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涂希希福身道:“是。民女当时也并非说陛下是凶手。”

    文和帝似乎猜到了她接下来要说什么,反而笑了声,不吱声了。

    真龙天子不开口,平民之女又怎么好开口。可偏偏涂希希就不是这种懂礼数的大家闺秀,她直接开了口,说:“可这一次,民女有理有据。”

    文和帝深吸了口气。

    “有理有据离真凭实据,还是差一些。”

    涂希希道:“理,自然是让陛下能够接受的了的。据,当然是真凭实据。”

    傅辛此时陡然道:“臣也请陛下让卫姑娘说。”

    文和帝扫了他一眼,随即抬手。

    “说。”

    第218章 虎符案(六)

    涂希希先将傅长熙推回原来的位置上坐下.傅长熙怒气难消,混身戾气压不下去。她定定地看着他,问:“当初你说将事情交给我,还作数吗?”

    傅长熙愣了一下,随即点头。

    涂希希:“好好坐着看看我。哪里要是没做好,再帮我补补吧。”

    傅长熙没说话,却也没拒绝涂希希安抚的提议。

    御书房中异常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她身上,有试探的,有期待的,也有带着杀气和不屑一顾的。

    她却仿若未察,只是对傅长熙没拒绝她稍稍松了口气。

    片刻,她松手回头道:“杨司长曾说过,只要民女有足够的证词,他便会差人替民女去取证。但杨司长和民女有些过节,不足以采信,所以我想让我的弟弟和杨司长一同,如何?”

    杨天颖没有回话——这种场面,唯一可以应她的只有坐在最高位的这个人。

    文和帝道:“大理寺和监察司一同行动,也无不可。”

    涂希希低头行谢礼。

    “那民女先从源头说起。”

    “事情要从十一年前北疆发生的那场北蛮入侵说起。陛下应当还记得那一年发生了几件大事。”

    十一年前,文和帝继位第七年,开了个不是个好兆头的年。春霖落雨的时节,大盛忽逢连日大雨,汨江水祸连淹了周边几个大洲,几乎将盛京边淹出个大池子。

    粮食不用说,全都遭了秧。

    大盛前几年收成也不算特别好,这一趟更是将前几年的积蓄亏到了底。幸亏有杨明慧这样的大臣主持政事,稳住了局势。但边关守将的日子却比往年更差了。

    那年五月,内患压不住还是爆发了,长亭军从边关撤回内陆,四处清扫匪患,连带还要开当地富商的粮仓救济百姓。短短几个月,长亭侯傅海霖几乎将杨明慧派系里里外外得罪了个透。

    文和帝书房的桌子上,除了水患之外最多的就是参长亭军的折子。

    即便是不好听的话,听多了也会听进去几句。两个月后,文和帝听烦了朝堂上骂长亭侯的折子,将折子一并丢给了内阁,眼不见为净。

    杨明慧主持政务之后,政务日渐平稳。文和帝喜欢这样的日子,理智理所当然地逐渐偏向了文官。

    与此同时,对长亭军的军粮物资也开始急剧减少。

    秋末时分,北蛮南下。饿了大半年的长亭军北上迎敌,抵挡地力不从心。初冬降临的那日长亭侯王妃被俘。三日后,长亭侯傅海霖营救失败,一同被俘,双双死在敌营。

    南蛮友军撤离,长亭军节节败退,老侯爷临危上阵,顶住了北蛮的进攻。

    短短一年的时间,灾厄连连,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文和帝心有余悸——甚至让他生出了期间哪怕是出那么一点差错,大盛就要完了的念头。

    老侯爷在北疆一待就是两年多,北蛮到底还是没有得逞,最后不甘心地撤回了营门关外。

    大盛国力却也因为这一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争,消耗殆尽。

    与此一同消耗殆尽的,还有文和帝对出差错的长亭军的信任——杨明慧旁敲侧击了长亭军最初的消极迎敌是对朝廷扣粮的不满。

    然而,扣粮是事实,不满也是事实。三年的战祸要算在谁头上,却一直没有定论。

    涂希希说完那一年的事情,便转向杨天颖道:“烦请杨司长替我找两个人,让他们带上几件东西。”

    杨天颖看向文和帝。

    文和帝问:“何物?”

    涂希希:“户部那一年军粮物资的支出,以及兵部伤亡名册。”

    文和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