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铁衣曲 第203节(1/5)
“行军长史沈法僧?好,敬业,你记下来!”
“是,阿翁!”徐敬业应了一声,拿出纸笔记录了下来。李绩咳嗽了两声:“还有一件事情,敬业,你去里屋把桌上那副地图取来,就是那副两镶红色羊皮边的那副!”
随着地图在几案展开,王文佐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起来,他从未见过如此详密精致的地图,淡黄色的羊皮纸上密密麻麻的标记了青海以及大唐陇右道的一处处堡塞道路、要害险冲。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情绪,问道:“英国公,这是?”
“朝廷急诏令薛将军返回长安,是为了令其出镇陇右,准备用兵青海,击败吐蕃,恢复吐谷浑!”李绩的声音苍老而又疲倦:“老夫想听听假如是你处于薛将军的位置,会如何用兵?”
“薛将军出镇陇右?”王文佐吃了一惊,自贞观以来,大唐就不断对外用兵,军镇甚多,但如果一定要说哪个军镇位置最重要,被投入最多的资源,那只能是陇右。原因很简单,大唐定都于长安,以关中为根本,而陇上对关中居高临下,有高屋建瓴之势,而且当时河西还没有从陇右划分出来,河西走廊(凉州)还属于陇右的一部分,这条狭长的走廊不但沟通了关中和西域,还将青海西藏和蒙古分隔开来,一旦此地易手,“北狄”与“西戎”相连,唐帝国不但会失去与西北广袤土地的联系,还会面临吐蕃与回鹘诸胡联合进攻的局面,整个关中都会变成前线。
“嗯!”李绩点了点头:“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人出兵击败吐谷浑,吐谷浑乌地也拔勤豆可汗与其妻西平公主带数千帐逃至凉州。吐蕃人在河湟之地屯田治兵,招揽部众,朝廷久欲治之,只是东边一直有事无余力罢了。如今高句丽已灭,辽东平靖,自然要出兵征讨!”
“吐蕃人?那可是硬茬子!”王文佐心中暗想,开始细心的查看起地图来,一旁的李敬业也乘机同看,他本是将门子弟,少年时就在兵法上花了不少心血,对各地地理图籍看了不少,筹画用兵更是做惯了的,不一会儿心中便有了一个草案。他平日里没少听祖父夸奖王文佐,心中早就有了较量之心,此时便打算先听王文佐说出方案来,再拿自己的与其比较,看看谁更高明些。却不想王文佐看了许久,却是一言不发,心中不由得奇怪:“这厮到底在卖什么官司?为何看了半天却不说话?”
“英国公,若是让在下出镇陇右,那我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别打!”
“别打?”李绩问道。
“就是不要出兵,严守边境,屯田存粮养马,尽可能招揽吐谷浑部众,等待时机!”
李绩冷冷的看着王文佐,最后道:“陇右镇兵额十万,每年费饷亿万,你却说要坐守治贼?”
“英国公,若是我军先攻,那吐蕃人只需不断后退便能治我于死地,在下实无胜算!”
“不断后退就能治我于死地?”一旁的李敬业已经忍耐不住,出言道:“还请三郎细说这后退便能取胜的方略!”
“青海之地西高东低,且地旷人稀。我若由东向西攻,则永远是吐蕃人居高临下,而且地势越高,天气也越寒冷,空气也越稀薄,我方将士也会气虚力竭,如何厮杀?”
“笑话!”李敬业笑道:“你又没去过青海,如何知道我方将士会气虚力竭?何况吐蕃人也是越走越高,他们就不气虚力竭了?”
“吐蕃人与我们唐人不同,他们世代生活之地更高,也更为寒冷,并不会因为地势高就气虚力竭!”
“好了!”李绩喝止住还想争辩的孙子:“不错,当初卫公领兵征讨吐谷浑时,的确说越是向西,地势就越高,士卒也愈发气虚力竭,反倒是吐蕃人依旧奔走如飞,与平地无差。不过王都督你是怎么知道的?”
王文佐心中咯噔一响,心知自己无意间漏了底,笑道:“在下在长安时,听一位经过当地的西域商贾说的!”
“听一位西域商贾说的?”李绩笑了笑,显然他并不相信王文佐说的话,不过他也不打算追究这些细节:“这么说可不像你呀!当初在百济时你可没这么胆小!”
“其实末将素来都很胆小的!”王文佐道:“只是当初在百济时没有退路,只能大胆行事。而若是让在下出镇陇右,那就自然没胆量了!”
李绩看了看王文佐,他有些看不透眼前这个人了,在攻取平壤时他表现出的勇气让人咋舌,但方才他又表现的如此的胆怯或者说谨慎。也许
“是,阿翁!”徐敬业应了一声,拿出纸笔记录了下来。李绩咳嗽了两声:“还有一件事情,敬业,你去里屋把桌上那副地图取来,就是那副两镶红色羊皮边的那副!”
随着地图在几案展开,王文佐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起来,他从未见过如此详密精致的地图,淡黄色的羊皮纸上密密麻麻的标记了青海以及大唐陇右道的一处处堡塞道路、要害险冲。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情绪,问道:“英国公,这是?”
“朝廷急诏令薛将军返回长安,是为了令其出镇陇右,准备用兵青海,击败吐蕃,恢复吐谷浑!”李绩的声音苍老而又疲倦:“老夫想听听假如是你处于薛将军的位置,会如何用兵?”
“薛将军出镇陇右?”王文佐吃了一惊,自贞观以来,大唐就不断对外用兵,军镇甚多,但如果一定要说哪个军镇位置最重要,被投入最多的资源,那只能是陇右。原因很简单,大唐定都于长安,以关中为根本,而陇上对关中居高临下,有高屋建瓴之势,而且当时河西还没有从陇右划分出来,河西走廊(凉州)还属于陇右的一部分,这条狭长的走廊不但沟通了关中和西域,还将青海西藏和蒙古分隔开来,一旦此地易手,“北狄”与“西戎”相连,唐帝国不但会失去与西北广袤土地的联系,还会面临吐蕃与回鹘诸胡联合进攻的局面,整个关中都会变成前线。
“嗯!”李绩点了点头:“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人出兵击败吐谷浑,吐谷浑乌地也拔勤豆可汗与其妻西平公主带数千帐逃至凉州。吐蕃人在河湟之地屯田治兵,招揽部众,朝廷久欲治之,只是东边一直有事无余力罢了。如今高句丽已灭,辽东平靖,自然要出兵征讨!”
“吐蕃人?那可是硬茬子!”王文佐心中暗想,开始细心的查看起地图来,一旁的李敬业也乘机同看,他本是将门子弟,少年时就在兵法上花了不少心血,对各地地理图籍看了不少,筹画用兵更是做惯了的,不一会儿心中便有了一个草案。他平日里没少听祖父夸奖王文佐,心中早就有了较量之心,此时便打算先听王文佐说出方案来,再拿自己的与其比较,看看谁更高明些。却不想王文佐看了许久,却是一言不发,心中不由得奇怪:“这厮到底在卖什么官司?为何看了半天却不说话?”
“英国公,若是让在下出镇陇右,那我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别打!”
“别打?”李绩问道。
“就是不要出兵,严守边境,屯田存粮养马,尽可能招揽吐谷浑部众,等待时机!”
李绩冷冷的看着王文佐,最后道:“陇右镇兵额十万,每年费饷亿万,你却说要坐守治贼?”
“英国公,若是我军先攻,那吐蕃人只需不断后退便能治我于死地,在下实无胜算!”
“不断后退就能治我于死地?”一旁的李敬业已经忍耐不住,出言道:“还请三郎细说这后退便能取胜的方略!”
“青海之地西高东低,且地旷人稀。我若由东向西攻,则永远是吐蕃人居高临下,而且地势越高,天气也越寒冷,空气也越稀薄,我方将士也会气虚力竭,如何厮杀?”
“笑话!”李敬业笑道:“你又没去过青海,如何知道我方将士会气虚力竭?何况吐蕃人也是越走越高,他们就不气虚力竭了?”
“吐蕃人与我们唐人不同,他们世代生活之地更高,也更为寒冷,并不会因为地势高就气虚力竭!”
“好了!”李绩喝止住还想争辩的孙子:“不错,当初卫公领兵征讨吐谷浑时,的确说越是向西,地势就越高,士卒也愈发气虚力竭,反倒是吐蕃人依旧奔走如飞,与平地无差。不过王都督你是怎么知道的?”
王文佐心中咯噔一响,心知自己无意间漏了底,笑道:“在下在长安时,听一位经过当地的西域商贾说的!”
“听一位西域商贾说的?”李绩笑了笑,显然他并不相信王文佐说的话,不过他也不打算追究这些细节:“这么说可不像你呀!当初在百济时你可没这么胆小!”
“其实末将素来都很胆小的!”王文佐道:“只是当初在百济时没有退路,只能大胆行事。而若是让在下出镇陇右,那就自然没胆量了!”
李绩看了看王文佐,他有些看不透眼前这个人了,在攻取平壤时他表现出的勇气让人咋舌,但方才他又表现的如此的胆怯或者说谨慎。也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