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2)
岑云谏的心里一忽儿想起七岁的澹台莲州一团稚气地笑着唤他:“小木头。”
一忽儿又想起十八岁的澹台莲州如幼时一样,满脸笑容:“岑云谏。”
都是那样毫无阴霾、别无所求地望着他,对他说:“你来啦?”
一个人在原地被困住太久,肯定会想要走去别的地方看一看吧。
“平时大家见了他,表面上还得敬着。”
“幸好他还有点自知之明,晓得自行下山。”
“你说,会不会是仙君对他说了什么,表示在当上仙君之前算是报恩?许多神仙故事都这么写的嘛,以身相报哪有一辈子的,都是三五年,或是解了燃眉之急就结束了啊。”
“啊?是仙君让他下山的?”
“那总不能是……”
话还没说完,就被推门的声音打断了。
岑云谏走进门去。
两人赶紧起身,脸色一僵,低头行礼,惊慌羞窘,不敢抬头:“见过仙君。”
岑云谏:“口如扃,心方恒。”
这是在说,假如嘴巴像门一样,心性才会坚定。
叱责他们嘴浅呢。
两个弟子头低得更深,羞耻得涨红了脸:“是。”
这是岑云谏第一次在这种口舌小事上教训人,他们惶惶不安,不清楚仙君来了多久,都听了多少。
而且,恰好在他们怀疑是仙君逐走了那个凡人的时候突然打断,那开门声就好像是在反驳他们的言论。
仙君怎么突然来了?
因为典仪结束都好几天了,这个把月以来,仙君对这里全无问津啊。
是来要他们把东西搬过去吗?
两人后悔极了,心想接下去一定守规矩,别说聊天,就是头也不敢抬。
这时,仙君忽地没头没尾地冷声说:“我没逐他走。”
啊?谁?那个凡人?
小弟子都没反应过来。
岑云谏说:“把东西都送到我的洞府去。”
两个小弟子这次很守规矩,一声不敢吭,但在搬东西的时候,他们还是用眼角瞥见了些许仙君洞府里的陈设。
因是第一次进来,也不知道先前是怎样的,打一眼看过去,好像跟其他人的洞府不大一样,有蛮多凡间的玩意儿。
与仙君平日里清心寡欲的风格很不相符。
装点了各种色彩。
只是现在看过去仿佛有点暗淡。
欸?
凡人都走了,还留着这么多旧物吗?兴许是仙君太忙,懒得改吧。
-
澹台莲州在人间亦圆满进行了太子册封仪式。
昭王分出国务让他上手历练,学习怎么当一位君王。
当晏猗亲眼见到昭王喜滋滋地向太子莲州传授经验说:“做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会听取意见,比如孤就很会听取晏相的建议。”
又夸太子学得快、学得好,说:“太子真是为孤减轻不少负担!甚好!甚孝顺!”
晏相语塞。
不免腹诽:臣先前是让王上有过政务上的负担吗?
事实上,昭王以前也没怎么用心,都是让晏相决定好,到时候他说一句“好”就成了。这就是他的善于纳谏。
晏相又想:昭王耳根子这么软,倘若他生出异心怎么办?之前也不是没有别的权贵蠢蠢欲动过,都被他压下去了。田氏代齐又不足为奇。
他才是真正感受到太子上位后,肩上的担子瞬间轻了不少。
近来吃得饱、睡得香,他的夫人给他梳头时还说觉得他头发变黑了呢。
&emsp
一忽儿又想起十八岁的澹台莲州如幼时一样,满脸笑容:“岑云谏。”
都是那样毫无阴霾、别无所求地望着他,对他说:“你来啦?”
一个人在原地被困住太久,肯定会想要走去别的地方看一看吧。
“平时大家见了他,表面上还得敬着。”
“幸好他还有点自知之明,晓得自行下山。”
“你说,会不会是仙君对他说了什么,表示在当上仙君之前算是报恩?许多神仙故事都这么写的嘛,以身相报哪有一辈子的,都是三五年,或是解了燃眉之急就结束了啊。”
“啊?是仙君让他下山的?”
“那总不能是……”
话还没说完,就被推门的声音打断了。
岑云谏走进门去。
两人赶紧起身,脸色一僵,低头行礼,惊慌羞窘,不敢抬头:“见过仙君。”
岑云谏:“口如扃,心方恒。”
这是在说,假如嘴巴像门一样,心性才会坚定。
叱责他们嘴浅呢。
两个弟子头低得更深,羞耻得涨红了脸:“是。”
这是岑云谏第一次在这种口舌小事上教训人,他们惶惶不安,不清楚仙君来了多久,都听了多少。
而且,恰好在他们怀疑是仙君逐走了那个凡人的时候突然打断,那开门声就好像是在反驳他们的言论。
仙君怎么突然来了?
因为典仪结束都好几天了,这个把月以来,仙君对这里全无问津啊。
是来要他们把东西搬过去吗?
两人后悔极了,心想接下去一定守规矩,别说聊天,就是头也不敢抬。
这时,仙君忽地没头没尾地冷声说:“我没逐他走。”
啊?谁?那个凡人?
小弟子都没反应过来。
岑云谏说:“把东西都送到我的洞府去。”
两个小弟子这次很守规矩,一声不敢吭,但在搬东西的时候,他们还是用眼角瞥见了些许仙君洞府里的陈设。
因是第一次进来,也不知道先前是怎样的,打一眼看过去,好像跟其他人的洞府不大一样,有蛮多凡间的玩意儿。
与仙君平日里清心寡欲的风格很不相符。
装点了各种色彩。
只是现在看过去仿佛有点暗淡。
欸?
凡人都走了,还留着这么多旧物吗?兴许是仙君太忙,懒得改吧。
-
澹台莲州在人间亦圆满进行了太子册封仪式。
昭王分出国务让他上手历练,学习怎么当一位君王。
当晏猗亲眼见到昭王喜滋滋地向太子莲州传授经验说:“做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会听取意见,比如孤就很会听取晏相的建议。”
又夸太子学得快、学得好,说:“太子真是为孤减轻不少负担!甚好!甚孝顺!”
晏相语塞。
不免腹诽:臣先前是让王上有过政务上的负担吗?
事实上,昭王以前也没怎么用心,都是让晏相决定好,到时候他说一句“好”就成了。这就是他的善于纳谏。
晏相又想:昭王耳根子这么软,倘若他生出异心怎么办?之前也不是没有别的权贵蠢蠢欲动过,都被他压下去了。田氏代齐又不足为奇。
他才是真正感受到太子上位后,肩上的担子瞬间轻了不少。
近来吃得饱、睡得香,他的夫人给他梳头时还说觉得他头发变黑了呢。
&ems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