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四十二岁了(代译序)(1/8)
三十年前我初读《洛丽塔》,带了一阵好奇涉猎的心情:一个中年男子对十二岁女孩的恋情故事,很难使严肃的文学读者把它看为艺术。我的好奇心乃是双重性的:一、一位堂堂的文学作家怎可把这样的主题作淋漓尽致的描写?二、他的写作技巧怎会精妙得令文学评论家叹为观止,捧为杰作?《洛丽塔》当时的风行一时就是因为读者们的这类双重兴趣。 内容的奇特与写作的精妙使它成为一本雅俗共赏的书。《洛丽塔》的成功,立即把作者弗拉迪米尔。纳布考夫升华为一位国际知名人物。 在一个访问记中,纳布考夫告记者道:"出名的是洛丽塔,不是我。"这是他的谦虚。 纳布考夫的名字不但在国际文坛上响亮,而且也成为出版界的畅销商标,他出生于一八九九年,到了一九五八年才在西方享受盛名,当时已六十岁。他的成功可以作为对那些年近花甲而尚在苦苦耕作的未成名作家们的鼓励。 当然,我并不是说你只要写一本有关性状态正常或不正常的小说即可成功。可是我们不能否认,近百年来有多少部世界文学杰作的吸引读者都是出于不平常的理由。 满脸淫笑的读者以为《洛丽塔》是"脏书"。在过去,乔依斯的《尤力西斯》,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及亨利·密勒的自传性小说都不是同样的声名狼籍?很少有读者会将形容一个中年男子对十二岁女童怀有欲情的著作目为正经的文学。 美国女作家爱瑞卡·钟的处女作《惧怕飞行》在开首就被目为淫书。其实她也是位严肃诗人,不过她在包封上的金发美貌的肖照未始不帮助她的著作的畅销。 钟女士对自己艺术的被人误解,悻悻不平,其实她应责怪她自己的出版商的宣传部门。作家因此处在两面为难的局势中:一面他要畅销,一面他又要自视清高。 文学作品如要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