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1/2)
恭郡王马上意识到不是过继的家事,赶紧捡起来一看,三五眼扫完奏折,匍匐叩首道:“父皇,此事儿臣全不知情,请父皇明察。”
周煄也惊讶极了,划拉过奏折一看,是西北守边大将易北的折子,说靖安侯与蛮人勾结,现已破镇州。镇州?这可是西北军事重镇,靖安侯谋反?这从哪儿说起,他嫡亲胞妹在宫里做舒妃,嫡亲外甥是高高在上的恭郡王,嫡长子还在京中做官,他是疯了吗,他叛国有什么好处?
“陛下,此事可疑,靖安侯侯爵加身,亲人俱在京中,怎么会谋反?请陛下明察。”周煄也叩首拜倒,若是靖安侯谋反,九族里他也走不脱,虽然皇帝不可能真诛他九族。
“哼!明察?惠王反了!”皇帝怒气冲冲道。
恭郡王听到惠王反了,第一反应是惠王是谁?不怪恭郡王,就是刚刚这些重臣听到惠王反了的消息,也在脑子里过了三遍才把惠王找出来,无他,实在是这位惠王太低调了。惠王乃是先帝幼子,和当今陛下差不多的年纪,都几十岁的人了,黄土满半截他谋反做什么?且看封号就知道了,这位惠王最是贪财胆小之人,封地在西北,可这些年他就没管过封地的军政大事,只要他的供奉照常拿到手,根本不管这些俗物,这样一个低调的大家都忘记的人,他会谋反?
“父皇,惠王无子啊!”恭郡王叩首道,惠王不惠王的他倒不关心重要的是把靖安侯撇清了。
是啊,这也是皇帝和重臣不解的地方,若不是镇州真的被蛮人攻占了,上折子的又是易北,皇帝都要以为这是在和他开玩笑了。两个绝不可能谋反的人,怎么可能?
靖安侯周煄不知道,这位舅爷常年不在京中,嫡长子虽在京中任职,可与恭王府来往不多,周煄与恭王府关系又差。可是惠王,惠王!这个周煄知道啊,书里原著说过他。
第48章 请旨入西北
柔质慈民曰惠,这个封号是当今封赏的,可见惠王在当今心中胆小的形象。民间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可这条规律明显不适用于皇家,尤其是太后不在世的皇家。如同这一代皇子,十九皇子和二十一皇子在宫中犹如透明人,生母连嫔位都没有加封,可见一斑。
惠王比当今稍微大那么几岁,都是六十出头的人了,可惜儿孙早逝,连个有亲缘的孙子、外孙子都没给他留下,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加之他又那么胆小,连封地的政务都不会过问,一说他谋反了,别人都不敢相信,图什么啊!
可周煄相信,书中原本就出现过此人。惠王对王妃一往情深,王妃之所以早早去世就是因为当时惠王世子出关游猎,碰上了蛮人叩边。惠王世子在关外被人抓住了,要求守将弃城投降,当时守城的就是靖安侯的父亲,满城百姓与君恩皇命压在身上,老将军自然不肯,惠王世子因此壮年早逝。
然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惠王世子早逝,王妃伤心病倒,世子妃殉情,惠王孙子因照看不精夭折,王妃病逝,在那短短的两三年中,惠王丧妻丧子丧孙,连最后的血脉都没有保住,自然就把罪魁祸首定位成了当初不肯施以援手的守将。
老将军尽力营救世子,惠王记不得,他只知道自己的儿子就是被他害死的。惠王封地就在此处,做点儿手脚还是容易的,所以老将军马革裹尸了。皇帝也知道老将军委屈,找了个别的理由申斥惠王,又加封了靖安侯的爵位,还迎了如今的舒妃入宫,补偿有力。这都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皇帝处理过后惠王一直没有反应,安静如鸡几十年,人人都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谁能想到他在心里憋大招呢。朝廷不肯让靖安侯一脉绝嗣给惠王报仇,惠王就自己动手了。
周煄不敢肯定靖安侯是不是冤枉的,书中提到此人的时候,他已经殉国了。原著中此时恭郡王已经升了亲王,和徐子旭一起赶赴边疆,开启战争副本,力挽狂澜,赢尽政治资本。最后徐子旭在惠王的尸身面前感慨:“炙热的感情太容易失控,烧毁一切,若是你我有一天分离,乃是天意弄人,不可颓废乱来,我们都要好好过日子,尤其是你肩上担负的是天下的重担。”恭王含泪回答:“你最爱我的责任感,我永远是你最爱的模样。”
这两句台词周煄记得很清楚,当时就觉得不对,可又想不起来哪里不对。
想了这么多,其实只在转瞬之间。
恭郡王一下子被吓住了,现在思绪慢慢回炉,沉声道:“父皇,靖安侯勤于王事,兢兢业业戍守边几十年,儿臣不信他会叛国。惠王谋反,他乃是皇室血脉,守边大将
周煄也惊讶极了,划拉过奏折一看,是西北守边大将易北的折子,说靖安侯与蛮人勾结,现已破镇州。镇州?这可是西北军事重镇,靖安侯谋反?这从哪儿说起,他嫡亲胞妹在宫里做舒妃,嫡亲外甥是高高在上的恭郡王,嫡长子还在京中做官,他是疯了吗,他叛国有什么好处?
“陛下,此事可疑,靖安侯侯爵加身,亲人俱在京中,怎么会谋反?请陛下明察。”周煄也叩首拜倒,若是靖安侯谋反,九族里他也走不脱,虽然皇帝不可能真诛他九族。
“哼!明察?惠王反了!”皇帝怒气冲冲道。
恭郡王听到惠王反了,第一反应是惠王是谁?不怪恭郡王,就是刚刚这些重臣听到惠王反了的消息,也在脑子里过了三遍才把惠王找出来,无他,实在是这位惠王太低调了。惠王乃是先帝幼子,和当今陛下差不多的年纪,都几十岁的人了,黄土满半截他谋反做什么?且看封号就知道了,这位惠王最是贪财胆小之人,封地在西北,可这些年他就没管过封地的军政大事,只要他的供奉照常拿到手,根本不管这些俗物,这样一个低调的大家都忘记的人,他会谋反?
“父皇,惠王无子啊!”恭郡王叩首道,惠王不惠王的他倒不关心重要的是把靖安侯撇清了。
是啊,这也是皇帝和重臣不解的地方,若不是镇州真的被蛮人攻占了,上折子的又是易北,皇帝都要以为这是在和他开玩笑了。两个绝不可能谋反的人,怎么可能?
靖安侯周煄不知道,这位舅爷常年不在京中,嫡长子虽在京中任职,可与恭王府来往不多,周煄与恭王府关系又差。可是惠王,惠王!这个周煄知道啊,书里原著说过他。
第48章 请旨入西北
柔质慈民曰惠,这个封号是当今封赏的,可见惠王在当今心中胆小的形象。民间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可这条规律明显不适用于皇家,尤其是太后不在世的皇家。如同这一代皇子,十九皇子和二十一皇子在宫中犹如透明人,生母连嫔位都没有加封,可见一斑。
惠王比当今稍微大那么几岁,都是六十出头的人了,可惜儿孙早逝,连个有亲缘的孙子、外孙子都没给他留下,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加之他又那么胆小,连封地的政务都不会过问,一说他谋反了,别人都不敢相信,图什么啊!
可周煄相信,书中原本就出现过此人。惠王对王妃一往情深,王妃之所以早早去世就是因为当时惠王世子出关游猎,碰上了蛮人叩边。惠王世子在关外被人抓住了,要求守将弃城投降,当时守城的就是靖安侯的父亲,满城百姓与君恩皇命压在身上,老将军自然不肯,惠王世子因此壮年早逝。
然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惠王世子早逝,王妃伤心病倒,世子妃殉情,惠王孙子因照看不精夭折,王妃病逝,在那短短的两三年中,惠王丧妻丧子丧孙,连最后的血脉都没有保住,自然就把罪魁祸首定位成了当初不肯施以援手的守将。
老将军尽力营救世子,惠王记不得,他只知道自己的儿子就是被他害死的。惠王封地就在此处,做点儿手脚还是容易的,所以老将军马革裹尸了。皇帝也知道老将军委屈,找了个别的理由申斥惠王,又加封了靖安侯的爵位,还迎了如今的舒妃入宫,补偿有力。这都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皇帝处理过后惠王一直没有反应,安静如鸡几十年,人人都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谁能想到他在心里憋大招呢。朝廷不肯让靖安侯一脉绝嗣给惠王报仇,惠王就自己动手了。
周煄不敢肯定靖安侯是不是冤枉的,书中提到此人的时候,他已经殉国了。原著中此时恭郡王已经升了亲王,和徐子旭一起赶赴边疆,开启战争副本,力挽狂澜,赢尽政治资本。最后徐子旭在惠王的尸身面前感慨:“炙热的感情太容易失控,烧毁一切,若是你我有一天分离,乃是天意弄人,不可颓废乱来,我们都要好好过日子,尤其是你肩上担负的是天下的重担。”恭王含泪回答:“你最爱我的责任感,我永远是你最爱的模样。”
这两句台词周煄记得很清楚,当时就觉得不对,可又想不起来哪里不对。
想了这么多,其实只在转瞬之间。
恭郡王一下子被吓住了,现在思绪慢慢回炉,沉声道:“父皇,靖安侯勤于王事,兢兢业业戍守边几十年,儿臣不信他会叛国。惠王谋反,他乃是皇室血脉,守边大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