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1/2)
偌大的荣国府,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她,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人包藏祸心。
王熙凤没有接受水月庵师太的请托,有这方面的考虑,如今想帮金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到底也是关乎人命的事情,若是能帮她,也算是为我和腹中的孩子积德。”
王熙凤一只手放在隆起的腹部,腹中的孩子似乎感觉到母亲的触碰,动了一下。王熙凤愣了一下,随即惊喜地看向贾滟。
贾滟:???
王熙凤十分稀罕的模样,跟贾滟说道:“孩子在动呢。”
贾滟目光看向她的腹部,脸上露出笑意,她笑着说:“或许她听见了母亲要为她积德的话,在跟你道谢呢。”
是吗?
王熙凤低头看着自己腹部,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在她身体里孕育着一个生命。
第79章
081
贾滟和王熙凤为了金哥的事情去找贾母。
贾母这辈子吃的盐比两个年轻晚辈吃过的米还多,虽然对李衙内仗势欺人的行径深恶痛绝,听了她们的来意,只是眉头微蹙了下,问道:“那李衙内是什么样的人?”
王熙凤说:“是个见色起意的无耻之徒,仗着姐姐嫁了长安府太爷,便仗着府太爷的威势为非作歹。”
贾滟微笑着帮王熙凤打补丁,“张家和纪家为退定礼之事闹到衙门,长安县令却迟迟没给个说法,想来此事张家理亏,县令只是碍于府太爷的威势不敢得罪李衙内。”
贾母神色沉吟,没说话。
长安府府太爷,官职不小,而且因着长安县直接受中央管控,得罪了长安府的府太爷,对贾府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贾滟也想到这一点,于是跟贾母说道:“若是金哥没有到京都找上门来,日后便是纪家退了定礼,金哥和纪家公子闹出什么人命来,也赖不到我们头上。即使赖到我们头上,无凭无据,不能光凭旁人一张嘴就能说事情怎样就是怎样,我们也可推脱了。”
只是金哥一旦找上门来,他日若是有什么风言风语,贾府也是有口说不清。
毕竟,金哥曾经求助贾府。
贾府对纪家和张家之间的官司心知肚明,即使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没有帮金哥,于贾府几辈人累积下来的好名声也无益。
——虽然贾滟认为贾府几代人累积下来的好名声其实已经被贾珍、贾赦这些败家子挥霍得差不多,但贾母未必这么认为。
贾滟:“此事张家理亏。可张财主本是不想与纪家毁婚的,是李衙内仗着府太爷的威势苦苦相逼,张财主出于明哲保身,才出此下策。这其实只是长安县衙的一桩小官司,长安府太爷想必也没猜到张氏女会偷偷离家找上凤妹妹,闹到我们跟前来。若是府太爷知道此事,怕是责怪家中的小舅子胡作非为都来不及。”
贾滟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如果金哥没有找王熙凤,以后不管金哥下场如何,张、纪两家的官司谁胜谁负,贾府都可以推脱。可是金哥找上门来,贾府在京都是显赫之家,府里府外都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若是坐视不管,不仅显得贾府淡漠无情,还容易给人留下话柄。
贾母也深知这件事情的棘手之处。
能当上长安府太爷的,都不是等闲之辈。
若是得罪了他背后的靠山,于贾氏一族不是好事。尤其如今宁、荣两府的年轻子弟还不足以堪当大任,万一给年轻子弟的未来留下了绊子,她岂不成了贾氏一族的罪人?
可是不管,也不行。
能私了是最好的。
贾母歪在炕上,思索片刻之后,跟两个年轻的晚辈说道:“贾家几辈人累积下来的好名声,可不能被这些事情拖累。”
贾母让人去喊贾政到荣庆堂来。
于是王熙凤又将金哥的事情跟贾政说了一遍,贾政明白贾母的用意,笑道:“侄媳妇儿和滟妹妹的顾虑很有道理,她们将贾家的名声看得重要,没有将此事视为是小事,我感到很欣慰。老太太的用意,儿子也明白。长安
王熙凤没有接受水月庵师太的请托,有这方面的考虑,如今想帮金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到底也是关乎人命的事情,若是能帮她,也算是为我和腹中的孩子积德。”
王熙凤一只手放在隆起的腹部,腹中的孩子似乎感觉到母亲的触碰,动了一下。王熙凤愣了一下,随即惊喜地看向贾滟。
贾滟:???
王熙凤十分稀罕的模样,跟贾滟说道:“孩子在动呢。”
贾滟目光看向她的腹部,脸上露出笑意,她笑着说:“或许她听见了母亲要为她积德的话,在跟你道谢呢。”
是吗?
王熙凤低头看着自己腹部,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在她身体里孕育着一个生命。
第79章
081
贾滟和王熙凤为了金哥的事情去找贾母。
贾母这辈子吃的盐比两个年轻晚辈吃过的米还多,虽然对李衙内仗势欺人的行径深恶痛绝,听了她们的来意,只是眉头微蹙了下,问道:“那李衙内是什么样的人?”
王熙凤说:“是个见色起意的无耻之徒,仗着姐姐嫁了长安府太爷,便仗着府太爷的威势为非作歹。”
贾滟微笑着帮王熙凤打补丁,“张家和纪家为退定礼之事闹到衙门,长安县令却迟迟没给个说法,想来此事张家理亏,县令只是碍于府太爷的威势不敢得罪李衙内。”
贾母神色沉吟,没说话。
长安府府太爷,官职不小,而且因着长安县直接受中央管控,得罪了长安府的府太爷,对贾府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贾滟也想到这一点,于是跟贾母说道:“若是金哥没有到京都找上门来,日后便是纪家退了定礼,金哥和纪家公子闹出什么人命来,也赖不到我们头上。即使赖到我们头上,无凭无据,不能光凭旁人一张嘴就能说事情怎样就是怎样,我们也可推脱了。”
只是金哥一旦找上门来,他日若是有什么风言风语,贾府也是有口说不清。
毕竟,金哥曾经求助贾府。
贾府对纪家和张家之间的官司心知肚明,即使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没有帮金哥,于贾府几辈人累积下来的好名声也无益。
——虽然贾滟认为贾府几代人累积下来的好名声其实已经被贾珍、贾赦这些败家子挥霍得差不多,但贾母未必这么认为。
贾滟:“此事张家理亏。可张财主本是不想与纪家毁婚的,是李衙内仗着府太爷的威势苦苦相逼,张财主出于明哲保身,才出此下策。这其实只是长安县衙的一桩小官司,长安府太爷想必也没猜到张氏女会偷偷离家找上凤妹妹,闹到我们跟前来。若是府太爷知道此事,怕是责怪家中的小舅子胡作非为都来不及。”
贾滟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如果金哥没有找王熙凤,以后不管金哥下场如何,张、纪两家的官司谁胜谁负,贾府都可以推脱。可是金哥找上门来,贾府在京都是显赫之家,府里府外都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若是坐视不管,不仅显得贾府淡漠无情,还容易给人留下话柄。
贾母也深知这件事情的棘手之处。
能当上长安府太爷的,都不是等闲之辈。
若是得罪了他背后的靠山,于贾氏一族不是好事。尤其如今宁、荣两府的年轻子弟还不足以堪当大任,万一给年轻子弟的未来留下了绊子,她岂不成了贾氏一族的罪人?
可是不管,也不行。
能私了是最好的。
贾母歪在炕上,思索片刻之后,跟两个年轻的晚辈说道:“贾家几辈人累积下来的好名声,可不能被这些事情拖累。”
贾母让人去喊贾政到荣庆堂来。
于是王熙凤又将金哥的事情跟贾政说了一遍,贾政明白贾母的用意,笑道:“侄媳妇儿和滟妹妹的顾虑很有道理,她们将贾家的名声看得重要,没有将此事视为是小事,我感到很欣慰。老太太的用意,儿子也明白。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