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场为时甚短的改革牵头者范仲淹,最终因重重阻力没能继续将改革进行下去,失望之余自请出京到地方任职。

      赵祯妥协于老派贵族,没能坚定地站在范仲淹等人身后,也自觉伤怀,但在皇帝心中,范仲淹仍然是当年那个敢于上谏直言的贤臣。

      在范仲淹出任各地官员的时间里,赵祯时不时会派人送些衣药吃食给他,以示对其的关怀之心。

      大概是觉得自己无力救宋朝于水火,悲愤的范仲淹写下了绝世名篇: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却会在朝为官时惦记着百姓的生活,远离朝堂在地方任职时又牵挂着孤身于朝堂的皇上,这样忧国忧民又文采斐然的范公,才最值得人们惦念。

      最终,范公还是没能回到朝堂面见君王,在地方辗转为官多年后与世长辞了。】

      -

      宋仁宗赵祯看着天幕觉得内心凄苦无比,待看到最后范仲淹于地方任职还时常牵挂着自己,强忍着的泪水从眼眶中涌出,发现泪水模糊了视线,赵祯用袖子胡乱擦了擦。

      此时正是改革受到最强烈阻力之时,也是范仲淹等人相继被感触朝堂的时候,是他赵祯顶不住压力,辜负了众位爱卿。

      都是他的错啊…

      可保守派这样强势,他没有能力与之抗衡!赵祯紧攥着拳头,砸向了桌面,深感于无力继续改革,又担忧宋朝的前景。

      -

      “范公确是贤臣,然赵祯却不是一个有魄力的皇帝。”

      为皇帝者,应当要杀伐决断,这样瞻前顾后必然实施不了新政,秦始皇如是觉得。

      李斯在一旁欲言又止,引得秦始皇好奇:

      “丞相,为何最近见你都好似扭扭捏捏,不复往日精神?”

      谁懂哟,自从冤枉了皇上招揽女官之心,李斯便深感愧疚,正如天幕所说的,陛下就该是千古一帝,格局都与旁人不同!

      【到了宋神宗赵顼继位时,宋朝越发的穷了,财政亏空竟达一千多万两,可见宋仁宗省吃俭用,都没能挽回宋朝正在变穷。

      到了此时,宋朝的积弊还是以前的问题,官员设置了太多,光给朝廷的官员发工资就得耗去一部分钱财;边境还有两国在虎视眈眈,那驻守的军队就必不可少,军费开销又得耗去一部分钱财。

      除了防止两国暗戳戳进攻,之前历史遗留的岁币问题也令赵顼头疼,每年赠于辽和西夏的岁币等财物,又去了一大笔钱,多笔必需花费的钱财加起来,赵顼发现,国库没钱啦!

      可宋神宗赵顼不像后代那般耽于享乐,他心中是有抱负的,希望大宋的明天能变得更好。

      此时,之前曾听闻过的王安石便被赵顼提了出来,有了范仲淹打样,宋朝在中期一度很流行改革。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以及赵顼期望的富国强兵,最起码不要有给别国上贡岁币这般有辱大国颜面之事,宋神宗决定任用王安石实施改革。

      那王安石的改革,又如何了呢?】

      -

      “肯定又失败了,宋朝的问题也太大了,若顶不住保守派的压力,不又是一场空吗?”

      刘邦啃着果子,翘着二郎腿点评今日天幕的内容。

      “这宋朝皇帝都太过柔弱,若似乃公这般,才能有强悍的子孙延续我大汉之威。”

      萧何擦了擦汗继续研究完善汉律,他觉得陛下此时就像个啃老外加坑孩的中年人,国家制度上一键复制了秦朝,对战匈奴失败了有后代子孙去攻打。

      这样算来,似乎是天幕所说的人生赢家?

      【一开始,有了强有力后台宋神宗赵顼的支持,王安石的变法推进的很迅速,‘青苗’‘免疫’等改革法相继问世。然而你改革或者不改革,保守派他总是在那里,等着反对。

      其中以司马光一派反对的最厉害,王安石一看几欲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