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1/2)
准确的说,是他来处理,而佛子在给别人写信。
佛子的社交圈几乎涵盖了整个天下的王公贵族们,他今日要给这个国王写信,明日要给那个亲王写信,某一日赵兴宗居然发现,佛子还给某某国的王女写信。
赵兴宗看的一脸震撼,他的嘴跟金鱼一样,一会儿张开一会儿闭上的,他有很多话想说,但看看佛子那个大慈大悲的长相,他又什么都说不出口了。
总觉得是自己龌龊了。……但这样真的合适吗?你一个和尚,怎么能给人家未婚的王女写信啊!
其次,赵兴宗很郁闷的发现,这王府里居然没几个人记得住他叫什么的,连最和蔼可亲的高丞相,某一日都脱口而出叫了他一声赵耀祖,赵兴宗的心碎得稀巴烂,还只能勉强笑笑,然后捂着自己稀巴烂的心脏走了。
不受重视也就罢了,最最让赵兴宗无法接受的,是自从入夏安居结束以后,佛子一下子就忙了起来,他不写信了,也不处理琐事了,天天都在外面待着,和许多的和尚一起坐下来谈话,用他们和尚的话说,这叫辩论,赵兴宗看着他身边的和尚和普通百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发现他跟佛子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在佛子的光芒之下,他正在逐渐沦为一个平庸的人,再这样下去,他就真成了佛子的跟班了。
赵兴宗一直认为自己跟着佛子,不过是萧融给他的一个测验,测试他的品性和能力,他不想真的留在佛子身边啊,他都不信佛教,他更信道教,佛教的这种受苦受难思想他实在是无法接受,作为一个拥有伟大梦想的人,赵兴宗这辈子就一个目标:光耀赵家的门楣,成为比祖上更让赵家人崇拜的族长。……
这样的他怎么可能追求来世的幸福,对他来说,现世的一切就是最重要的,年轻中二病没有退去的时候,他甚至考虑过要不要成为一个道士,因为道士都追求长生不老,而那时候的赵兴宗觉得活得长很重要,只有活得长,他才能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
但这个想法最终还是没能成立,原因是南雍建立了,而南雍建立初期颁布了许多法令,其中就有约束道士的一条,不再是民众养道士了,而是让道士反过来养朝廷,每个入牒的道士都要交岁贡,岁贡包括一刀纸、一锭墨、一斗米。
纸有多贵,大家都知道,赵家又是寒门,哪掏得起这个钱,平日供赵兴宗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让他白白的把纸送出去,任何一个赵家人都不可能同意这么干。
其实道士的岁贡是由道观统一交的,只要香火不断,交这些东西根本没什么压力,但赵兴宗哪懂这些,他就是风风火火的闹腾了半年而已,之后就再也没提过要当道士的事情。……
每日跟着佛子早出晚归,赵兴宗的忍耐力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而这一日,赵兴宗刚回到王府,就看见一行穿着道袍的人施施然的走向高洵之等人住的方向。
赵兴宗忍不住的揉揉眼,怎么还有道士进门了?*
这些道士是萧融请来的。
准确的说,是萧融让高洵之去搜罗,筛掉一堆不靠谱和心比天高的道士之后,成功入选的。
这几天的抓探子行动也让萧融意识到了一件事,原来清风教那么厉害,即使被挤压成了这个样子,他们居然还能往陈留城里安插一百多个探子,这还只是被抓到的,没抓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不过么,这些探子多数只是占了个探子的名头,实际上就是普通老百姓,只是听了清风教的话,没事就把陈留的信息透露给清风教的高层,而那些接收信息的高层才是真正的探子。
被骗的百姓们惊恐的待在一个房间里,害怕萧融会下令把他们全都杀了,哭声和谩骂声同时传出去,听得看押他们的将士十分不耐烦。
当晚这些人就全都被拉走了,格外偏激的送去各大寺庙,因为此时是乱世,基本每个寺庙都有避难用的地窖,适合避难,也适合用来藏人。
这些不停谩骂的人被关下去之后,上面就是佛像和僧人讲经的地方,萧融准备将他们关上半个月,看看催眠的佛经能不能让他们变得平和一些。
至于那些没什么反应的,只是低着头不说话的,这些人显然不是刺头,但也十分固执,绝对没有立刻就改正的想法,那就送去各大道观,如今道士没有和尚那么吃香,既然闲着也是闲着,那就让他们一对一的聊天,萧融也不求这些人能清醒过来了,非要迷信的话,迷信道教总比迷信邪/教强吧。
佛子的社交圈几乎涵盖了整个天下的王公贵族们,他今日要给这个国王写信,明日要给那个亲王写信,某一日赵兴宗居然发现,佛子还给某某国的王女写信。
赵兴宗看的一脸震撼,他的嘴跟金鱼一样,一会儿张开一会儿闭上的,他有很多话想说,但看看佛子那个大慈大悲的长相,他又什么都说不出口了。
总觉得是自己龌龊了。……但这样真的合适吗?你一个和尚,怎么能给人家未婚的王女写信啊!
其次,赵兴宗很郁闷的发现,这王府里居然没几个人记得住他叫什么的,连最和蔼可亲的高丞相,某一日都脱口而出叫了他一声赵耀祖,赵兴宗的心碎得稀巴烂,还只能勉强笑笑,然后捂着自己稀巴烂的心脏走了。
不受重视也就罢了,最最让赵兴宗无法接受的,是自从入夏安居结束以后,佛子一下子就忙了起来,他不写信了,也不处理琐事了,天天都在外面待着,和许多的和尚一起坐下来谈话,用他们和尚的话说,这叫辩论,赵兴宗看着他身边的和尚和普通百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发现他跟佛子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在佛子的光芒之下,他正在逐渐沦为一个平庸的人,再这样下去,他就真成了佛子的跟班了。
赵兴宗一直认为自己跟着佛子,不过是萧融给他的一个测验,测试他的品性和能力,他不想真的留在佛子身边啊,他都不信佛教,他更信道教,佛教的这种受苦受难思想他实在是无法接受,作为一个拥有伟大梦想的人,赵兴宗这辈子就一个目标:光耀赵家的门楣,成为比祖上更让赵家人崇拜的族长。……
这样的他怎么可能追求来世的幸福,对他来说,现世的一切就是最重要的,年轻中二病没有退去的时候,他甚至考虑过要不要成为一个道士,因为道士都追求长生不老,而那时候的赵兴宗觉得活得长很重要,只有活得长,他才能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
但这个想法最终还是没能成立,原因是南雍建立了,而南雍建立初期颁布了许多法令,其中就有约束道士的一条,不再是民众养道士了,而是让道士反过来养朝廷,每个入牒的道士都要交岁贡,岁贡包括一刀纸、一锭墨、一斗米。
纸有多贵,大家都知道,赵家又是寒门,哪掏得起这个钱,平日供赵兴宗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让他白白的把纸送出去,任何一个赵家人都不可能同意这么干。
其实道士的岁贡是由道观统一交的,只要香火不断,交这些东西根本没什么压力,但赵兴宗哪懂这些,他就是风风火火的闹腾了半年而已,之后就再也没提过要当道士的事情。……
每日跟着佛子早出晚归,赵兴宗的忍耐力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而这一日,赵兴宗刚回到王府,就看见一行穿着道袍的人施施然的走向高洵之等人住的方向。
赵兴宗忍不住的揉揉眼,怎么还有道士进门了?*
这些道士是萧融请来的。
准确的说,是萧融让高洵之去搜罗,筛掉一堆不靠谱和心比天高的道士之后,成功入选的。
这几天的抓探子行动也让萧融意识到了一件事,原来清风教那么厉害,即使被挤压成了这个样子,他们居然还能往陈留城里安插一百多个探子,这还只是被抓到的,没抓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不过么,这些探子多数只是占了个探子的名头,实际上就是普通老百姓,只是听了清风教的话,没事就把陈留的信息透露给清风教的高层,而那些接收信息的高层才是真正的探子。
被骗的百姓们惊恐的待在一个房间里,害怕萧融会下令把他们全都杀了,哭声和谩骂声同时传出去,听得看押他们的将士十分不耐烦。
当晚这些人就全都被拉走了,格外偏激的送去各大寺庙,因为此时是乱世,基本每个寺庙都有避难用的地窖,适合避难,也适合用来藏人。
这些不停谩骂的人被关下去之后,上面就是佛像和僧人讲经的地方,萧融准备将他们关上半个月,看看催眠的佛经能不能让他们变得平和一些。
至于那些没什么反应的,只是低着头不说话的,这些人显然不是刺头,但也十分固执,绝对没有立刻就改正的想法,那就送去各大道观,如今道士没有和尚那么吃香,既然闲着也是闲着,那就让他们一对一的聊天,萧融也不求这些人能清醒过来了,非要迷信的话,迷信道教总比迷信邪/教强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