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649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至少人家胡惟庸面子上从来都是规规矩矩,而他们狂到连规矩都不讲,蠢到连表面功夫都不会做!”

      “父皇息怒。”太子从旁劝解道:“这也是因为这些年朝廷官员更替太频繁所致,除了个别部门外,各衙门长官普遍就任不到一年,还没学会还怎么当大臣,便被革职论罪,轻则罢官,重则杀头。新换上的官员也是如此……越是新手,就越不称职,越不称职就越容易被论罪,恶性循环了属于是。”

      “那是因为这些文臣一茬不如一茬,咱有什么办法啊?”朱元璋闷声道:“都当上尚书侍郎了,还需要咱教他们怎么做官吗?”

      说着他看一眼太子道:“你又要给他们求情,对吧?”

      第一一四二章 国子大学的用处

      所谓知子莫如父,朱老板对太子的心思了如指掌。

      “是,儿臣是想替他们求个情。”太子便也不兜圈子了,沉声道:“事实已经证明,光靠杀人解决不了问题。官员杀了一茬又一茬,换上来的没几年就又回到老路上。”

      “那也不能不杀!”朱元璋却吹胡子瞪眼道:“能老实几年算几年,不老实了再杀。”

      “那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太子苦笑道。

      “等到过些年,大学生能接班了就好了。”朱元璋闷声道。

      “倒也是,儿臣也对大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这股新鲜血液一定能洗涤官场的。”太子点头道。

      “是,不过他们有问题也不要紧。”朱元璋点点头,狞笑道:“国子大学现在就能每年给朝廷提供上千大学生了。五年后每年的毕业生甚至多到两三千,到时候咱就再也不用担心没人做官了!终于可以大开杀戒咯!”

      “……”太子登时一脑门子汗,敢情父皇还一直收着呢。

      这下他原本想好的词儿,全都没法用了。只好退而求其次道:“话虽如此,但大学生还都太稚嫩,现在说接班还太早,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顿一下,太子又道:“且这次的科场舞弊案,背后其实是儒教和国子大学的道统之争。如果对涉案的官员和举子处分太重,只会让两者彻底水火不容。而两者其实本来是可以并存的。”

      “嗯。咱明白你的意思,”朱元璋点点头:“你对儒家有深厚的感情,不愿意看着他们走向末路。”

      “父皇,儿臣并非……”太子赶忙解释道。

      朱元璋却抬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接着道:“其实咱听了那么多书,又何尝不知儒家的重要?这大明,这华夏,还得靠他们粘着呢,没他们就散架了。”

      “是。”太子闻言松了口气,轻声道:“儒家纵有千般不是,但绝对不能抛弃他们。少了他们的教化,这国家撑不了多久,就会乱套的。”

      “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像汉朝那样,分为儒生、文法吏,儒生只管教化礼仪,其余的都交给文法吏。”朱元璋点点头道:“其实儒家内部不也分通儒、师儒吗?咱跟老六当初创国子大学,就是奔着培养通儒的方向去的。不然也不会把孔夫子供在鸡鸣山顶。”

      “就那小庙……”太子无奈苦笑,又正色道:“而且国子大学所谓的通儒,与儒家所谓的通儒,完全是两码事的。”

      “在儒家看来,儒者,区也。言其区别古今,居则玩圣哲之词,动则行典籍之道,稽先王之制,立当时之事,此通儒也。若能纳而不能出,能言而不能行,讲诵而已,无能往来,此俗儒也。”太子便给父皇纠正概念道:

      “所以与通儒相对的,不是什么师儒,而是俗儒。师儒是最厉害的儒者,所谓‘正儒有三等,通儒为上品’。其必须要德进于己,力施于人。化之所及,佑乃归乎天;化之不及,咎乃责乎己。一息尚存,此志不懈。儒人至此,虽未造极,但已是仅次于圣贤了。”说着他苦笑一声道:

      “国子大学说自己培养出的就是通儒,那外面的儒家子弟算什么东西?见了面还得执弟子礼不成?”

      “行礼有什么问题吗?”朱元璋却反问道:“孔夫子不也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吗?以后咱还就让他们给大学生行礼了!”

      “话是这么说……”太子哭笑不得道:“但作为一个集团,他们不能甘居人下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