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1/2)
在战场上,任何一个消息的泄露都会导致数万甚至数十万将士们的死亡。
所以,先噶他俩。
“唉!”姜珂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嬴嘉去邯郸了,姬萍忙着教书,自己身边突然没有谋士,感觉好不习惯啊!
毒蘑菇和头孢已经用过一次了,虽然间隔时间很长,不会让人联想到自己,但只能算是下策。陈平远在千里之外,荆轲只会刺杀,这个风险太大也不行。
等等,她突然灵机一动,谁说没有谋士的!
她的大才,“亚父”范增又怎么不算是一位顶级谋士呢。
范增在咸阳呆了这么多年,也该沉淀足够了。这些年来,每一年姜珂都有为他精心准备馈岁礼,从不敷衍,再加上各种日常关心,为他找医生治毒疮,甚至连他孙子上学的事自己都帮忙了。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范增,现在该你上场表演了!
姜珂去拜访范增,堂室内,二人相对而坐,姜珂说出自己此行前来的目的。
听完后,范增觉得姜珂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先不说昌平君和昌文君和大王有亲缘关系,姜珂似乎忘记了自己也是个楚国人,她让一个楚国人出主意想办法去干掉楚国公子,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冒昧了!
“内史,老朽能力平庸……”
他刚要拒绝,就看到姜珂眼眶泛红,眼中含泪,一副情真意切的表情,说道:“姜珂身边已无可用之人了,偌大的咸阳城,我只相信先生您。”
范增见她这幅真诚模样,心里一软。
姜珂又道:“以先生之才,独忍弃姜珂乎?”
对不起了大王,您的句子我先借来一用,但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使这场战争胜利的。
第96章 谋楚02
范增简直无法直视姜珂那双真诚, 恳切的眼睛。
他想起自己和姜珂在兰陵时的场景。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一年, 他四十一岁,已经半只腿迈入老年的行列了,尚未达到不惑境界,依旧有很多困惑。
范增出生在中等之家, 家里虽不是高官巨贾, 却也颇有余粮,能供得起他读书识字, 四处游学。孔子十五而志于学, 他七岁便开始读书启蒙,只可惜读来读去, 读到发须灰白,却怎么也寻不到能赏识自己的明主。
二十岁时, 他正值壮年,踌躇满志。三十岁时, 他盼望自己能效仿姜太公和百里奚, 老年出仕。四十岁时,他知道了在隔壁的秦国有人十二岁拜为上卿, 十岁封为长史,荀子虽然被众多儒家学者们抨击排斥,但他的观点却是没有错的,大器免成, 这世间真正的天才根本不需要磨炼, 很自然地就会脱颖而出。
四十一岁那年,范增游学兰陵, 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那个改变他一生的人——姜珂。
言行举止间的确不凡。
那几天他们每天都谈到很晚,文章谋略,经术辩论,百家学说等。令范增意想不到的是,姜珂虽然年少成名,身居高位,可言谈举止间却很谦和,没有丝毫傲慢。
姜珂对他说:“大器免成纵然很好,却很容易失去警觉,有时候别人的恭维和夸赞也会变成一柄利剑,所以才更要虚化若谷,戒骄戒躁。”
随后,姜珂招揽范增跟随她一起回秦国。
“功不唐捐,厚积薄发,所谓伏久者飞必高,秦国有这世上最大的功业等待着您这样有能力有智慧的璞玉之才去建立呢。”
最后,她也是用一双今天这样真诚的眼睛看向范增,告诉他:“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于是范增便被姜珂说动了,原本心里那点微弱的火苗瞬间猛涨,变成燎原之火,带着满腹的好奇和期待同她一起来到
所以,先噶他俩。
“唉!”姜珂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嬴嘉去邯郸了,姬萍忙着教书,自己身边突然没有谋士,感觉好不习惯啊!
毒蘑菇和头孢已经用过一次了,虽然间隔时间很长,不会让人联想到自己,但只能算是下策。陈平远在千里之外,荆轲只会刺杀,这个风险太大也不行。
等等,她突然灵机一动,谁说没有谋士的!
她的大才,“亚父”范增又怎么不算是一位顶级谋士呢。
范增在咸阳呆了这么多年,也该沉淀足够了。这些年来,每一年姜珂都有为他精心准备馈岁礼,从不敷衍,再加上各种日常关心,为他找医生治毒疮,甚至连他孙子上学的事自己都帮忙了。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范增,现在该你上场表演了!
姜珂去拜访范增,堂室内,二人相对而坐,姜珂说出自己此行前来的目的。
听完后,范增觉得姜珂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先不说昌平君和昌文君和大王有亲缘关系,姜珂似乎忘记了自己也是个楚国人,她让一个楚国人出主意想办法去干掉楚国公子,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冒昧了!
“内史,老朽能力平庸……”
他刚要拒绝,就看到姜珂眼眶泛红,眼中含泪,一副情真意切的表情,说道:“姜珂身边已无可用之人了,偌大的咸阳城,我只相信先生您。”
范增见她这幅真诚模样,心里一软。
姜珂又道:“以先生之才,独忍弃姜珂乎?”
对不起了大王,您的句子我先借来一用,但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使这场战争胜利的。
第96章 谋楚02
范增简直无法直视姜珂那双真诚, 恳切的眼睛。
他想起自己和姜珂在兰陵时的场景。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一年, 他四十一岁,已经半只腿迈入老年的行列了,尚未达到不惑境界,依旧有很多困惑。
范增出生在中等之家, 家里虽不是高官巨贾, 却也颇有余粮,能供得起他读书识字, 四处游学。孔子十五而志于学, 他七岁便开始读书启蒙,只可惜读来读去, 读到发须灰白,却怎么也寻不到能赏识自己的明主。
二十岁时, 他正值壮年,踌躇满志。三十岁时, 他盼望自己能效仿姜太公和百里奚, 老年出仕。四十岁时,他知道了在隔壁的秦国有人十二岁拜为上卿, 十岁封为长史,荀子虽然被众多儒家学者们抨击排斥,但他的观点却是没有错的,大器免成, 这世间真正的天才根本不需要磨炼, 很自然地就会脱颖而出。
四十一岁那年,范增游学兰陵, 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那个改变他一生的人——姜珂。
言行举止间的确不凡。
那几天他们每天都谈到很晚,文章谋略,经术辩论,百家学说等。令范增意想不到的是,姜珂虽然年少成名,身居高位,可言谈举止间却很谦和,没有丝毫傲慢。
姜珂对他说:“大器免成纵然很好,却很容易失去警觉,有时候别人的恭维和夸赞也会变成一柄利剑,所以才更要虚化若谷,戒骄戒躁。”
随后,姜珂招揽范增跟随她一起回秦国。
“功不唐捐,厚积薄发,所谓伏久者飞必高,秦国有这世上最大的功业等待着您这样有能力有智慧的璞玉之才去建立呢。”
最后,她也是用一双今天这样真诚的眼睛看向范增,告诉他:“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于是范增便被姜珂说动了,原本心里那点微弱的火苗瞬间猛涨,变成燎原之火,带着满腹的好奇和期待同她一起来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