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1/2)
林霁予为了让他安心, 表现得相当稳定平和,带着浅笑,把他送到门口。她看着潘承宇进了电梯,马上收回笑容,立刻到赵滢的办公室,把她单独叫了出来。
赵滢算是林霁予的直系,不仅是她招聘进力场,一步步培养出来的,两人的接触也最多。力场除了线下的业务,其他所有核心业务的运营都在赵滢手里。每当林霁予想拓展新的业务板块,也会直接派赵滢去开荒。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林霁予不是没做过让她开荒,后期又把业务拿回来交给别人的决定。但赵滢从没抱怨过,每一次一有指派,还是全情投入。
可以说,她是林霁予最重要的工作伙伴。林霁予工作上任何一步,不管是她在力场,去拓展新店,还是她决定为自己做事,都需要赵滢的帮助。
但是也正因为两人是这样的关系,林霁予比其他人都更了解赵滢的难处。
赵滢老家在广西农村,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弟弟比她小整整八岁。家里三个女孩,都是从小寄养在亲戚家里,熬过小学,从初中开始直接住校。
赵滢的生活费很少,基本只够在学校食堂吃一两米饭一个素菜。就这样度过了漫长的青春期,一直到 18 岁成年,她才长过一米五五。
尽管生活愁云惨淡,但是在比较之下,赵滢心里还会有一点暗搓搓的幸运。因为脚码不一样,她除了穿妈妈、姑姑、表姐的旧衣服,偶尔还能买一双新鞋子。她成绩好,成绩会带来全新的权力。
再不受欢迎的孩子,在全镇唯一一所高中里读书,考了全年级第一,爸爸妈妈看过来的眼神,也会柔和一些。带着这样的成绩回家,也能在一两次吃晚饭的时候,兑换一枚煎蛋。
赵滢没有抱怨,她一直以为自己家就是这样的条件。直到弟弟出生。她才知道,原来一切和她想的都不一样。
弟弟一出生,父母就在镇里买了精装房。房子是三室一厅,父母一间,弟弟一间,两个妹妹住上下铺,共享一间屋子。赵滢放假回家,只能睡在客厅。
和她,和两个妹妹的童年都不一样,弟弟出生后,吃的用的不能说是极好,起码不糊弄。家里三个女孩,都是在家里晃荡到 7 岁直接读小学,弟弟从两岁开始就上双语幼儿园,五岁就开始上课外兴趣班,开始学编程和钢琴。
一切昭然若揭,但赵滢心里不愿意承认。她只能安慰自己,就像爸爸说的那样,她和几个妹妹都是灾星,而弟弟是福星。是他的到来让家里条件变好了,连赵滢能住上镇里的电梯房,也要感谢弟弟。
直到赵滢熬过高考。她以 620 多分的成绩,成为全校第一,足够来北京上一所 211 大学。如果幸运,掌握了报考技巧,说不定能摸上 985 的边。赵滢如何报志愿,成为了他们学校的头等大事。连校长都打电话给她远在大城市的老同学老朋友,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报考经验,让她不留遗憾。
但赵滢的父母却执意让她读省内的师范学校,理由是省钱。
赵滢听话了小半辈子,爸妈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自己才是个半大小孩,就已经会给妹妹喂奶换尿布。连读高三的寒暑假,她都会在家里帮农和做家务。在涉及到自己的双脚到底要迈向哪里的时候,她突然觉醒了自我意识。
哪有什么天生的灾星福星。就算有,也不可能是她一个上下五年都算上,这个小小的镇子里高考分数最高的人,父母家两边家族里学历最高的人。
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和老师达成一致,所有志愿,都填了北京。第一志愿滑档,她最终被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录取。
大女儿远走高飞,她爸并不高兴,只出了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生活费每个月只有 700 块钱,之后再没有给过她钱。偏偏赵滢最争气,靠自己兼职赚钱读完大学四年。成绩也好,本来可以直接保研到更好的 985,但她犹豫了两天,最终还是选择放弃继续读研,直接工作。
放弃保研那一年,赵滢 23 岁。她弟弟 15 岁,中考失利,最后只能花择校费,才能到她以前读书的那所高中上普通班。
择校费两万五,赵滢的妈妈张口就问她要一万。钱,她是有的。攒了四年,手里大概有一万多块,原本打算给自己买一个二手 iphone7 和一整套化妆品作为步入社会的礼物,但架不住妈妈软磨硬泡,在屏幕那边流泪,为弟弟的
赵滢算是林霁予的直系,不仅是她招聘进力场,一步步培养出来的,两人的接触也最多。力场除了线下的业务,其他所有核心业务的运营都在赵滢手里。每当林霁予想拓展新的业务板块,也会直接派赵滢去开荒。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林霁予不是没做过让她开荒,后期又把业务拿回来交给别人的决定。但赵滢从没抱怨过,每一次一有指派,还是全情投入。
可以说,她是林霁予最重要的工作伙伴。林霁予工作上任何一步,不管是她在力场,去拓展新店,还是她决定为自己做事,都需要赵滢的帮助。
但是也正因为两人是这样的关系,林霁予比其他人都更了解赵滢的难处。
赵滢老家在广西农村,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弟弟比她小整整八岁。家里三个女孩,都是从小寄养在亲戚家里,熬过小学,从初中开始直接住校。
赵滢的生活费很少,基本只够在学校食堂吃一两米饭一个素菜。就这样度过了漫长的青春期,一直到 18 岁成年,她才长过一米五五。
尽管生活愁云惨淡,但是在比较之下,赵滢心里还会有一点暗搓搓的幸运。因为脚码不一样,她除了穿妈妈、姑姑、表姐的旧衣服,偶尔还能买一双新鞋子。她成绩好,成绩会带来全新的权力。
再不受欢迎的孩子,在全镇唯一一所高中里读书,考了全年级第一,爸爸妈妈看过来的眼神,也会柔和一些。带着这样的成绩回家,也能在一两次吃晚饭的时候,兑换一枚煎蛋。
赵滢没有抱怨,她一直以为自己家就是这样的条件。直到弟弟出生。她才知道,原来一切和她想的都不一样。
弟弟一出生,父母就在镇里买了精装房。房子是三室一厅,父母一间,弟弟一间,两个妹妹住上下铺,共享一间屋子。赵滢放假回家,只能睡在客厅。
和她,和两个妹妹的童年都不一样,弟弟出生后,吃的用的不能说是极好,起码不糊弄。家里三个女孩,都是在家里晃荡到 7 岁直接读小学,弟弟从两岁开始就上双语幼儿园,五岁就开始上课外兴趣班,开始学编程和钢琴。
一切昭然若揭,但赵滢心里不愿意承认。她只能安慰自己,就像爸爸说的那样,她和几个妹妹都是灾星,而弟弟是福星。是他的到来让家里条件变好了,连赵滢能住上镇里的电梯房,也要感谢弟弟。
直到赵滢熬过高考。她以 620 多分的成绩,成为全校第一,足够来北京上一所 211 大学。如果幸运,掌握了报考技巧,说不定能摸上 985 的边。赵滢如何报志愿,成为了他们学校的头等大事。连校长都打电话给她远在大城市的老同学老朋友,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报考经验,让她不留遗憾。
但赵滢的父母却执意让她读省内的师范学校,理由是省钱。
赵滢听话了小半辈子,爸妈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自己才是个半大小孩,就已经会给妹妹喂奶换尿布。连读高三的寒暑假,她都会在家里帮农和做家务。在涉及到自己的双脚到底要迈向哪里的时候,她突然觉醒了自我意识。
哪有什么天生的灾星福星。就算有,也不可能是她一个上下五年都算上,这个小小的镇子里高考分数最高的人,父母家两边家族里学历最高的人。
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和老师达成一致,所有志愿,都填了北京。第一志愿滑档,她最终被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录取。
大女儿远走高飞,她爸并不高兴,只出了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生活费每个月只有 700 块钱,之后再没有给过她钱。偏偏赵滢最争气,靠自己兼职赚钱读完大学四年。成绩也好,本来可以直接保研到更好的 985,但她犹豫了两天,最终还是选择放弃继续读研,直接工作。
放弃保研那一年,赵滢 23 岁。她弟弟 15 岁,中考失利,最后只能花择校费,才能到她以前读书的那所高中上普通班。
择校费两万五,赵滢的妈妈张口就问她要一万。钱,她是有的。攒了四年,手里大概有一万多块,原本打算给自己买一个二手 iphone7 和一整套化妆品作为步入社会的礼物,但架不住妈妈软磨硬泡,在屏幕那边流泪,为弟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