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1/2)
咸宜刚刚下车,等在一旁的孤慈院院长就迎了上来,这是全国最大一家孤慈院,堪称模范和表率,因此院长是正七品的官职,相当于一县父母官。虽在京城这样高官贵胄云集的地方不算什么,但由一个女人担任朝廷体系文官官职,即便是基层小吏,也相当罕见。
院长是个中年女人,穿着正七品的官服侯在一旁,见咸宜公主来了,连忙行礼,引着她往前走,嘴里不断介绍道:“大人,今日考核的人共有四百六十二人,男一百一十二人,女三百五十人,有银行、孤慈院、爱老院、官塾等机构来人招聘。”
“嗯。”咸宜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今天是孤慈院考核招聘的日子,在这里的孩子,都是被国家养大的,到了一定的年岁,他们就能通过考核出仕做官,或者在皇后娘娘提倡兴办的银行里担任员工,或者在陛下推广的乡村官塾里当个老师。当然还有孤慈院、爱老院这些本来和他们就是一个系统的,自然更青睐自家培养的人才。
咸宜听到这个男女数字对比,心中还是有些不高兴,无他,女子比重还是太高了。重男轻女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孤慈院刚刚开始收容民间婴儿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在门口捡到女婴,无病无灾的女婴。看襁褓布料,也不是过去的人家,不知为什么直接把自己的骨肉遗弃了。以前有这样的孩子,要么一出生就被溺死了,要么随便找个人烟罕至的角落一扔,再有就是乡里族长、里长心慈的,找个愿意抚养的人家。现在有了孤慈院,一些自觉“心存慈悲”“不忍孩子送命”的父母仿佛找到了出路,心安理得的把孩子扔到了孤慈院,其中女孩儿的比重甚大。
孤慈院办了这么多年,早年间还有原本遗弃子女的,看到子女受到国家培养,能够在各个国家机构中任职、领着人人羡慕的薪俸时,又死皮赖脸的缠上来,要把女人重新归入仍有父母买卖压榨的行列。多亏朝廷紧跟着推出的“遗弃罪”“父母杀孩子依旧入罪”“女子纳税”等等法律、政策,才保住了孩子不受道德绑架。
院长和咸宜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看她微微皱眉,自然知道她不悦的原因。温和道:“殿下宽心,今日考核毕业的孩子,还是十年前收入院中的,这个数字自然不美,迟了十年呢。”
孤慈院中孩子众多,不仅是京畿附近人家,它还兼容着接纳全国孤儿的重任。有时候边关遇到战争,各地遇到水灾、风灾,战争遗孤和灾害孤儿太多还要分流到全国各地,京畿首善之地,全国孤慈院的代表自然要站出来率先垂范。所以院长才有七品衔,没有高超的管理能力,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是啊,总会越来越好的。”咸宜长公主长出一口气。
进了办公楼,在这里等着的都会各家派出的低阶官员,他们是过来压阵的,真正办事的人员在吵杂的大礼堂和孩子们打交道呢。这些低阶官员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咸宜长公主殿下,纷纷站起身行礼。
咸宜温和叫起道:“本官来看看,又一批孩子长大即将踏入新征程,陛下和娘娘都十分关心,本官恰逢其会,过来看看。”
“大人仁心,这些孩子必将心怀感激。”一个绿衣小吏赶紧奉承道。皇家已经废除了用“专用颜色制度”,可在官场上,依旧有这样不成文的潜规则,常服就不再做硬性规定,但官服依旧按照以前的模子走。
“嗯,你们这些用人的机构对这些孩子评价如何,说来听听。先申明,不许说好的,我只想听不足。”咸宜问道。
官员们一时没有说话,谁都知道咸宜长公主心肠仁慈、手段强硬,这孤慈院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是根据他们的要求来的,对号入座、严丝合缝,人和人是有个体差异,可哪儿有什么大毛病是人人皆有的共性,值得拿出来说。
官员们一时都愣住了,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一个女性官员终于出列大:“大人,孤慈院出身的孩子,婚姻对象似乎都是孤慈院的同伴,这是否不利人口流通?”说话的人自己都不敢确定。
这些孤儿无父无母,婚姻自然都全凭自己的喜好,能理解自己的似乎都是有同样经历的人。
“刘大人此话差异,谁不知孤慈院男女比例差距甚大,哪里有全部、都是,很多女子都嫁入官宦、富豪之家倒是真的。”一个男性官员反驳大。孤慈院出身的女儿很抢手,刚开始还有人嫌弃她们和男子一起长大,可随着社会风气越发开放,加上这些女子的本事,就无人说此闲话了。
一个男人还不能在十几岁的年纪吃上皇粮国库,这些女孩儿识文断字、有工作、有薪俸,教养的儿女比比人家都强,
院长是个中年女人,穿着正七品的官服侯在一旁,见咸宜公主来了,连忙行礼,引着她往前走,嘴里不断介绍道:“大人,今日考核的人共有四百六十二人,男一百一十二人,女三百五十人,有银行、孤慈院、爱老院、官塾等机构来人招聘。”
“嗯。”咸宜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今天是孤慈院考核招聘的日子,在这里的孩子,都是被国家养大的,到了一定的年岁,他们就能通过考核出仕做官,或者在皇后娘娘提倡兴办的银行里担任员工,或者在陛下推广的乡村官塾里当个老师。当然还有孤慈院、爱老院这些本来和他们就是一个系统的,自然更青睐自家培养的人才。
咸宜听到这个男女数字对比,心中还是有些不高兴,无他,女子比重还是太高了。重男轻女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孤慈院刚刚开始收容民间婴儿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在门口捡到女婴,无病无灾的女婴。看襁褓布料,也不是过去的人家,不知为什么直接把自己的骨肉遗弃了。以前有这样的孩子,要么一出生就被溺死了,要么随便找个人烟罕至的角落一扔,再有就是乡里族长、里长心慈的,找个愿意抚养的人家。现在有了孤慈院,一些自觉“心存慈悲”“不忍孩子送命”的父母仿佛找到了出路,心安理得的把孩子扔到了孤慈院,其中女孩儿的比重甚大。
孤慈院办了这么多年,早年间还有原本遗弃子女的,看到子女受到国家培养,能够在各个国家机构中任职、领着人人羡慕的薪俸时,又死皮赖脸的缠上来,要把女人重新归入仍有父母买卖压榨的行列。多亏朝廷紧跟着推出的“遗弃罪”“父母杀孩子依旧入罪”“女子纳税”等等法律、政策,才保住了孩子不受道德绑架。
院长和咸宜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看她微微皱眉,自然知道她不悦的原因。温和道:“殿下宽心,今日考核毕业的孩子,还是十年前收入院中的,这个数字自然不美,迟了十年呢。”
孤慈院中孩子众多,不仅是京畿附近人家,它还兼容着接纳全国孤儿的重任。有时候边关遇到战争,各地遇到水灾、风灾,战争遗孤和灾害孤儿太多还要分流到全国各地,京畿首善之地,全国孤慈院的代表自然要站出来率先垂范。所以院长才有七品衔,没有高超的管理能力,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是啊,总会越来越好的。”咸宜长公主长出一口气。
进了办公楼,在这里等着的都会各家派出的低阶官员,他们是过来压阵的,真正办事的人员在吵杂的大礼堂和孩子们打交道呢。这些低阶官员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咸宜长公主殿下,纷纷站起身行礼。
咸宜温和叫起道:“本官来看看,又一批孩子长大即将踏入新征程,陛下和娘娘都十分关心,本官恰逢其会,过来看看。”
“大人仁心,这些孩子必将心怀感激。”一个绿衣小吏赶紧奉承道。皇家已经废除了用“专用颜色制度”,可在官场上,依旧有这样不成文的潜规则,常服就不再做硬性规定,但官服依旧按照以前的模子走。
“嗯,你们这些用人的机构对这些孩子评价如何,说来听听。先申明,不许说好的,我只想听不足。”咸宜问道。
官员们一时没有说话,谁都知道咸宜长公主心肠仁慈、手段强硬,这孤慈院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是根据他们的要求来的,对号入座、严丝合缝,人和人是有个体差异,可哪儿有什么大毛病是人人皆有的共性,值得拿出来说。
官员们一时都愣住了,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一个女性官员终于出列大:“大人,孤慈院出身的孩子,婚姻对象似乎都是孤慈院的同伴,这是否不利人口流通?”说话的人自己都不敢确定。
这些孤儿无父无母,婚姻自然都全凭自己的喜好,能理解自己的似乎都是有同样经历的人。
“刘大人此话差异,谁不知孤慈院男女比例差距甚大,哪里有全部、都是,很多女子都嫁入官宦、富豪之家倒是真的。”一个男性官员反驳大。孤慈院出身的女儿很抢手,刚开始还有人嫌弃她们和男子一起长大,可随着社会风气越发开放,加上这些女子的本事,就无人说此闲话了。
一个男人还不能在十几岁的年纪吃上皇粮国库,这些女孩儿识文断字、有工作、有薪俸,教养的儿女比比人家都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