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83节(1/5)
【最矛盾的事情也出现了,在野史中登基之前就看透藩王政策对国家社稷存在弊端的建文帝,却在大张旗鼓削藩、对自家叔叔痛下杀手的同时,将自己的弟弟们全部封为了亲王。
其中他的三弟朱允熥还被封为吴王,完全将朱元璋藩王不得封江南钱粮重地的规定抛诸脑后了。所以,他真的是看到了藩王政策对中央集权的阻碍与不利影响吗?或许纯粹就是看叔叔们在边塞有人望有兵权,会威胁到他的帝位稳当而已吧。
反正对于建文帝而言,现在叔叔中的软柿子都捏完了,他即将准备把矛头指向“首恶”朱棣了。
朱棣为什么会成为首恶呢?其实在早期,燕王却是塞王里不大显眼的那个,甚至在朱元璋面前的存在感还没秦、晋二王多。】
听到朱允炆将弟弟封为吴王,这下可彻底惹怒了朱元璋,他扭头就指着朱标道:“削藩削个屁?他是真想削藩吗?简直顾头不顾腚!此庸才与徽钦二帝何异?简直昏聩无比!日后若是出生,直接溺死或是移出宗庙送去百姓家过活,你自个选一个。”
朱标也对这个还未降临世间的儿子充满了复杂的心情,父亲暴怒,他不好在人前顶撞,只得低头称是。
【讲完靖难前的朱允炆,咱们再来看看靖难之前的燕王殿下。
我们都知道清康熙帝对儿子们的教育是出了名的卷,但其实朱元璋也不遑多让,还没打完天下,战火纷飞之时,他便为诸皇子到处寻访隐世大儒,就算绑也要绑到应天给儿子们当老师,他不仅选择了彦良与陈南宾等皆宿儒老生教导诸王,本人也经常使用棍棒教育儿子,火气上来,屡屡要经马皇后与朱标拉扯劝说才息怒停手。】
顶着儿子们隐含谴责的目光,朱元璋再次尴尬地揉了揉鼻子:“正所谓不打不成器,这不都是为了你们这群龟儿好!”
说完心里还一阵不高兴:怎么那清朝的康熙,老是跟咱比较?咋,他自个没有祖宗可以效仿吗?
真讨厌!
【朱元璋还很重视儿子们军事和体察民情等方面的教育,一心希望他们都能成为“藩屏国家,御侮防患”的支柱。
洪武八年十月,他曾命太子与诸王出游中都,以讲武事。第二年二月,朱元璋考虑到秦、晋、燕等年长的藩王将要就藩,便让他们先往凤阳观祖宗肇基之地,伸知王业所由兴。”之后,太子与诸王虽有时被召回京师,但直到就藩前,基本上是常住凤阳了。
那对朱棣而言,那一定是一段难得的快乐时光吧?没有老爹的耳听面命,没有儒生老师叽叽歪歪,他远离皇宫内院,像风一样自由地生长在民间乡野之中,后来朱棣回忆这一段生活时,不无感慨地说“肤少时尝居凤阳,民间细事,无不究知。”
可惜,朱元璋对儿子的一片苦心,年长些的秦王、晋王只怕是都没有领会,日后是一个赛一个的荒唐无度;一个赛一个的残暴不仁;唯有朱棣没有长歪。】
朱元璋死亡凝视的目光立刻投在了朱樉与朱棡身上,顺带将腰上的玉带解了下来,在手背上绕了绕,眼见就要当马鞭甩在他们俩身上了:“你们两个,日后再敢做不法事,别怪爹心狠!”
得,仙迹提他们了,但全都不是好话啊!
刚刚还胡咧咧的朱樉顿时噤声,与朱棡一起点头如捣蒜。
【虽然朱棣登基之后肉麻兮兮地修改《明太祖实录》,非要说自己才是朱元璋最爱的儿子,但咱们都知道,朱棣在这时候却不过是诸王中最普通的一个,储君已定,他并不居长,论军事才能,秦王、晋王也已较他更早崭露头角,他在朱元璋心中,只是一个普通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儿子罢了。】
听到此,那朱允炆为众人带来的阴霾也因朱棣这件莫名叫人发笑的小事而散去,朱元璋无语地瞟了眼满脸通红的朱棣,忍了又忍才说:“爹对你们这些龟儿,心都是一样的,你……你何必计较这个?你……你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朱标以拳抵唇,很努力地忍着没笑。
朱棣:“……”
他怎么知道自己日后会干出这种事?
朱元璋说完又生气地指着朱棣骂道:“还有,史书是能乱改的吗?你这什么臭毛病!怪不得后人说明史前后矛盾,为了能追查历史都预备要开你的陵墓了,原来这根结就在你自个身上!自作孽!”
其中他的三弟朱允熥还被封为吴王,完全将朱元璋藩王不得封江南钱粮重地的规定抛诸脑后了。所以,他真的是看到了藩王政策对中央集权的阻碍与不利影响吗?或许纯粹就是看叔叔们在边塞有人望有兵权,会威胁到他的帝位稳当而已吧。
反正对于建文帝而言,现在叔叔中的软柿子都捏完了,他即将准备把矛头指向“首恶”朱棣了。
朱棣为什么会成为首恶呢?其实在早期,燕王却是塞王里不大显眼的那个,甚至在朱元璋面前的存在感还没秦、晋二王多。】
听到朱允炆将弟弟封为吴王,这下可彻底惹怒了朱元璋,他扭头就指着朱标道:“削藩削个屁?他是真想削藩吗?简直顾头不顾腚!此庸才与徽钦二帝何异?简直昏聩无比!日后若是出生,直接溺死或是移出宗庙送去百姓家过活,你自个选一个。”
朱标也对这个还未降临世间的儿子充满了复杂的心情,父亲暴怒,他不好在人前顶撞,只得低头称是。
【讲完靖难前的朱允炆,咱们再来看看靖难之前的燕王殿下。
我们都知道清康熙帝对儿子们的教育是出了名的卷,但其实朱元璋也不遑多让,还没打完天下,战火纷飞之时,他便为诸皇子到处寻访隐世大儒,就算绑也要绑到应天给儿子们当老师,他不仅选择了彦良与陈南宾等皆宿儒老生教导诸王,本人也经常使用棍棒教育儿子,火气上来,屡屡要经马皇后与朱标拉扯劝说才息怒停手。】
顶着儿子们隐含谴责的目光,朱元璋再次尴尬地揉了揉鼻子:“正所谓不打不成器,这不都是为了你们这群龟儿好!”
说完心里还一阵不高兴:怎么那清朝的康熙,老是跟咱比较?咋,他自个没有祖宗可以效仿吗?
真讨厌!
【朱元璋还很重视儿子们军事和体察民情等方面的教育,一心希望他们都能成为“藩屏国家,御侮防患”的支柱。
洪武八年十月,他曾命太子与诸王出游中都,以讲武事。第二年二月,朱元璋考虑到秦、晋、燕等年长的藩王将要就藩,便让他们先往凤阳观祖宗肇基之地,伸知王业所由兴。”之后,太子与诸王虽有时被召回京师,但直到就藩前,基本上是常住凤阳了。
那对朱棣而言,那一定是一段难得的快乐时光吧?没有老爹的耳听面命,没有儒生老师叽叽歪歪,他远离皇宫内院,像风一样自由地生长在民间乡野之中,后来朱棣回忆这一段生活时,不无感慨地说“肤少时尝居凤阳,民间细事,无不究知。”
可惜,朱元璋对儿子的一片苦心,年长些的秦王、晋王只怕是都没有领会,日后是一个赛一个的荒唐无度;一个赛一个的残暴不仁;唯有朱棣没有长歪。】
朱元璋死亡凝视的目光立刻投在了朱樉与朱棡身上,顺带将腰上的玉带解了下来,在手背上绕了绕,眼见就要当马鞭甩在他们俩身上了:“你们两个,日后再敢做不法事,别怪爹心狠!”
得,仙迹提他们了,但全都不是好话啊!
刚刚还胡咧咧的朱樉顿时噤声,与朱棡一起点头如捣蒜。
【虽然朱棣登基之后肉麻兮兮地修改《明太祖实录》,非要说自己才是朱元璋最爱的儿子,但咱们都知道,朱棣在这时候却不过是诸王中最普通的一个,储君已定,他并不居长,论军事才能,秦王、晋王也已较他更早崭露头角,他在朱元璋心中,只是一个普通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儿子罢了。】
听到此,那朱允炆为众人带来的阴霾也因朱棣这件莫名叫人发笑的小事而散去,朱元璋无语地瞟了眼满脸通红的朱棣,忍了又忍才说:“爹对你们这些龟儿,心都是一样的,你……你何必计较这个?你……你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朱标以拳抵唇,很努力地忍着没笑。
朱棣:“……”
他怎么知道自己日后会干出这种事?
朱元璋说完又生气地指着朱棣骂道:“还有,史书是能乱改的吗?你这什么臭毛病!怪不得后人说明史前后矛盾,为了能追查历史都预备要开你的陵墓了,原来这根结就在你自个身上!自作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