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102节(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出嫁女》的片段,都大为震惊,不敢想象日后的女孩儿竟落得这样的下场!纷纷叱骂,有才能的不乏写文写诗批判这件事,没能力的便告诫自家的男丁们,休想如仙迹所言一般摆布她们!

      否则她们立刻就回禀父母,改嫁!或是告上官府,叫法吏狠狠收拾一顿!

      不知多少丈夫被揪着耳朵回了家,又不是多少父亲兄长在母亲嫂子的冷眼里睡了书房,也有不乏识文断字的女孩儿,细细咀嚼这几句话,藏如心中,反复地思量着,似乎每读一遍,便将一颗种子深埋在了心里。

      唯独被骂得切中正心的,便是宋元明了。

      文人士大夫们都眉头紧锁,对仙迹的言论十分不满,甚至认为妖言惑众,要教坏女人不守规矩,激烈的反对之声传遍街头巷尾,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仙迹中提到的那些习俗,的确是不合理,有些骇人听闻了。

      “又不是家家户户如此,仙迹以偏概全!”

      “那出嫁女的嫂子偷人,难不成还打不得了?”

      “男女有别,女人本来就另开一桌,男男女女混着像什么?”

      于是街头巷尾都在吵这件事,有人说对有人说不对,还有吵得急了眼,打起来的,但这些吵闹,又如何不是一件好事?以往,又有谁会为女人的事,如此大动干戈地吵呢?

      清,雍正帝听完后,沉默了片刻,只是悠悠地叹了口气:“这番话必将助长不知多少女子的野心,又要惹得天下生出动荡了。”

      这仙迹有时的确给他惹了些麻烦,不过女子嘛,能造成的麻烦也有限,何况满洲的旧俗一向重视“女亲”,祖母和婆婆的地位最高,旗人家里的姑奶奶们一向也不缠足、不闭门,尤其没出阁的“姑奶奶”,在家里说一不二,而且大多还参与打理家中财产、店铺、田地等家务大事,权威不在自己的叔父伯父之下。

      比起明朝统治者大皱眉头,清初三位帝王都还算反应不大。

      只不过嫁了人当了“媳妇”,姑奶奶们的身价也就跌了,便不能跟婆婆、姑奶奶们一块儿吃饭了,得站着伺候用膳。但也不意味着,满人家的姑娘嫁了人就成了鱼目,媳妇可是要管家的,手握实权,站着伺候不过是孝道。

      当爷们的有错,叫媳妇告到婆婆那里,爷们也得给媳妇赔不是呢!尤其德才兼备善于管家的媳妇,若是家族里其他兄弟有分家产、分家等大事,还要被请过去当公证人呢,故而在大清,有许多旗人都是老母亲当家。

      旗人女孩没有出阁的,每季还能领“禄米”呢,跟从军的男丁一样。

      仙迹里那些瞧着就糟心的,都是汉人家的规矩,雍正帝有时候挺难理解汉人的——当初入关除了反抗较为激烈的几个地区,明末的文臣有主动为大清开城门的,有头皮痒带头剃头的,这些人归降大清挺利索的,怎么到了女人身上,朝廷下了不知多少道谕令劝止缠足,都抵死不从?如今大清缠足之风极盛,尤其山东、直隶、河南、山西等孔孟之道最兴盛的地方,缠足观念极深入人心。

      “自欺欺人罢了。”雍正冷冷摇头,“光会欺负女人,不给自家姑娘、额娘尊重,算什么孝?倒盼着仙迹这番话把他们都打醒了才好。”

      雍正帝为满人家的姑娘为傲,但却忘了以旗统民的规矩,每个姑娘都得进宫选秀,又何谈幸福呢?而他更不知道,到了晚清,受汉女缠足之风的影响,连旗人家的女子也开始缠足了,若是知晓,只怕会气得背过气儿去吧?

      他此时正要再下一道不许女子缠足的禁令,提笔沾墨时,就听林菱一下又接了两个个电话,一番嗯嗯啊啊谢谢好的好的,一堆说完以后,似乎有点烦恼,和两个爷爷说:

      【帮咱们看家的四姑婆腿摔伤了,没办法帮咱们浇水喂鸡喂鸭了,长沙的宠物店老板也说狗拆线了,问什么时候带回去修养,他们那边来了一批志愿者从高速路上截下来的一批猫狗,有二三十只,笼子不够了。】

      而林菱发布的领养消息,筛选了几个人都不怎么放心,一个是学生,还住在家里,林菱有点担心她以后会因学业紧张不方便养,另一个是个男的,还是个医生,但聊天聊下来,林菱总觉得这人也怪怪的,说自己救助过很多猫狗,在朋友圈里猫狗的记录却寥寥无几。

      于是她和两个爷爷商量明天一大早逛完长城就回家,她顺带联系早就找好的宠物托运公司,现在就去办一下托运手续。

     &em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