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尚未御批,”李璋道,“今日朝会,众卿也可推举合适人选。”

      听说要推举剑南道大将军,朝臣顿时议论纷纷。

      不多时,便有人举起笏板,推举武官。

      “臣推举山南道节度使鲁州裴兼任剑南道大将军。”

      “臣推举江南道辰州刺史鲁一丞。”

      “臣推举河东道节度使郑奉安。”

      ……

      推举声不绝于耳,一片滔滔不绝的绯衣朝臣中,也有朝臣闷不做声,只静静听着。

      比如京兆府府尹刘砚,他明知故问,低声疑惑道:“怎么都是鲁家的?”

      “自然都是淑妃娘娘的亲眷。”刘砚旁边的官员撞了撞他的胳膊,窃窃私语,“大唐军中,小半都是鲁家人。”

      鲁淑妃,魏王李琛的生母,是鲁僖公后裔。世家大族,自然人才辈出。

      “郑奉安不是吧?”刘砚问。

      “他虽然不姓鲁,”同僚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但他娶了鲁家的姑娘,自然就是半个鲁家人。”

      刘砚不太爱说话,困惑解开后便沉默不语。

      可是跟他一起并排跪了几年,好不容易逮到对方主动说话的同僚,显然不肯罢休。

      同僚继续透露消息给刘砚:“那个郑奉安,以前穷得很,听说武试入选后,跑河边捡了一筐野鸭蛋,拜谢恩师。傍上了鲁家人,不知道有多欢喜呢。听说他那妻子,黑得煤炭一般。成婚十几年,他也不敢换妻纳妾。”

      刘砚对这些小道消息不感兴趣,他只是在一片推举声中,听出了不同寻常。

      他都觉得有异,当今圣上,还不知怎么想呢。

      按照惯例,朝会后,太子和丞相一起,还要带着几位朝臣,在政事堂商量朝政要事。

      今日最重要的,便是拟定几位剑南道大将军人选,交圣上朱批。

      李璋看着名册,与丞相傅谦对视一眼,再递给国子祭酒鲁逸。

      国子祭酒,是国子监长官,从三品。

      虽然官职不算太高,却因为国子监是大唐最高学府,祭酒又是科举主考官,故而门生遍天下。

      当今大唐朝臣中,便有不少六部重臣,是鲁逸的学生。

      也因此,皇帝对鲁逸分外器重。

      鲁逸年过半百,却精神抖擞,蓄着向上翘的八字胡,胖乎乎的身形,看起来脾气很好。

      他恭敬地接过名册,看到那上面有好几个姓鲁的,顿时蹙眉摇头。

      “这不是胡闹吗?”他道,“他们要么重任在肩,要么能力不足,怎么都推举做剑南道大将军了?”

      李璋神情微动,凝神不语。推举鲁氏,当然是他的安排。李琛不会以为,他可以安安生生在床上养伤吧?

      傅谦问道:“鲁祭酒的意思是?”

      “划掉划掉。”鲁逸说着就拿起毛笔,在好几个名字上打叉。打到最后郑奉安的名字,他略有些犹豫,手中的毛笔已经被傅谦拿走。

      “举贤不避亲,”傅谦笑道,“再由你划下去,这张纸就空了。”

      “义琰兄,”鲁逸摆手道,“这样不妥啊。”

      义琰是傅谦的字,鲁逸同傅谦私交甚笃,故而喜欢这么称呼。

      傅谦不允,其他朝臣也跟着劝,鲁逸只得作罢。

      “晋州出了军械的事,”鲁逸说出他的担忧,“郑奉安身为河东道节度使,责无旁贷。这种时候,不可调离。”

      名册送到皇帝面前时,已经没有鲁氏武官。而同鲁氏有关系的郑奉安,名字旁也特地用小字批注了晋州军械的事。

      “是鲁祭酒批注的,”李璋留意皇帝的神情,禀告道,“他还划去了几位被推举的鲁氏将军。”

      皇帝放下奏疏,清亮有神的眼睛注视李璋,缓缓道:“朝堂上的事,朕听说了。鲁逸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