他家中已无父母兄弟,倒是不用归家。可他性子淡薄,不愿为官。若是可以,他想隐居山林。只是山中日子也难过,索性就想留在四方书院做一名老师。
崔定知晓李昀将来不凡,自然希望他们都能入仕凉州。
不过人各有天命,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几个弟子也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今日问志,七人尽数答了,作为老师最后也只能希望他们一路顺遂了。
“既如此,明日起你们就不必来上课了。”
康龄几人对视一眼,心中有几分伤感。可时光不等人,年龄最大的康龄都已经三十有七,若还有几分丈夫气,也该告别师父去做自己的事了。
崔定在与自己弟子话别之时,凉州一处寻常住宅中,于溢正半躺在床榻上,整个人看上去有些精力不足的模样。而在床榻之外,两个青年正恭敬跪坐着,年岁虽小,但风度不俗。
于溢、戚和、方儒等人就是当初随崔定一起发配凉州之人,他们都是凉州的股肱之臣了。可惜随着李拱倒台腰斩,他们也就彻底退出了凉州的朝堂舞台。
一路千辛万苦走到凉州,几人本来心灰意冷,只想有个地方养养老就好。谁知道当时李氏父子要求他们发挥余热,李昀更是用刀剑作请,强行让他们出仕各县主持人口统计、风俗教化、分田耕种事宜。
当时双方约定五年为期,现在过去了六年,也到了双方履行约定的时候了。
两个青年一人是于溢在任上收的弟子,一人是他的子侄,二人现在更是四方书院的学生。
“老师,明日年终会,您真的要请辞吗?”弟子霍震不解道。
霍震知晓依照老师的身份,注定历史会记下他的名字。已经注定青史留名,其实就不必淌这天下争龙的浑水。
别临了,再记一笔反贼之言。
也是这个原因,当初老师才不愿意入仕凉州。
可这几年霍震明明感觉到于溢已经对李氏改观,甚至好几次私下感叹,若是李叔白遇到了李昀,二李共立梁国朝廷,这场变法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可惜往事不可追。
老师明明已经很好看凉州李氏了,为什么要在李氏马上要大步前进的档口提出致仕呢。
于溢刚刚从所治之县赶回武威郡,这几年建筑队一直在修路,路倒是不难走,不过他年纪大了。赶路赶了几天,所以这会儿打不起精神。
闻言,半睁开了眼睛道:“自然,这次我同戚公等人都要一起退下来了。”
看霍震俩人要说话,于溢抬手阻止他们道:“你们以为是我还不愿意出仕李复父子吗?若是我如此想,去年我就该跟戚公几人一起挂印养老才是。我们不提,只是在等李氏父子做好准备罢了。”
&
这七人原先都算不上顶级的人才,可经过他的教导,也已经算是出类拔萃,可堪一用。
七人皆是沉默不语,半晌,年纪最大的康龄率先开口,“老师,弟子打算出仕李氏。此次年终会后,李大人的入仕‘招聘’考核,弟子会递交姓名报考。”
这几年,随着报纸在凉州的兴起。
李昀那种一个个随口而来的新鲜词汇也早就不知不觉中扩散,不少有意出仕凉州的人都能说上几个,也都能理解这其中的意思。
“好,康龄你为人周正,学的是法。我观小公子日后也有意改法、立法,虽不至如秦国一般以法家治国,却也大有可为之处,望你以后为官廉洁自守无私心,明正理平心不倚。”
康龄知道这是老师在对他上最后一课,顿时低头哽咽道:“谨遵老师教诲。”
很快,阮伶、刘湘、向涛几人也顺势说要入凉州为官,只等今年招聘考了。不过七人中,王荣跟纪籍却说要回家一趟,暂时没有出仕的想法。
他们随老师来凉州,这几年都不曾归家。
若是老师不再教课,认为他们到了学成的地步,二人就想回家去看看。至于最后要不要出仕,出仕何处两人似有其他的考量。
而最后一名叫山计的弟子,他家中已无父母兄弟,倒是不用归家。可他性子淡薄,不愿为官。若是可以,他想隐居山林。只是山中日子也难过,索性就想留在四方书院做一名老师。
崔定知晓李昀将来不凡,自然希望他们都能入仕凉州。
不过人各有天命,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几个弟子也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今日问志,七人尽数答了,作为老师最后也只能希望他们一路顺遂了。
“既如此,明日起你们就不必来上课了。”
康龄几人对视一眼,心中有几分伤感。可时光不等人,年龄最大的康龄都已经三十有七,若还有几分丈夫气,也该告别师父去做自己的事了。
崔定在与自己弟子话别之时,凉州一处寻常住宅中,于溢正半躺在床榻上,整个人看上去有些精力不足的模样。而在床榻之外,两个青年正恭敬跪坐着,年岁虽小,但风度不俗。
于溢、戚和、方儒等人就是当初随崔定一起发配凉州之人,他们都是凉州的股肱之臣了。可惜随着李拱倒台腰斩,他们也就彻底退出了凉州的朝堂舞台。
一路千辛万苦走到凉州,几人本来心灰意冷,只想有个地方养养老就好。谁知道当时李氏父子要求他们发挥余热,李昀更是用刀剑作请,强行让他们出仕各县主持人口统计、风俗教化、分田耕种事宜。
当时双方约定五年为期,现在过去了六年,也到了双方履行约定的时候了。
两个青年一人是于溢在任上收的弟子,一人是他的子侄,二人现在更是四方书院的学生。
“老师,明日年终会,您真的要请辞吗?”弟子霍震不解道。
霍震知晓依照老师的身份,注定历史会记下他的名字。已经注定青史留名,其实就不必淌这天下争龙的浑水。
别临了,再记一笔反贼之言。
也是这个原因,当初老师才不愿意入仕凉州。
可这几年霍震明明感觉到于溢已经对李氏改观,甚至好几次私下感叹,若是李叔白遇到了李昀,二李共立梁国朝廷,这场变法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可惜往事不可追。
老师明明已经很好看凉州李氏了,为什么要在李氏马上要大步前进的档口提出致仕呢。
于溢刚刚从所治之县赶回武威郡,这几年建筑队一直在修路,路倒是不难走,不过他年纪大了。赶路赶了几天,所以这会儿打不起精神。
闻言,半睁开了眼睛道:“自然,这次我同戚公等人都要一起退下来了。”
看霍震俩人要说话,于溢抬手阻止他们道:“你们以为是我还不愿意出仕李复父子吗?若是我如此想,去年我就该跟戚公几人一起挂印养老才是。我们不提,只是在等李氏父子做好准备罢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