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接受任命(2)(1/2)
陶砚瓦是河北深州人,冀中平原一个县级市,经济不甚发达。平时有人问起老家,陶砚瓦总是跟上一句,是个穷地方。而不少去过深州的人也会跟着说,啊当年是很穷的。偶尔会有人近年去过,往往客气一句:哪里哪里,还不错嘛。陶砚瓦就知道人家心里的印象是怎样的。
在陶砚瓦看来,家乡别说跟南方一般县市比,就是跟那边一些国家级贫困县比,深州都还落后很多。爹娘在世时,他每年都回一两次,如今爹娘不在了,老家在心目中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老家,它是熟悉的,又夹杂着丝丝陌生感;它是温暖的,但又让人心里阵阵悲凉。
把车开回院内停好,陶砚瓦匆匆来到传达室。
来人是陶砚瓦高中同学许清江的弟弟,小名许三儿。当年和许清江同学时,陶砚瓦去过他家,还曾经住下过。印象中三儿的鼻涕从未利落过,总是从鼻孔里露出一节子,偶尔还能过河--就是淌到嘴唇下面。没等他鼻涕利落,陶砚瓦就当兵走了。只记得叫他三儿,大号叫什么,陶砚瓦也不知道。前两天许清江打电话说他弟弟当着村支书,有事要来北京找他。一见面,不用问,看长相就知道许清江的弟弟来了。
许三儿也认出了陶砚瓦。他从沙发上弹起来,一脸毕恭毕敬的样子,像见了皇帝一样。旁边的女子0岁上下,按许三儿的要求,嘴里叫着叔叔。陶砚瓦领他们到了接待室,倒了两杯水,听许三儿一一道来。
许三儿当着村支书,每年都要把集体树地结的桃子梨子等水果卖出去,作为村里办公费用。前年许三儿在城里认识了一个保定老板,口气很大,还带他到保定走了一趟,回来说村里水果不分集体个人,全部包销,还打了预付款。结果东西拉走了,余款至今拖着不还。有欠条,一共五六十万,全村人的血汗钱,没法儿向父老乡亲交待。许三儿急得够呛,跑保定多次,见老板无数回,总是说钱有的是,但都在帐上,别人欠他还不了,他也没办法还许三儿。态度很真诚,事情没着落。
许三儿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奈时上吊的心都有了。正郁闷时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那边的法官。法官说可以帮他追款,但有个条件,就是他小姨子在深州南边邻县冀州市的一个乡村小学教书,其夫是市一中的老师,相距几十公里,孩子又小,谁也照顾不了谁,生活十分不便,希望帮她往城里调。跟来的女子就是法官的小姨子常笑。
陶砚瓦这才注意端祥了一下女子:身材还算匀称,面容也算姣好,怯生生的望着陶砚瓦,一付楚楚可怜的样子。陶砚瓦笑道:三儿,你可真行,我还以为是你女儿你亲戚,绕了半天,我才知道这小常老师的来历。我能帮你什么忙呢?
许三儿说:大哥啊,你出出面,找找史凤山吧!他现在在冀州当书记呢。
陶砚瓦道:笑话!我找了史凤山,他凭什么就听我的?
许三儿急了:大哥啊,你是京官啊!你一句话就能管用啊!你就当是俺娘、俺哥、俺全家、俺全村老少求你了,你就帮帮俺,说句话吧!你们北京什么都不缺,来时给你带了点儿棒子糁儿,碾子碾的,熬粥好喝着哩!
常笑也突然开腔了,说陶叔叔,俺的困难您也知道了,您就帮帮俺吧!俺一定催着俺姐夫追回许叔的钱!一定!
陶砚瓦一时语塞。他想起许三儿娘,当年曾用老式木制织布机织土布,缝制一件夏天穿的方格上衣送他。而此前他夏天最热的时候是没有上衣穿的。
陶砚瓦说:三儿,小常老师,我大体明白了你们的想法。这样吧:我抽空给史书记打个电话,但是成不成,我可没有把握。我和史书记好久没联系了,连他调到冀州我都不知道。
许三儿道:那就先谢谢大哥了!你一个电话,管用!
常笑这时真的笑了:请陶叔叔多费心吧!俺全家也都感谢您啊!她笑得很真诚,两个小酒窝象是盛满了欢欣。
送走二位,刚刚回到办公室,就见桌子正中整齐摆放着一摞文件,旁边的水杯里已经沏好了茶,水杯盖子斜放在杯沿上,半开半盖,端起来喝一口,温的,正好驴饮。陶砚瓦心想:该干活儿了。他先翻最上面几件报销单据:有几个人刚出差回来的差旅费,有市内打车的出租车票,有购买业务学习书籍的发票,修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的发票等等。陶砚瓦看了看,全部签上自己名字了事。
其实他心里清楚:差旅费的食宿补助啊,出租车票啊,包括什么购书、修理的发票啊,不敢说都有问题,起码是问题很多,经不起太较真儿、认真查的。
在陶砚瓦看来,家乡别说跟南方一般县市比,就是跟那边一些国家级贫困县比,深州都还落后很多。爹娘在世时,他每年都回一两次,如今爹娘不在了,老家在心目中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老家,它是熟悉的,又夹杂着丝丝陌生感;它是温暖的,但又让人心里阵阵悲凉。
把车开回院内停好,陶砚瓦匆匆来到传达室。
来人是陶砚瓦高中同学许清江的弟弟,小名许三儿。当年和许清江同学时,陶砚瓦去过他家,还曾经住下过。印象中三儿的鼻涕从未利落过,总是从鼻孔里露出一节子,偶尔还能过河--就是淌到嘴唇下面。没等他鼻涕利落,陶砚瓦就当兵走了。只记得叫他三儿,大号叫什么,陶砚瓦也不知道。前两天许清江打电话说他弟弟当着村支书,有事要来北京找他。一见面,不用问,看长相就知道许清江的弟弟来了。
许三儿也认出了陶砚瓦。他从沙发上弹起来,一脸毕恭毕敬的样子,像见了皇帝一样。旁边的女子0岁上下,按许三儿的要求,嘴里叫着叔叔。陶砚瓦领他们到了接待室,倒了两杯水,听许三儿一一道来。
许三儿当着村支书,每年都要把集体树地结的桃子梨子等水果卖出去,作为村里办公费用。前年许三儿在城里认识了一个保定老板,口气很大,还带他到保定走了一趟,回来说村里水果不分集体个人,全部包销,还打了预付款。结果东西拉走了,余款至今拖着不还。有欠条,一共五六十万,全村人的血汗钱,没法儿向父老乡亲交待。许三儿急得够呛,跑保定多次,见老板无数回,总是说钱有的是,但都在帐上,别人欠他还不了,他也没办法还许三儿。态度很真诚,事情没着落。
许三儿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奈时上吊的心都有了。正郁闷时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那边的法官。法官说可以帮他追款,但有个条件,就是他小姨子在深州南边邻县冀州市的一个乡村小学教书,其夫是市一中的老师,相距几十公里,孩子又小,谁也照顾不了谁,生活十分不便,希望帮她往城里调。跟来的女子就是法官的小姨子常笑。
陶砚瓦这才注意端祥了一下女子:身材还算匀称,面容也算姣好,怯生生的望着陶砚瓦,一付楚楚可怜的样子。陶砚瓦笑道:三儿,你可真行,我还以为是你女儿你亲戚,绕了半天,我才知道这小常老师的来历。我能帮你什么忙呢?
许三儿说:大哥啊,你出出面,找找史凤山吧!他现在在冀州当书记呢。
陶砚瓦道:笑话!我找了史凤山,他凭什么就听我的?
许三儿急了:大哥啊,你是京官啊!你一句话就能管用啊!你就当是俺娘、俺哥、俺全家、俺全村老少求你了,你就帮帮俺,说句话吧!你们北京什么都不缺,来时给你带了点儿棒子糁儿,碾子碾的,熬粥好喝着哩!
常笑也突然开腔了,说陶叔叔,俺的困难您也知道了,您就帮帮俺吧!俺一定催着俺姐夫追回许叔的钱!一定!
陶砚瓦一时语塞。他想起许三儿娘,当年曾用老式木制织布机织土布,缝制一件夏天穿的方格上衣送他。而此前他夏天最热的时候是没有上衣穿的。
陶砚瓦说:三儿,小常老师,我大体明白了你们的想法。这样吧:我抽空给史书记打个电话,但是成不成,我可没有把握。我和史书记好久没联系了,连他调到冀州我都不知道。
许三儿道:那就先谢谢大哥了!你一个电话,管用!
常笑这时真的笑了:请陶叔叔多费心吧!俺全家也都感谢您啊!她笑得很真诚,两个小酒窝象是盛满了欢欣。
送走二位,刚刚回到办公室,就见桌子正中整齐摆放着一摞文件,旁边的水杯里已经沏好了茶,水杯盖子斜放在杯沿上,半开半盖,端起来喝一口,温的,正好驴饮。陶砚瓦心想:该干活儿了。他先翻最上面几件报销单据:有几个人刚出差回来的差旅费,有市内打车的出租车票,有购买业务学习书籍的发票,修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的发票等等。陶砚瓦看了看,全部签上自己名字了事。
其实他心里清楚:差旅费的食宿补助啊,出租车票啊,包括什么购书、修理的发票啊,不敢说都有问题,起码是问题很多,经不起太较真儿、认真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