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短暂的皇帝生涯(下)(2/3)
竟然病死了。
刘知远一向意气风发准备大展拳脚的样子没了,他沉浸在丧失儿子的痛苦中,深深不能自拔,每天精神恍惚,基本上就把难过伤心这两个字写在了脸上,要是其他的儿子死了也就死了,但是这是刘志远的长子,而且还是他培养了多少年的儿子,这一下说没就没了。
刘知远年纪毕竟大了,身体本身就不算是很好,刘承训的死,对他的打击很大,一时间竟然让他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就算他是中原共主,但是他却不能挽留她的儿子的性命,这让他觉得这一切都没什么意思。
所以过新年的时候,他也仅仅是按照程序大赦天下,但是在群臣要给他拜年的时候,他却拒绝了。刚死了儿子没心情,大臣们也都懂,也没勉强,只是劝刘知远节哀顺变。
儿子的死亡,让刘知远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后汉在中原的统治地位已经确立了,不用再打着石敬瑭后晋的旗号团结藩镇和百姓了,于是就改了年号,改元乾佑,其实这个年号的意思就是“天佑”也就是上天保佑的意思,浅显易懂,追求吉利也算是中规中矩。
此后的一段时间,基本上刘知远就沉浸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之中,巨大痛苦之中,据说他经常流泪不止,从这里能够看出来,刘知远和他的长子刘承训关系还是很好的,刘知远也不仅仅是个残酷的人,他也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人。
但是哀伤最伤心神,终于刘知远病倒了,有点不舒服,这在皇帝身上叫做“不豫”,随后一大帮子太医啥的都跑过来了,但是这病却是越治越严重,到了最后这些太医们也没有办法了,刘知远的病情越来与众,刘知远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要去找自己的的儿子团聚了于是就把他的几个大臣叫了过来。
他的托孤大臣也算是很有特色,基本上就是清一色的武将,有郭威和我们上面说的号令严明的史弘肇。找一群武将托孤,也算是五代十国乱世的一种特点吧,要是在和平时期,皇帝托孤一般还是挑选有威望的文臣,而不选择舞刀弄枪的武将。
当时的刘知远已经到了最后,快要丧失说话能力了,刘知远忍着病痛对他们说:“我已经不行了,趁现在还能说话,先把后事安排好。皇次子承祐年纪太小,我怕他不能当好皇帝,,你们待他要向待我一样,好好辅佐他,这样我死而无憾了。”
原本郭威等人以为这就完了,但是刘知远临终前又说了一句:“杜重威还活着,对承祐是个威胁,我死后你们就立刻除掉他。”
其实在临时前,可能刘知远还是纠结了一下的,要是他的长子刘承训即位当皇帝,他笑着就能离开人世,也不用担心什么。一个小小的杜重威可能还不被刘知远放在眼里,但是现在即位的是他的小儿子刘承佑,这就让他不得不小心行事了,只要是能够威胁到他们家统治的全部要干掉。
说完话,刘知远就驾崩了,五十四岁,在位勉强能够称得上一年,其实仅仅十个月,上面我们曾经就说刘知远有当皇帝的名分,但是却没有当皇帝的品行。
这句话很有可能就是史官们写出来忽悠当时的皇帝的,但是这句话虽然有点不合理,但是也不算错,这里我稍微解释一下这句话。
说刘知远有当皇帝的名分,这主要就是说他运气好,时运不错,很顺利的进入了中原,顺顺利利的当上了皇帝,在刘知远起兵进入中原,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这一点说他有当皇帝的命,恐怕谁也不会多说什么。
但是还有一点就是他没有当皇帝的品行,这里面主要有两件事,一件事让大臣们对他比较失望,另一件让百姓对他非常失望。
第一件就是杀死李从益和花见羞,刘知远当时杀死他们还是害怕李嗣源的威望太重,怕很多的藩镇不跟着他干,所以一狠心就杀了。
但是当时李从益母子俩孤儿寡母的,能干成什么事,但是刘知远还是把他们杀死了,这让很多人以为刘知远不自信,残暴,没胸怀,这样的人走不远。
很多大臣对刘知远失望了。
还有一件事,就是讨伐杜重威的时候,杜重威投降的时候,在杜重威城里有很多的幽州兵,这些幽州兵之前有一部分在开封驻守,但是刘知远拿下了开封之后,就把这些幽州兵全部杀死了,此时他在招降杜重威的时候,也答应了不杀他们。但是等到杜重威投降的时候,杜重威的确是没死,但是城里的幽州兵又全部被杀死了。
当时的百姓都认为杜重威应该死,但是杜重威却没死,都认为幽州兵应该不死
刘知远一向意气风发准备大展拳脚的样子没了,他沉浸在丧失儿子的痛苦中,深深不能自拔,每天精神恍惚,基本上就把难过伤心这两个字写在了脸上,要是其他的儿子死了也就死了,但是这是刘志远的长子,而且还是他培养了多少年的儿子,这一下说没就没了。
刘知远年纪毕竟大了,身体本身就不算是很好,刘承训的死,对他的打击很大,一时间竟然让他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就算他是中原共主,但是他却不能挽留她的儿子的性命,这让他觉得这一切都没什么意思。
所以过新年的时候,他也仅仅是按照程序大赦天下,但是在群臣要给他拜年的时候,他却拒绝了。刚死了儿子没心情,大臣们也都懂,也没勉强,只是劝刘知远节哀顺变。
儿子的死亡,让刘知远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后汉在中原的统治地位已经确立了,不用再打着石敬瑭后晋的旗号团结藩镇和百姓了,于是就改了年号,改元乾佑,其实这个年号的意思就是“天佑”也就是上天保佑的意思,浅显易懂,追求吉利也算是中规中矩。
此后的一段时间,基本上刘知远就沉浸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之中,巨大痛苦之中,据说他经常流泪不止,从这里能够看出来,刘知远和他的长子刘承训关系还是很好的,刘知远也不仅仅是个残酷的人,他也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人。
但是哀伤最伤心神,终于刘知远病倒了,有点不舒服,这在皇帝身上叫做“不豫”,随后一大帮子太医啥的都跑过来了,但是这病却是越治越严重,到了最后这些太医们也没有办法了,刘知远的病情越来与众,刘知远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要去找自己的的儿子团聚了于是就把他的几个大臣叫了过来。
他的托孤大臣也算是很有特色,基本上就是清一色的武将,有郭威和我们上面说的号令严明的史弘肇。找一群武将托孤,也算是五代十国乱世的一种特点吧,要是在和平时期,皇帝托孤一般还是挑选有威望的文臣,而不选择舞刀弄枪的武将。
当时的刘知远已经到了最后,快要丧失说话能力了,刘知远忍着病痛对他们说:“我已经不行了,趁现在还能说话,先把后事安排好。皇次子承祐年纪太小,我怕他不能当好皇帝,,你们待他要向待我一样,好好辅佐他,这样我死而无憾了。”
原本郭威等人以为这就完了,但是刘知远临终前又说了一句:“杜重威还活着,对承祐是个威胁,我死后你们就立刻除掉他。”
其实在临时前,可能刘知远还是纠结了一下的,要是他的长子刘承训即位当皇帝,他笑着就能离开人世,也不用担心什么。一个小小的杜重威可能还不被刘知远放在眼里,但是现在即位的是他的小儿子刘承佑,这就让他不得不小心行事了,只要是能够威胁到他们家统治的全部要干掉。
说完话,刘知远就驾崩了,五十四岁,在位勉强能够称得上一年,其实仅仅十个月,上面我们曾经就说刘知远有当皇帝的名分,但是却没有当皇帝的品行。
这句话很有可能就是史官们写出来忽悠当时的皇帝的,但是这句话虽然有点不合理,但是也不算错,这里我稍微解释一下这句话。
说刘知远有当皇帝的名分,这主要就是说他运气好,时运不错,很顺利的进入了中原,顺顺利利的当上了皇帝,在刘知远起兵进入中原,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这一点说他有当皇帝的命,恐怕谁也不会多说什么。
但是还有一点就是他没有当皇帝的品行,这里面主要有两件事,一件事让大臣们对他比较失望,另一件让百姓对他非常失望。
第一件就是杀死李从益和花见羞,刘知远当时杀死他们还是害怕李嗣源的威望太重,怕很多的藩镇不跟着他干,所以一狠心就杀了。
但是当时李从益母子俩孤儿寡母的,能干成什么事,但是刘知远还是把他们杀死了,这让很多人以为刘知远不自信,残暴,没胸怀,这样的人走不远。
很多大臣对刘知远失望了。
还有一件事,就是讨伐杜重威的时候,杜重威投降的时候,在杜重威城里有很多的幽州兵,这些幽州兵之前有一部分在开封驻守,但是刘知远拿下了开封之后,就把这些幽州兵全部杀死了,此时他在招降杜重威的时候,也答应了不杀他们。但是等到杜重威投降的时候,杜重威的确是没死,但是城里的幽州兵又全部被杀死了。
当时的百姓都认为杜重威应该死,但是杜重威却没死,都认为幽州兵应该不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