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1/2)
贾珠是贾氏草字辈的子弟里,最有出息的人。十四岁就通过童生考试中了秀才,后来家里为他作主,娶了书香门第出身的李纨,只要他还活着,那便是贾氏草字辈的领头羊,是贾氏中兴的中坚力量。
众人见贾母说起贾珠,不由得沉默了。
一旁的李纨则低着头,半边脸藏在背光的地方,让人看不清神色。
贾滟回想自己的记忆,以及原身妹子对贾珠的记忆。
贾珠从小就伶俐,又聪明好学,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街坊邻里说到荣国府的贾珠时,都是竖着大拇指夸奖的,都说王夫人教子有方。
贾滟搜刮了一下脑海里关于贾珠的记忆,据说贾珠都是三更才过,就起床奋发读书的人。
三更才过,鸡都还在睡觉呢。
贾珠就已经起床读书了。
贾滟心想长期以往,再健康的身体都透支完了,难怪后来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贾母短短三个月,经历了贾赦、贾珍和贾蓉之死,心里不知多少感慨与无奈,如今想起那最有出息的嫡长孙,更感痛心。
“那时你的二哥哥刚在工部任职,嫂嫂也是望子成龙,见他一味发奋用功,十分欣慰。却不曾想这孩子日夜都想着读书,身体可曾受得了。”
说起这些事情,贾母的语气很平静,却也能感觉到她的痛惜之情,“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都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求的不过是孙子孙女能健康无恙地长大。宝玉如今即使骄纵了些,若是能无病无痛地安然成人,也没什么不可。”
贾滟听出老人家言辞里对贾政和王夫人昔日对贾珠的严苛要求颇不赞同,如今贾政和王夫人只得贾宝玉一个孩子,又是衔玉而生,老人家自然是将他当成宝贝蛋似的。
隔代亲,这也正常。
贾滟笑着说:“老太太别想太多,如今宝玉与二哥哥在东府,既不见他找人回来求救,也不见他与你诉苦,可见二哥哥平日虽对他严厉,心里也是疼他的。只是当家的爷儿们,总喜欢端着架子。不像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就流露了对孩子的疼爱,藏也藏不住。”
这是实话。
贾滟初初看红楼的时候,是外祖父带着看的。
大概外祖父已经经历了太多,看红楼众生百态,并不像她那般一开始只看主角。外祖父当时指着书中的某一页,跟她说贾政其实很疼宝玉。
贾滟探头一看,是原著里贾政将贾宝玉、贾环和贾兰喊到外书房,让几个少年郎当着众幕客作诗的章节。
她只看到贾政“遂自提笔向纸上要写,又向宝玉笑道:‘如此,你念我写’”,笑着跟外祖父说:“这个画面好熟悉又好亲切。”
外祖父问为什么。
贾滟笑着说因为让她想到了有一处贾宝玉和姐妹们在一起作诗,是宝玉念,林妹妹写。
贾滟并没有想太多,只觉得那个场景很动人。因为让她想到了爱着贾宝玉的林妹妹,亲自提笔为他蘸墨写诗的场景。
外祖父却笑着说:“动人,都是因为你觉得有爱。”
那时贾滟也不是很懂,才是十来岁的时候,正处青春叛逆期,那时看身为父亲的贾政,就像看个大反派似的,因为他总是逼贾宝玉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如今身在其中,转换了身份立场,反而觉得年少时也是诗酒放诞的贾政,变成了我们年幼时讨厌的模样,也有可敬可爱之处。
人谁无年少?谁不曾轻狂?
可是年少青春时的躁动和放纵,总会成为过去,每个人都会挥别那段如诗如画的时光,步入成人的世界。
成人的世界并不美好,但也不是那么坏。
贾滟经历了与挚亲生离死别,又穿越到红楼世界成为林如海的续弦,也经历了许多的心路。
种种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贾滟又陪着贾母说了一会儿闲话,然后跟贾母说:“前几日去东府的时候,跟蓉儿媳妇说等闲了便去看她,陪她说话的。谁知这一忙,便是三四天不得闲。我想和
众人见贾母说起贾珠,不由得沉默了。
一旁的李纨则低着头,半边脸藏在背光的地方,让人看不清神色。
贾滟回想自己的记忆,以及原身妹子对贾珠的记忆。
贾珠从小就伶俐,又聪明好学,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街坊邻里说到荣国府的贾珠时,都是竖着大拇指夸奖的,都说王夫人教子有方。
贾滟搜刮了一下脑海里关于贾珠的记忆,据说贾珠都是三更才过,就起床奋发读书的人。
三更才过,鸡都还在睡觉呢。
贾珠就已经起床读书了。
贾滟心想长期以往,再健康的身体都透支完了,难怪后来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贾母短短三个月,经历了贾赦、贾珍和贾蓉之死,心里不知多少感慨与无奈,如今想起那最有出息的嫡长孙,更感痛心。
“那时你的二哥哥刚在工部任职,嫂嫂也是望子成龙,见他一味发奋用功,十分欣慰。却不曾想这孩子日夜都想着读书,身体可曾受得了。”
说起这些事情,贾母的语气很平静,却也能感觉到她的痛惜之情,“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都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求的不过是孙子孙女能健康无恙地长大。宝玉如今即使骄纵了些,若是能无病无痛地安然成人,也没什么不可。”
贾滟听出老人家言辞里对贾政和王夫人昔日对贾珠的严苛要求颇不赞同,如今贾政和王夫人只得贾宝玉一个孩子,又是衔玉而生,老人家自然是将他当成宝贝蛋似的。
隔代亲,这也正常。
贾滟笑着说:“老太太别想太多,如今宝玉与二哥哥在东府,既不见他找人回来求救,也不见他与你诉苦,可见二哥哥平日虽对他严厉,心里也是疼他的。只是当家的爷儿们,总喜欢端着架子。不像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就流露了对孩子的疼爱,藏也藏不住。”
这是实话。
贾滟初初看红楼的时候,是外祖父带着看的。
大概外祖父已经经历了太多,看红楼众生百态,并不像她那般一开始只看主角。外祖父当时指着书中的某一页,跟她说贾政其实很疼宝玉。
贾滟探头一看,是原著里贾政将贾宝玉、贾环和贾兰喊到外书房,让几个少年郎当着众幕客作诗的章节。
她只看到贾政“遂自提笔向纸上要写,又向宝玉笑道:‘如此,你念我写’”,笑着跟外祖父说:“这个画面好熟悉又好亲切。”
外祖父问为什么。
贾滟笑着说因为让她想到了有一处贾宝玉和姐妹们在一起作诗,是宝玉念,林妹妹写。
贾滟并没有想太多,只觉得那个场景很动人。因为让她想到了爱着贾宝玉的林妹妹,亲自提笔为他蘸墨写诗的场景。
外祖父却笑着说:“动人,都是因为你觉得有爱。”
那时贾滟也不是很懂,才是十来岁的时候,正处青春叛逆期,那时看身为父亲的贾政,就像看个大反派似的,因为他总是逼贾宝玉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如今身在其中,转换了身份立场,反而觉得年少时也是诗酒放诞的贾政,变成了我们年幼时讨厌的模样,也有可敬可爱之处。
人谁无年少?谁不曾轻狂?
可是年少青春时的躁动和放纵,总会成为过去,每个人都会挥别那段如诗如画的时光,步入成人的世界。
成人的世界并不美好,但也不是那么坏。
贾滟经历了与挚亲生离死别,又穿越到红楼世界成为林如海的续弦,也经历了许多的心路。
种种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贾滟又陪着贾母说了一会儿闲话,然后跟贾母说:“前几日去东府的时候,跟蓉儿媳妇说等闲了便去看她,陪她说话的。谁知这一忙,便是三四天不得闲。我想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