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不如食软饭 第125节(2/3)
仆役是从前跟在景王身边伺候的, 而今在此处便是为了看管监视, 哪里会不知道陆昭的心思, 但他也并未戳穿, 只是从善如流地应了下来。
只是再推开门扇之时面上显出一丝冷笑,陆家的气云, 而今也算是到头了。
——
东城的学馆开得正兴盛,各地的学子也纷纷兄家中赶来中都参加科举。
尤其这次几大世家都纷纷宣称不会让自己子弟参加科举,更是要这些寒门子弟们心中信心倍增。
要知道每次科举之中,考中功名的多属世家子弟, 而今他们都不参加,可谓是天赐良机。是以个个都摩拳擦掌, 预备着在科举场上一举夺魁。
便是连食肆酒楼之中, 讨论最多的也是此次的一甲三人当是何人。
但到底时间不等人, 在各路学子都纷纷赶到了中都之时,此次开恩科的考试也正是开始了。
“公子, 族中的几个学成的公子们此次都不曾来参加科举,我们为何还要来此处看着。”
沈瑞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面色上瞧不出什么情绪来,闻言只是淡淡道:“且来看看这把注定要落在世家头上的刀究竟有多锋利。”
春珰听不懂他话中隐喻,略一犹豫后便歇了声息。
没一会儿门扇便被敲响了,春珂从外面探头进来,轻声道:“公子,楚家来消息,请你过府商讨商船之事。”
上一次带回来的货物已然卖出去了大半,连带着中都内米粮的价格都降下来,百姓们因而也更愿意关顾楚家商铺,连带着原本对沈瑞的抵触畏惧都消减了大半。
利益驱使之下,沈瑞几乎没花太多力气,便将中都内商铺拢成了一个新的商行。
而今他除了沈家的依仗之外,更多了层保险,虽然最初不过是为了防着那漂亮鬼的夺命刀,但现下显然已经有了更有意思的用处。
中都、江东两地都已经有了他的部署,而今要做的,便是派新的商船罢了。
沈瑞放下茶盏起身道:“走吧,去楚家。”
转身离去的他并未注意到众多学子之中一闪而过的陆昭。
*
科考学子们也算在贡院之中过了几天苦日子,出来的时候堪称一句面瘦肌黄,神色倦怠。
反倒是一些官宦人家的子弟再出来时,面上几乎是无法遮掩的喜色,不为别的,正是为着那在学馆中见过的一模一样的考题。
而他们每个人都已经背熟了一篇精致撰写的例文。
相熟的几人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类似的喜色,他们知晓自己从今以后,再也不会被父兄责骂“死猪不知上进”了。
*
阅卷的速度并不算慢,更是因为此次世家明显的放任态度,让明帝更加确信自己可以擢选出更多的寒门贤臣出来。
明帝的关注更是叫几个主考官心中胆颤,阅卷也越发上心,但是好在此次科举有才之人颇多,最后选出的好文竟有从前两倍之多。
几人面面相觑,难不成这寒门之中,当真是卧虎藏龙?
但科举上榜的位置就那么多,就算的确都是有才之人,也要忍痛在其中分出个三六九等出来。
几人恨不得连家都不回了,终日坐在那里商讨着选取,等到终于分出个高低之时,几人俱是疲惫不已。
但精神却为之抖擞,其中一个大胆提议道:“不若我们而今便将大榜写出,也好瞧瞧这三甲之人是谁。”
此番提议立刻得到了众人的附和,于是便一人去取纸来,其余几人将封名拆开。一边拆着,一边新自动还无不惋惜道:“可惜了这几个,若是字能够写得再规整些,定然会取得更好的名次。”
另一人在身侧安慰道:“许是家中贫寒,请不到合适的先生,但有这般才情,日后入了官场也定然不会少了机缘。”
可真等到封名被拆开之事,几人却傻了眼。
好一阵过去,才声音颤抖道:“这名字老夫
只是再推开门扇之时面上显出一丝冷笑,陆家的气云, 而今也算是到头了。
——
东城的学馆开得正兴盛,各地的学子也纷纷兄家中赶来中都参加科举。
尤其这次几大世家都纷纷宣称不会让自己子弟参加科举,更是要这些寒门子弟们心中信心倍增。
要知道每次科举之中,考中功名的多属世家子弟, 而今他们都不参加,可谓是天赐良机。是以个个都摩拳擦掌, 预备着在科举场上一举夺魁。
便是连食肆酒楼之中, 讨论最多的也是此次的一甲三人当是何人。
但到底时间不等人, 在各路学子都纷纷赶到了中都之时,此次开恩科的考试也正是开始了。
“公子, 族中的几个学成的公子们此次都不曾来参加科举,我们为何还要来此处看着。”
沈瑞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面色上瞧不出什么情绪来,闻言只是淡淡道:“且来看看这把注定要落在世家头上的刀究竟有多锋利。”
春珰听不懂他话中隐喻,略一犹豫后便歇了声息。
没一会儿门扇便被敲响了,春珂从外面探头进来,轻声道:“公子,楚家来消息,请你过府商讨商船之事。”
上一次带回来的货物已然卖出去了大半,连带着中都内米粮的价格都降下来,百姓们因而也更愿意关顾楚家商铺,连带着原本对沈瑞的抵触畏惧都消减了大半。
利益驱使之下,沈瑞几乎没花太多力气,便将中都内商铺拢成了一个新的商行。
而今他除了沈家的依仗之外,更多了层保险,虽然最初不过是为了防着那漂亮鬼的夺命刀,但现下显然已经有了更有意思的用处。
中都、江东两地都已经有了他的部署,而今要做的,便是派新的商船罢了。
沈瑞放下茶盏起身道:“走吧,去楚家。”
转身离去的他并未注意到众多学子之中一闪而过的陆昭。
*
科考学子们也算在贡院之中过了几天苦日子,出来的时候堪称一句面瘦肌黄,神色倦怠。
反倒是一些官宦人家的子弟再出来时,面上几乎是无法遮掩的喜色,不为别的,正是为着那在学馆中见过的一模一样的考题。
而他们每个人都已经背熟了一篇精致撰写的例文。
相熟的几人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类似的喜色,他们知晓自己从今以后,再也不会被父兄责骂“死猪不知上进”了。
*
阅卷的速度并不算慢,更是因为此次世家明显的放任态度,让明帝更加确信自己可以擢选出更多的寒门贤臣出来。
明帝的关注更是叫几个主考官心中胆颤,阅卷也越发上心,但是好在此次科举有才之人颇多,最后选出的好文竟有从前两倍之多。
几人面面相觑,难不成这寒门之中,当真是卧虎藏龙?
但科举上榜的位置就那么多,就算的确都是有才之人,也要忍痛在其中分出个三六九等出来。
几人恨不得连家都不回了,终日坐在那里商讨着选取,等到终于分出个高低之时,几人俱是疲惫不已。
但精神却为之抖擞,其中一个大胆提议道:“不若我们而今便将大榜写出,也好瞧瞧这三甲之人是谁。”
此番提议立刻得到了众人的附和,于是便一人去取纸来,其余几人将封名拆开。一边拆着,一边新自动还无不惋惜道:“可惜了这几个,若是字能够写得再规整些,定然会取得更好的名次。”
另一人在身侧安慰道:“许是家中贫寒,请不到合适的先生,但有这般才情,日后入了官场也定然不会少了机缘。”
可真等到封名被拆开之事,几人却傻了眼。
好一阵过去,才声音颤抖道:“这名字老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