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201节(2/4)
“不必了。”刘伯温却缓缓摇头道:“他已经三十而立,我这个当父亲的,只尽力能劝他回心转意。但他一旦做出决定,老夫也只能由他去了……”
“好吧。”朱桢点点头,他爹就不这样,甭管哥几个多大,不听话就揍,揍到听话为止。
“不说他了。”刘伯温又叹了口气道:“你的高丽之行,可还顺利?”
“还行。”朱桢点点头,将高丽的事情,再次讲给老刘知道。
“嗯,你的安排还算精妙。”刘伯温听了,颔首道:“等朝廷腾出手来,收拾了纳哈出,他们就彻底老实了。”
“嗯。这个国家的君臣,喜欢夜郎自大,没见识过我们的厉害前,总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朱桢深以为然道:“所以未来,必须向他们展示下实力,也算杀猴儆鸡吧。”
“不过就算设立了布政使司,也没法真正郡县高丽吧?”刘伯温道:“那里天高地远,百姓也习惯了自成一国,朝廷直辖的成本太高了。”
“是,高丽太贫弱了。就那点儿赋税,每年光平叛、赈灾都不够,怕是连官僚体系都得国内养。”朱桢深以为然道:
“虽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在国家大事上,不算经济账是不行的。一件事情就算短期亏本,长期也必须收大于支,这件事才能去做,才能坚持做下去。”
顿一下,他又道:“所以郡县高丽怕是难以持久,不过我们可以在日后,把高丽王换成朱姓藩王……”
第三一七章 异想天开
诚意伯府,书房中。
“将藩王封在海外?你还真敢想。”刘基吃惊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么?”
“就问你这个思路怎么样?”老六得意的问老刘道:“怎么样,有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唔。”刘基捻着胡须,缓缓颔首。
之前,师徒俩便讨论过皇帝分封藩王是否太过。答案是确实太过。朱老板就像老农分家一样,给太子之外,每个儿子都分一大块家产。
结果山西、陕西、北平、湖广、江浙、山东,这些帝国的核心领土,全都分封给了诸王……
而且还有好多皇子,都没来得及册封呢。
“皇上龙精虎猛,子嗣广繁,按照眼下这种册封法,怕是要不了两代人,皇帝就只剩下京畿这点儿地方了。”刘伯温道:
“给藩王的权力又太大,待遇也太高,未来削藩不可避免。”
“对我们这些藩王来说,在国内还得被多少双眼睛盯着,干什么束手束脚,不得展布。”朱桢点头道:“所以我觉得,封在海外是条出路。就算海外条件再差,再人生地不熟,但能自己说了算,比什么都重要!”
“你兄弟们能愿意?”刘伯温问道。
“至少我几个哥哥,肯定是求之不得的!”朱桢很肯定道。
“嗯。”刘伯温认同的点点头道:“你几个兄长确实不是郁郁久居人下之辈。”
“只要哥哥们开了头,当弟弟的也只能照办了。”朱桢笑得很开心,因为他想到老七被送去爪哇时,估计美得鼻涕都要冒泡了吧。
反正不让这变态祸害山东老乡,就绝对是大功一件。
而且四哥分封去了海外,应该就没有靖难了吧?
什么叫历史贡献?这就叫历史贡献!
终于找到这么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让一直很迷茫的老六,开心的直扭屁股。
“别扭了,丑死了。”刘伯温却给他泼一盆冷水道:“如果能将藩王,分封在海外的话,确实有益无害。但问题是——你得有地方封啊!哪怕是高丽,你想封过去,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那是,不过事在人为嘛。”朱桢依旧信心满满道:“无论如何,都比日后父子见疑、兄弟反目,要好的多吧?我想至少我哥哥们,都很愿意出去开辟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王国,而不是一辈子困居国内!”
比如以四哥的能力,日后不放出去开疆拓土,光在北边跟蒙古人玩捉迷藏,实在太可惜了。
&
“好吧。”朱桢点点头,他爹就不这样,甭管哥几个多大,不听话就揍,揍到听话为止。
“不说他了。”刘伯温又叹了口气道:“你的高丽之行,可还顺利?”
“还行。”朱桢点点头,将高丽的事情,再次讲给老刘知道。
“嗯,你的安排还算精妙。”刘伯温听了,颔首道:“等朝廷腾出手来,收拾了纳哈出,他们就彻底老实了。”
“嗯。这个国家的君臣,喜欢夜郎自大,没见识过我们的厉害前,总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朱桢深以为然道:“所以未来,必须向他们展示下实力,也算杀猴儆鸡吧。”
“不过就算设立了布政使司,也没法真正郡县高丽吧?”刘伯温道:“那里天高地远,百姓也习惯了自成一国,朝廷直辖的成本太高了。”
“是,高丽太贫弱了。就那点儿赋税,每年光平叛、赈灾都不够,怕是连官僚体系都得国内养。”朱桢深以为然道:
“虽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在国家大事上,不算经济账是不行的。一件事情就算短期亏本,长期也必须收大于支,这件事才能去做,才能坚持做下去。”
顿一下,他又道:“所以郡县高丽怕是难以持久,不过我们可以在日后,把高丽王换成朱姓藩王……”
第三一七章 异想天开
诚意伯府,书房中。
“将藩王封在海外?你还真敢想。”刘基吃惊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么?”
“就问你这个思路怎么样?”老六得意的问老刘道:“怎么样,有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唔。”刘基捻着胡须,缓缓颔首。
之前,师徒俩便讨论过皇帝分封藩王是否太过。答案是确实太过。朱老板就像老农分家一样,给太子之外,每个儿子都分一大块家产。
结果山西、陕西、北平、湖广、江浙、山东,这些帝国的核心领土,全都分封给了诸王……
而且还有好多皇子,都没来得及册封呢。
“皇上龙精虎猛,子嗣广繁,按照眼下这种册封法,怕是要不了两代人,皇帝就只剩下京畿这点儿地方了。”刘伯温道:
“给藩王的权力又太大,待遇也太高,未来削藩不可避免。”
“对我们这些藩王来说,在国内还得被多少双眼睛盯着,干什么束手束脚,不得展布。”朱桢点头道:“所以我觉得,封在海外是条出路。就算海外条件再差,再人生地不熟,但能自己说了算,比什么都重要!”
“你兄弟们能愿意?”刘伯温问道。
“至少我几个哥哥,肯定是求之不得的!”朱桢很肯定道。
“嗯。”刘伯温认同的点点头道:“你几个兄长确实不是郁郁久居人下之辈。”
“只要哥哥们开了头,当弟弟的也只能照办了。”朱桢笑得很开心,因为他想到老七被送去爪哇时,估计美得鼻涕都要冒泡了吧。
反正不让这变态祸害山东老乡,就绝对是大功一件。
而且四哥分封去了海外,应该就没有靖难了吧?
什么叫历史贡献?这就叫历史贡献!
终于找到这么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让一直很迷茫的老六,开心的直扭屁股。
“别扭了,丑死了。”刘伯温却给他泼一盆冷水道:“如果能将藩王,分封在海外的话,确实有益无害。但问题是——你得有地方封啊!哪怕是高丽,你想封过去,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那是,不过事在人为嘛。”朱桢依旧信心满满道:“无论如何,都比日后父子见疑、兄弟反目,要好的多吧?我想至少我哥哥们,都很愿意出去开辟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王国,而不是一辈子困居国内!”
比如以四哥的能力,日后不放出去开疆拓土,光在北边跟蒙古人玩捉迷藏,实在太可惜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