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13节(1/4)
林姑娘没有夸大,的确看着就很好吃。
康熙看了眼林菱家菜园子的巨大玉米,又看了眼丰泽园种地太监送到自己手上的玉米棒,瘦瘦小小一根,里头的颗粒也小,排列的还很松,像是牛马参差不齐的牙齿,不由有些嫌弃了。
【对了,你们知道吗?玉米可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全国上下一共有6.9亿亩的玉米地,玉米不仅可以日常鲜食,还作为畜牧业饲料、国家储备粮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前阵子河北当地有一处国家储备粮库就发生了驻库员与粮商勾结将一万吨玉米私下倒卖的事,真是疯了,那可是一万吨啊!如果每人每天吃一斤,这么多够400万人吃五天了。】
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后世如此富裕,杂交稻产量如此高,难不成玉米的产量还能高过杂交稻?没等他们颤抖着嘴唇说出话来,又因粮库被盗一案而惊掉下巴。
被盗了一万吨,够四百万人吃五天!
历朝历代又再一次哗然。
秦,嬴政默默地望着那巨大的玉米,心中难以置信。
这样的玉米,一万吨!被盗了!
四百万口人五日的口粮啊,满咸阳城加起来都没有四百万人!
若不车裂盗徒,再夷其三族,如何能消心头之恨?
“后世竟能储备让400万人吃五日的粮食,那可是我大汉将近四成的人口……”刘邦羡慕极了,又恼恨道,“那盗粮之小人真真可恶,应当处以极刑!”
萧何却神色严肃:“陛下,这不过是他们众多粮库中其中一处粮库罢了……”
刘邦猝然回过神来,又被震得久久不能回过神。
唐朝,李世民默默记下玉米、美洲、欧洲等词,随后又听到了那玉米被盗之事,不由也跟着生气:“如此多的粮食,后世朝廷怎的被盗光了才发觉?那盗粮者该处死,但粮库所在州府的官员,也该狠狠贬斥、追究其督查之责!”
房玄龄也从中看出了不对劲:“后世之粮必然储量极多,这一万吨恐怕只是沧海一粟,否则应当早早发觉了!”
长孙无忌也赞同道:“这仅是玉米一项,后世要储粮,应当不仅仅储备玉米,更重要的还有稻麦,而那被盗的粮库仅是河北一地之粮库,后世朝廷只怕不会单单在河北设粮库!”
李世民灵光一闪,对啊!在当地设置粮库也是件利民的好事,不由思索道:“你们说得好,朕想着,后世朝廷这法子好,若我大唐在各地设一储备粮库以备灾年不时之需,必能平抑粮价、省却舟车损耗,但也要吸取后世教训,防着官员与外人勾结倒卖!”
说着君臣便商讨起细节来。
宋朝,赵光义的注意点总是与旁人不一样,他心不在焉地听着兄长与赵普等人在商议那三条“玉米之路”,最终得出宋朝好似只能走那闽浙粤的海贸之路了!可是美洲在哪里呢?
他们对着舆图一头雾水,赵光义心中却在疑惑林菱家不过半亩田地,竟分出大半给邻居耕种,还分文不取?!而且,这两日冷眼看着,她父亲早亡,母亲似乎不知所踪,唯有一个年迈的祖父在家,那这家人究竟怎么活下来的?
不靠田亩、不贩商贾、不织布,林娘子一家靠什么生存呢?她没有兄弟,家中无壮劳力,若是官府征徭役,岂不是要让林老夫子如此老迈之躯前往?
赵光义实在不得其解。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心疼得好似他的粮食被盗了一般,阴恻恻地说:“此等国之蛀虫,就当扒皮萱草以儆效尤!”
众多儿子不约而同地暗自点头。
来了来了,咱们爹最爱的刑罚来了!
明永乐年间,永乐帝也跟着儿孙一起大骂盗粮贼(由于骂得太脏,按规定无法在文中描述与显示),随后便回过神来,立刻下旨:“立刻宣洪保进宫来见,再派人去浙江给郑和送信!问明是否知晓那美洲是什么地方,又有没有见过玉米。”
他还叫朱高炽亲自将仙迹中有关玉米的描述紧急抄录了一份送过去,再三嘱咐道,“你亲自去吩咐,只是这玉米即便找回还得花时间培育,如今先命户部广招天下善农者在御田中试种各类五谷,栽培我大明本土的良种,好双管齐下!”
康熙看了眼林菱家菜园子的巨大玉米,又看了眼丰泽园种地太监送到自己手上的玉米棒,瘦瘦小小一根,里头的颗粒也小,排列的还很松,像是牛马参差不齐的牙齿,不由有些嫌弃了。
【对了,你们知道吗?玉米可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全国上下一共有6.9亿亩的玉米地,玉米不仅可以日常鲜食,还作为畜牧业饲料、国家储备粮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前阵子河北当地有一处国家储备粮库就发生了驻库员与粮商勾结将一万吨玉米私下倒卖的事,真是疯了,那可是一万吨啊!如果每人每天吃一斤,这么多够400万人吃五天了。】
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后世如此富裕,杂交稻产量如此高,难不成玉米的产量还能高过杂交稻?没等他们颤抖着嘴唇说出话来,又因粮库被盗一案而惊掉下巴。
被盗了一万吨,够四百万人吃五天!
历朝历代又再一次哗然。
秦,嬴政默默地望着那巨大的玉米,心中难以置信。
这样的玉米,一万吨!被盗了!
四百万口人五日的口粮啊,满咸阳城加起来都没有四百万人!
若不车裂盗徒,再夷其三族,如何能消心头之恨?
“后世竟能储备让400万人吃五日的粮食,那可是我大汉将近四成的人口……”刘邦羡慕极了,又恼恨道,“那盗粮之小人真真可恶,应当处以极刑!”
萧何却神色严肃:“陛下,这不过是他们众多粮库中其中一处粮库罢了……”
刘邦猝然回过神来,又被震得久久不能回过神。
唐朝,李世民默默记下玉米、美洲、欧洲等词,随后又听到了那玉米被盗之事,不由也跟着生气:“如此多的粮食,后世朝廷怎的被盗光了才发觉?那盗粮者该处死,但粮库所在州府的官员,也该狠狠贬斥、追究其督查之责!”
房玄龄也从中看出了不对劲:“后世之粮必然储量极多,这一万吨恐怕只是沧海一粟,否则应当早早发觉了!”
长孙无忌也赞同道:“这仅是玉米一项,后世要储粮,应当不仅仅储备玉米,更重要的还有稻麦,而那被盗的粮库仅是河北一地之粮库,后世朝廷只怕不会单单在河北设粮库!”
李世民灵光一闪,对啊!在当地设置粮库也是件利民的好事,不由思索道:“你们说得好,朕想着,后世朝廷这法子好,若我大唐在各地设一储备粮库以备灾年不时之需,必能平抑粮价、省却舟车损耗,但也要吸取后世教训,防着官员与外人勾结倒卖!”
说着君臣便商讨起细节来。
宋朝,赵光义的注意点总是与旁人不一样,他心不在焉地听着兄长与赵普等人在商议那三条“玉米之路”,最终得出宋朝好似只能走那闽浙粤的海贸之路了!可是美洲在哪里呢?
他们对着舆图一头雾水,赵光义心中却在疑惑林菱家不过半亩田地,竟分出大半给邻居耕种,还分文不取?!而且,这两日冷眼看着,她父亲早亡,母亲似乎不知所踪,唯有一个年迈的祖父在家,那这家人究竟怎么活下来的?
不靠田亩、不贩商贾、不织布,林娘子一家靠什么生存呢?她没有兄弟,家中无壮劳力,若是官府征徭役,岂不是要让林老夫子如此老迈之躯前往?
赵光义实在不得其解。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心疼得好似他的粮食被盗了一般,阴恻恻地说:“此等国之蛀虫,就当扒皮萱草以儆效尤!”
众多儿子不约而同地暗自点头。
来了来了,咱们爹最爱的刑罚来了!
明永乐年间,永乐帝也跟着儿孙一起大骂盗粮贼(由于骂得太脏,按规定无法在文中描述与显示),随后便回过神来,立刻下旨:“立刻宣洪保进宫来见,再派人去浙江给郑和送信!问明是否知晓那美洲是什么地方,又有没有见过玉米。”
他还叫朱高炽亲自将仙迹中有关玉米的描述紧急抄录了一份送过去,再三嘱咐道,“你亲自去吩咐,只是这玉米即便找回还得花时间培育,如今先命户部广招天下善农者在御田中试种各类五谷,栽培我大明本土的良种,好双管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