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前上课的时候,谭师傅谈到科举现状,曾说过民间有许多有才学之人,因为没有举荐名额而错过考试。

      江泠姝当时听了,便记了下来。

      江承奕轻轻颔首,肯定道:“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回去后,一起上报给五皇弟吧。”

      江泠姝离开后,江承奕难得有些感慨,对着乔竹道:“五皇弟倒是没有选错人。”

      御书房。

      江存度听江泠姝说了改革科举的想法。

      放开举荐名额确实可行,削减权贵阶层的特权,给中下寒门子弟更多机会,如此可以让固化的阶层流动起来。

      江存度也认可了此事,他看着江泠姝,开口道:“君王总领方向,无须事必躬亲,把差事交给合适的人,可以事半功倍。”

      江泠姝想了想,问道:“父皇的意思是,科举改革之事可以交给晔王皇伯负责吗?”

      “晔王确实是不错的人选。”江存度开口道,但不能总逮着一只羊薅羊毛,江存度有预感,他要是把科举改革也推给江承奕,江承奕很可能会罢工。

      “除了晔王,你觉得还有何人能胜任此事?”江存度先询问江泠姝的想法。

      江泠姝垂眸思索,这件事最大的阻碍便是把持着举荐名额的权贵阶层,所以需要找一个有声望有地位,能镇住权贵阶层的人,而京中除了晔王,合适的人选还有梁太傅,只是梁太傅年纪大了,恐怕会精力不济。

      想到这里,江泠姝微微蹙眉,满朝的官员虽多,可能承办大事的却寥寥无几。

      把京中的官员排除了一遍,江泠姝没找到更合适的人选,但很快她想到了夏清岚,以及和夏清岚一起离京的镇安王。

      陛下曾想要禅位给镇安王,足见镇安王声望地位之高,所以镇安王也是可以胜任这个差事的人选。

      听江泠姝说出镇安王的名字,江存度满意颔首,原本科举改革也是镇安王登基后要做的支线,所以这件事,镇安王别想置身事外。

      江存度把科举改革记在了镇安王头上,只等镇安王回京,就给他安排这个差事。

      北疆,谢行珏突然有种心中发紧的感觉,他望向京城方向,对着旁边的夏清岚道:“我这两日总有些心绪不宁,会不会是京中出现了变故?”

      夏清岚也望向京城方向,她道:“证人已经找到,你若是担心,咱们今日就动身吧。”

      谢行珏正有此想法,他和夏清岚来到达朗部落,与在此任职的陆寻山道别过后,便开始收拾行李。

      京中这边,江存度收网过后,并没有急于提审淮国公和鸿胪寺卿。

      事关通敌,没有证据,就直接提审两人,两人估计也会嘴硬,所以不如等北疆的证人到了,再和两人一起算总账。

      江存度这边不提审,煎熬的是牢里的人。

      鸿胪寺卿在被刺杀过后,供出了一部分内容,但大部分他亲身参与的事情,却全都闭口不谈。

      这段时间,鸿胪寺卿想出了好几个借口,他想蒙混过关,洗脱自己的罪名,然而自从上次过后,根本就没有人来提审他。

      时间久了,鸿胪寺卿便忍不住心中焦虑。

      而另一边,淮国公也被关进了大牢,为了杜绝两人交流,两人被分开关押在了不同地方。

      自从进了大牢,淮国公就把自己的所做所为想了一遍,确认自己没有在明面上留下把柄后,他便恢复了淡定。

      至于杜公公之死,淮国公清楚,此事不是他做的,陛下如果真的用此事给他定罪,恐怕不能服众。

      所以淮国公并不担心这件事,他唯一放心不下的是鸿胪寺卿。

      淮国公了解鸿胪寺卿的为人,他们所做之事一旦公开,那绝对是难逃死罪,所以鸿胪寺卿就算是为了自保,也会闭紧嘴巴。

      不过以防万一,还是让鸿胪寺卿彻底闭嘴更保险。

      淮国公做好了谋划,在牢中等了几日后,终于等来了探监的沈拾之。

      淮国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