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1/2)
卫锦和卫若听说要有一个新的阿娘,又闹起来。
卫度罚过多嘴的仆妇,驱逐出府,仍是不抵两个孩子的哭吵,几个夜晚没睡着,烦躁难消,连今日观鹿苑的马球会都推辞不去。
在家榻上躺了大半会,却怎么也睡不着,又莫名来到潇水湾。
在一处缓坡俯瞰下方,暖风由湖面吹来,繁花盛放处,正聚集今岁将要参与诗会的姑娘们。
当年,他与孔采芙便是在此立定情意。
一股怅然涌入心间,他轻叹声。
忽地,身后一道温婉的声音:“卫二爷?”
卫度紧唇转身,凝眉看向来人。
一下子,他认出是谁。
那个贪权附势的郭姨父的侄女,寄住在郭家,还妄想说亲给三弟,嫁进公府。
卫度本记不住这等人。
偏生年初正月,父亲邀同僚官员的那场宴,他得知俞花黛不见后,急让随从去寻。
整日恍惚,随从来后院报消息时,他没留意白墙背后还有一个人。
等要离去,骤听到一声松缓的气息。
蓦地回头厉呵。
“谁!”
静谧中,一株木绣球萧疏干枝掩映下,从贝叶纹花窗后面,慢慢转出一个上穿耦合小袄,下着淡黄彩绣裙的姑娘,揪着帕子,吓地低头垂泪,连忙说自己一个人游逛到此处,没想偷听,也什么都没听到。
便是那时,得知她叫郭华音。
兴许如今得知他与孔采芙和离的真正缘由,在外的还有她。
卫度颔首应了声。
郭华音望着湖边姹紫嫣红的裙衫,柔声问:“二爷也是来看诗会的吗?”
有时候不得不说有些姑娘聪明,能轻易察觉他人的情绪,知道何时说些戳人心的话。
初见胆小地被吓哭,这会又胆大到直接发问。
兴许是她知他此时的烦闷,春风和煦,卫度不知怎么就记起带俞花黛回京那日,* 他在孔采芙那里看到的那首端午诗。
绝妙非常,押韵平仄,全都顾全。
他心下称叹过。
未见其人,得见其诗。
倘若不是生在郭家,而是诗礼簪缨的官家,必然好极。
卫度反问:“你是来参加诗会的?”
郭华音神色微怔,挽了挽鬓边被风吹散的碎发,而后垂眸微笑道:“是啊。”
她福身一礼,道别:“二爷,我先走了。”
卫度不语,看她携丫鬟朝下方即将开场的诗会走去。
*
恩荣宴上,许执结交认识了些人,受了对方邀请,于四月三日,与张琢为伴,来西郊游玩。
确是一个好地方,烟柳画桥,涴花新水。
当下沿着湖畔慢走,观望画舫游湖的远景,伸手拂开杨柳枝,听同年说话,左不过是几个进士被榜下捉婿的好事。
谈及此,众人免不得将话引到许执身上,虽是清贫,但人年轻,相貌好,气度渊澄如璋,还没半分不通达,与谁都能交往,又是二甲第九的好名次。
自然有京官递来橄榄枝,要嫁女帮衬一把,听得官位最高的是工部右侍郎,家中有六女,愿嫁第五女给许执。
许执却婉拒了。
有人好奇问道:“难不成是那小姐长得不行?还是脾性不好?或是其他什么地方不如意?”
许执摇头笑道:“小姐很好,是我自己贫寒,家无资产田地,再上无父母长辈,长年孑然一身,实在不是良配人。”
“你这不是托词?若娶了人,你说的什么钱财、田产、爹娘,可不都来了?”
能读得起书,且春榜有
卫度罚过多嘴的仆妇,驱逐出府,仍是不抵两个孩子的哭吵,几个夜晚没睡着,烦躁难消,连今日观鹿苑的马球会都推辞不去。
在家榻上躺了大半会,却怎么也睡不着,又莫名来到潇水湾。
在一处缓坡俯瞰下方,暖风由湖面吹来,繁花盛放处,正聚集今岁将要参与诗会的姑娘们。
当年,他与孔采芙便是在此立定情意。
一股怅然涌入心间,他轻叹声。
忽地,身后一道温婉的声音:“卫二爷?”
卫度紧唇转身,凝眉看向来人。
一下子,他认出是谁。
那个贪权附势的郭姨父的侄女,寄住在郭家,还妄想说亲给三弟,嫁进公府。
卫度本记不住这等人。
偏生年初正月,父亲邀同僚官员的那场宴,他得知俞花黛不见后,急让随从去寻。
整日恍惚,随从来后院报消息时,他没留意白墙背后还有一个人。
等要离去,骤听到一声松缓的气息。
蓦地回头厉呵。
“谁!”
静谧中,一株木绣球萧疏干枝掩映下,从贝叶纹花窗后面,慢慢转出一个上穿耦合小袄,下着淡黄彩绣裙的姑娘,揪着帕子,吓地低头垂泪,连忙说自己一个人游逛到此处,没想偷听,也什么都没听到。
便是那时,得知她叫郭华音。
兴许如今得知他与孔采芙和离的真正缘由,在外的还有她。
卫度颔首应了声。
郭华音望着湖边姹紫嫣红的裙衫,柔声问:“二爷也是来看诗会的吗?”
有时候不得不说有些姑娘聪明,能轻易察觉他人的情绪,知道何时说些戳人心的话。
初见胆小地被吓哭,这会又胆大到直接发问。
兴许是她知他此时的烦闷,春风和煦,卫度不知怎么就记起带俞花黛回京那日,* 他在孔采芙那里看到的那首端午诗。
绝妙非常,押韵平仄,全都顾全。
他心下称叹过。
未见其人,得见其诗。
倘若不是生在郭家,而是诗礼簪缨的官家,必然好极。
卫度反问:“你是来参加诗会的?”
郭华音神色微怔,挽了挽鬓边被风吹散的碎发,而后垂眸微笑道:“是啊。”
她福身一礼,道别:“二爷,我先走了。”
卫度不语,看她携丫鬟朝下方即将开场的诗会走去。
*
恩荣宴上,许执结交认识了些人,受了对方邀请,于四月三日,与张琢为伴,来西郊游玩。
确是一个好地方,烟柳画桥,涴花新水。
当下沿着湖畔慢走,观望画舫游湖的远景,伸手拂开杨柳枝,听同年说话,左不过是几个进士被榜下捉婿的好事。
谈及此,众人免不得将话引到许执身上,虽是清贫,但人年轻,相貌好,气度渊澄如璋,还没半分不通达,与谁都能交往,又是二甲第九的好名次。
自然有京官递来橄榄枝,要嫁女帮衬一把,听得官位最高的是工部右侍郎,家中有六女,愿嫁第五女给许执。
许执却婉拒了。
有人好奇问道:“难不成是那小姐长得不行?还是脾性不好?或是其他什么地方不如意?”
许执摇头笑道:“小姐很好,是我自己贫寒,家无资产田地,再上无父母长辈,长年孑然一身,实在不是良配人。”
“你这不是托词?若娶了人,你说的什么钱财、田产、爹娘,可不都来了?”
能读得起书,且春榜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