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2)
金朝放下篮子,安抚地摸了摸他的手臂,劝解道:“卖东西很辛苦的,一点也不好玩,我姆妈也不会让你去的。况且我已经和陶老板约好了在戏院门口见,两个人卖几袋陈皮梅绰绰有余了。你去了我还要看着你,万一有人趁我不注意把你拐走了怎么办?你听话,我卖完马上回来。”
沈满棠扯着金朝的衣角,好半天才松开手,不舍道:“那我等你回来。”
“嗯,你睡前我一定回来。”金朝拾起篮子,飞快地跑出门去,想要赶在戏院来客前在门口抢个好位子。
“小金,这儿呢!”陶园昌早早候在戏院门口,穿了身从家丁那里借来的衣服,还包着个头巾,颇有副贩夫走卒的味道。
“陶老板,我来了。”金朝快走几步,在他面前站定,气喘吁吁道,“你怎么打扮成这个样子?”
陶园昌一摸脑袋,哈哈大笑道:“怎么样?我这一身是不是一看就有十年走街串巷经验?只有这么穿顾客才会觉得我们的陈皮梅口味地道。”
“好吧。”金朝不与他多费口舌,只是自顾自放下身上的重担,将陈皮梅一一倒出,均匀地扑在陶园昌带来的两个竹筛子上。
“哇噻,金小弟,你这梅子做的不赖嘛。”陶园昌蹲下身来,捡了个梅子嗅了嗅后又丢进嘴里,没嚼两下便两眼放光道,“这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吃的多,你可真行啊,我还真就好这一口,要不是现在在做生意,我能把这几箩筐都消灭了。”
金朝毫不客气地收下陶园昌对他的谬赞。其实这玩意儿还是上辈子陶园昌自己研发出来的。有时他在工厂闲来无事便亲自下厨,给工人们做他的拿手好菜——陈皮梅炒排骨。炒了几顿后他又嫌买来的陈皮梅味道不正宗,便搬来大缸自己浸渍起梅子来。
可惜现在的陶园昌什么都不记得,就连自己的手艺都尝不出了。
没过多久,戏迷们便陆陆续续地来了,一时间九亩地新舞台戏院门口人声鼎沸,大伙儿验票的验票,买零嘴的买零嘴,还有很多是没买着票就想在门口听个响的。
陶园昌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流,起先还很兴奋,可渐渐却萌生出一种挫败感来。这些戏迷们来看戏就和来当差似的,只要有戏开场便场场都不落下。对戏院门口的小贩更是比对自家亲邻居还要熟悉,哪怕今日不买,也要打上声招呼。
其中一个小贩人缘最好,主顾们也乐得在开场前与他闲聊几句。“刘老头,今日怎么改卖牛肉干了?”
刘老头摆弄着秤砣给主顾称重,应接不暇道:“以前老婆子的手艺大伙儿都吃腻了,这回让儿媳妇晒了点她娘家的牛肉干,你们只管尝,不好吃不要钱。”
陶园昌看着刘老头熟练的称重姿势、找钱速度和他那常年风吹日晒下黝黑泛红的面庞,不禁心虚地摸了摸脑门。两个细皮嫩肉的小伙坐在离戏院大门口最近的门槛上,却鲜有人问津。
陶园昌心一横,转了把头巾,腾地起身从竹筛下拿出一个锣来。
“大家瞧一瞧看一看啊,本世纪最好吃的陈皮梅诞生了!这梅子经过九九八十一天云南风土的培育,再加上七七四十九天古法制造,味道堪称天下第一绝!吃了不仅生津止渴、化痰平喘,还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老人小孩都能吃。大家想吃的就买一份尝尝,我敢打包票你们再找不到比我家做的更好吃的陈皮梅了,走过路过可千万别错过啊!”
金朝用手蒙着脸,简直想从地缝里钻进去。好在陶园昌的广告语是真假参半的,但好味道的梅子却是货真价实的。有几个大娘看小伙子长得端正,性格还虎,一下子就来劲了,称了半斤还不忘打探陶园昌婚否。
陶园昌的性子也随和开朗,一点没觉得冒犯,反而还与几位大娘热情地攀谈起来,一来二去的,这个摊子也逐渐热闹起来。金朝手上不停活,眼也不闲着,观察了会儿陶园昌做生意的模样,总结道:做生意还是得像陶园昌一般笑脸迎人,只有与人和气才能和谐生财。看来自己以后也得学着多笑些,就和沈满棠那样。
想着想着,他的思绪就飘回沈家,想起了那个十分讨喜却又经常招人烦的小孩。
陶园昌用手在他眼前挥了挥,喊道:“小金,出神了?这个姐姐要买两斤呢,你快给人家称上,别耽误了姐姐看戏。”
金朝抬头看着眼前头发花白的“姐姐”,陷入了沉默。他麻利地称了一斤梅子,把它装入油纸袋中
沈满棠扯着金朝的衣角,好半天才松开手,不舍道:“那我等你回来。”
“嗯,你睡前我一定回来。”金朝拾起篮子,飞快地跑出门去,想要赶在戏院来客前在门口抢个好位子。
“小金,这儿呢!”陶园昌早早候在戏院门口,穿了身从家丁那里借来的衣服,还包着个头巾,颇有副贩夫走卒的味道。
“陶老板,我来了。”金朝快走几步,在他面前站定,气喘吁吁道,“你怎么打扮成这个样子?”
陶园昌一摸脑袋,哈哈大笑道:“怎么样?我这一身是不是一看就有十年走街串巷经验?只有这么穿顾客才会觉得我们的陈皮梅口味地道。”
“好吧。”金朝不与他多费口舌,只是自顾自放下身上的重担,将陈皮梅一一倒出,均匀地扑在陶园昌带来的两个竹筛子上。
“哇噻,金小弟,你这梅子做的不赖嘛。”陶园昌蹲下身来,捡了个梅子嗅了嗅后又丢进嘴里,没嚼两下便两眼放光道,“这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吃的多,你可真行啊,我还真就好这一口,要不是现在在做生意,我能把这几箩筐都消灭了。”
金朝毫不客气地收下陶园昌对他的谬赞。其实这玩意儿还是上辈子陶园昌自己研发出来的。有时他在工厂闲来无事便亲自下厨,给工人们做他的拿手好菜——陈皮梅炒排骨。炒了几顿后他又嫌买来的陈皮梅味道不正宗,便搬来大缸自己浸渍起梅子来。
可惜现在的陶园昌什么都不记得,就连自己的手艺都尝不出了。
没过多久,戏迷们便陆陆续续地来了,一时间九亩地新舞台戏院门口人声鼎沸,大伙儿验票的验票,买零嘴的买零嘴,还有很多是没买着票就想在门口听个响的。
陶园昌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流,起先还很兴奋,可渐渐却萌生出一种挫败感来。这些戏迷们来看戏就和来当差似的,只要有戏开场便场场都不落下。对戏院门口的小贩更是比对自家亲邻居还要熟悉,哪怕今日不买,也要打上声招呼。
其中一个小贩人缘最好,主顾们也乐得在开场前与他闲聊几句。“刘老头,今日怎么改卖牛肉干了?”
刘老头摆弄着秤砣给主顾称重,应接不暇道:“以前老婆子的手艺大伙儿都吃腻了,这回让儿媳妇晒了点她娘家的牛肉干,你们只管尝,不好吃不要钱。”
陶园昌看着刘老头熟练的称重姿势、找钱速度和他那常年风吹日晒下黝黑泛红的面庞,不禁心虚地摸了摸脑门。两个细皮嫩肉的小伙坐在离戏院大门口最近的门槛上,却鲜有人问津。
陶园昌心一横,转了把头巾,腾地起身从竹筛下拿出一个锣来。
“大家瞧一瞧看一看啊,本世纪最好吃的陈皮梅诞生了!这梅子经过九九八十一天云南风土的培育,再加上七七四十九天古法制造,味道堪称天下第一绝!吃了不仅生津止渴、化痰平喘,还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老人小孩都能吃。大家想吃的就买一份尝尝,我敢打包票你们再找不到比我家做的更好吃的陈皮梅了,走过路过可千万别错过啊!”
金朝用手蒙着脸,简直想从地缝里钻进去。好在陶园昌的广告语是真假参半的,但好味道的梅子却是货真价实的。有几个大娘看小伙子长得端正,性格还虎,一下子就来劲了,称了半斤还不忘打探陶园昌婚否。
陶园昌的性子也随和开朗,一点没觉得冒犯,反而还与几位大娘热情地攀谈起来,一来二去的,这个摊子也逐渐热闹起来。金朝手上不停活,眼也不闲着,观察了会儿陶园昌做生意的模样,总结道:做生意还是得像陶园昌一般笑脸迎人,只有与人和气才能和谐生财。看来自己以后也得学着多笑些,就和沈满棠那样。
想着想着,他的思绪就飘回沈家,想起了那个十分讨喜却又经常招人烦的小孩。
陶园昌用手在他眼前挥了挥,喊道:“小金,出神了?这个姐姐要买两斤呢,你快给人家称上,别耽误了姐姐看戏。”
金朝抬头看着眼前头发花白的“姐姐”,陷入了沉默。他麻利地称了一斤梅子,把它装入油纸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