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南阳我做主(1/2)
徐荣不见了。
花了两天时间,发动几万人,将战场来回梳理了三遍,每具尸体都经过确认,最终还是没找到徐荣。
曲指可数的俘虏也说不清徐荣的去向,他们只知道徐荣在中军,身后就是河,应该无路可逃。但溃败之际只顾着逃命,谁也没注意他,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除了徐荣,张辽也不见踪影。湍水对岸发现过骑兵,是不是张辽,不好说,有一部分西凉骑兵在河对岸游弋,徐荣大败后,他们都逃之夭夭,现在去了哪儿,谁也不清楚,就连秦牧也分辨不清哪些是西凉骑兵留下的痕迹,哪些又是并州骑兵留下的。
徐荣和张辽就像一片雪花,融化了,消失了。
孙策觉得这事很诡异。不会是作孽太多,被老天收了吧?
虽然很不甘心,但孙策也顾不上太多。西凉步卒被斩杀一万三千余人,骑兵被杀死、烧死两千余人,还有四五千步骑逃脱,成了散兵余勇,在南阳境内游荡。这些人原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现在穷途末路,又没有将领约束,杀烧抢掠之类的恶行自然难免,如果不及时肃清,对他控制南阳极为不利。
孙策一边调派人马分头追击大股的西凉溃兵,一边派人到各县组织追剿。按照旧制,各郡只有郡治有郡兵,郡以下的县乡亭里都没有正规部队,但是有负责治安的亭长、求盗之类的小吏,就连里都有里正、监门,把他们组织起来,追捕小股溃兵,或者收集信息,提供线索,也是不小的助力。
这时候就体现出汉代基层制度的优势。东汉虽然不如西汉尚武,不仅撤销了都尉,停止了都试,但百姓有权持有普通兵器,只要不是强弩这类武器就行。随着西凉兵屠城的消息传遍各县,百姓同仇敌忾,自发的组织起来追捕溃兵,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但孙策并不敢掉以轻心。百姓是百姓,豪强是豪强,人的身份不一样,考虑事情的思路也不一样。普通百姓只想着追杀西凉溃兵,保证自身的安全,豪强们却可能利用自身的财力招揽西凉人为部曲,壮大自己的实力。为此,他让阎象行文各县,严令任何人收留西凉溃兵,否则便是南阳公敌,格杀勿论。
杜畿比孙策更激进,亲自赶到涅阳,向孙策请令巡视各县,行使刺史的职能。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威慑力,他要求孙策安排人马随行。宗承提出异议,指责杜畿弄权,挟兵自重。孙策对此不以为然,命董聿和秦牧二将统领两千步骑随杜畿出行。不仅如此,他还把袁术留下的鼓吹给了杜畿。
宗承识相了闭上了嘴巴。孙策的意思很清楚,杜畿要干的就是我想干的,谁反对他,就是反对我。
击败徐荣,先后歼灭西凉兵近两万,孙策名声大噪,特别是他为南乡、顺阳死难者复仇的举动深得人心,比征收豪强土地分给百姓还能占据道义高地,南阳百姓都支持他,此时此刻,没有人敢轻易和他翻脸。
趁着这股春风,孙策自然要加大征收豪强土地的力度,尽可能控制更多的土地。杜畿主动任事,他当然要全力支持,总不能让他亲自去办这种事。整治宛城豪强的行动已经证明了杜畿的能力,现在是该让他大展拳脚,扩大业务范围了。
孙策的新年是在新野过的。新野处于湖阳和穰城、涅阳之间,坐拥南阳两大产粮基地,不仅方便大军就食,还能为杜畿提供声援,震慑诸县豪强。淯水在侧,船只可以畅通无阻地来往于宛城和襄阳之间,物资转运方便。历史上,刘备流落到刘表治下的时候,刘表就让他驻扎在新野,自然是看中了这些便利条件。
不过比起刘备,孙策没什么防务负担。汝南现在在孙坚治下,不会有敌人从汝南来。相反,他倒是很快要去一趟汝南。他承诺过袁权,击败徐荣,就去送袁术入土。
暂驻新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黄猗去南郡、江夏这么久,刘勋等人一直没有消息来,如果他们不肯称臣,孙策随时要南下征讨,驻扎在新野也是为了保持军事压力,必要时迅速出击,以免跑来跑去耽误时间。
省下时间,孙策总结经验教训,休整部队。
前后几次战斗已经证明了讲武堂的重要性。训练有素的基层将领增强了战斗力,特别是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也能控制属下,不至于溃败。董聿能在面对樊稠的战斗中成功诈败,后来又强势出击,为全歼樊稠部立下大功,就得益于他部下大量讲武堂出身的都尉、军侯甚至屯长,没有这些人的指挥,要在两军交战之际上演一场诈败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emsp
花了两天时间,发动几万人,将战场来回梳理了三遍,每具尸体都经过确认,最终还是没找到徐荣。
曲指可数的俘虏也说不清徐荣的去向,他们只知道徐荣在中军,身后就是河,应该无路可逃。但溃败之际只顾着逃命,谁也没注意他,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除了徐荣,张辽也不见踪影。湍水对岸发现过骑兵,是不是张辽,不好说,有一部分西凉骑兵在河对岸游弋,徐荣大败后,他们都逃之夭夭,现在去了哪儿,谁也不清楚,就连秦牧也分辨不清哪些是西凉骑兵留下的痕迹,哪些又是并州骑兵留下的。
徐荣和张辽就像一片雪花,融化了,消失了。
孙策觉得这事很诡异。不会是作孽太多,被老天收了吧?
虽然很不甘心,但孙策也顾不上太多。西凉步卒被斩杀一万三千余人,骑兵被杀死、烧死两千余人,还有四五千步骑逃脱,成了散兵余勇,在南阳境内游荡。这些人原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现在穷途末路,又没有将领约束,杀烧抢掠之类的恶行自然难免,如果不及时肃清,对他控制南阳极为不利。
孙策一边调派人马分头追击大股的西凉溃兵,一边派人到各县组织追剿。按照旧制,各郡只有郡治有郡兵,郡以下的县乡亭里都没有正规部队,但是有负责治安的亭长、求盗之类的小吏,就连里都有里正、监门,把他们组织起来,追捕小股溃兵,或者收集信息,提供线索,也是不小的助力。
这时候就体现出汉代基层制度的优势。东汉虽然不如西汉尚武,不仅撤销了都尉,停止了都试,但百姓有权持有普通兵器,只要不是强弩这类武器就行。随着西凉兵屠城的消息传遍各县,百姓同仇敌忾,自发的组织起来追捕溃兵,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但孙策并不敢掉以轻心。百姓是百姓,豪强是豪强,人的身份不一样,考虑事情的思路也不一样。普通百姓只想着追杀西凉溃兵,保证自身的安全,豪强们却可能利用自身的财力招揽西凉人为部曲,壮大自己的实力。为此,他让阎象行文各县,严令任何人收留西凉溃兵,否则便是南阳公敌,格杀勿论。
杜畿比孙策更激进,亲自赶到涅阳,向孙策请令巡视各县,行使刺史的职能。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威慑力,他要求孙策安排人马随行。宗承提出异议,指责杜畿弄权,挟兵自重。孙策对此不以为然,命董聿和秦牧二将统领两千步骑随杜畿出行。不仅如此,他还把袁术留下的鼓吹给了杜畿。
宗承识相了闭上了嘴巴。孙策的意思很清楚,杜畿要干的就是我想干的,谁反对他,就是反对我。
击败徐荣,先后歼灭西凉兵近两万,孙策名声大噪,特别是他为南乡、顺阳死难者复仇的举动深得人心,比征收豪强土地分给百姓还能占据道义高地,南阳百姓都支持他,此时此刻,没有人敢轻易和他翻脸。
趁着这股春风,孙策自然要加大征收豪强土地的力度,尽可能控制更多的土地。杜畿主动任事,他当然要全力支持,总不能让他亲自去办这种事。整治宛城豪强的行动已经证明了杜畿的能力,现在是该让他大展拳脚,扩大业务范围了。
孙策的新年是在新野过的。新野处于湖阳和穰城、涅阳之间,坐拥南阳两大产粮基地,不仅方便大军就食,还能为杜畿提供声援,震慑诸县豪强。淯水在侧,船只可以畅通无阻地来往于宛城和襄阳之间,物资转运方便。历史上,刘备流落到刘表治下的时候,刘表就让他驻扎在新野,自然是看中了这些便利条件。
不过比起刘备,孙策没什么防务负担。汝南现在在孙坚治下,不会有敌人从汝南来。相反,他倒是很快要去一趟汝南。他承诺过袁权,击败徐荣,就去送袁术入土。
暂驻新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黄猗去南郡、江夏这么久,刘勋等人一直没有消息来,如果他们不肯称臣,孙策随时要南下征讨,驻扎在新野也是为了保持军事压力,必要时迅速出击,以免跑来跑去耽误时间。
省下时间,孙策总结经验教训,休整部队。
前后几次战斗已经证明了讲武堂的重要性。训练有素的基层将领增强了战斗力,特别是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也能控制属下,不至于溃败。董聿能在面对樊稠的战斗中成功诈败,后来又强势出击,为全歼樊稠部立下大功,就得益于他部下大量讲武堂出身的都尉、军侯甚至屯长,没有这些人的指挥,要在两军交战之际上演一场诈败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ems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