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后顾无忧(1/2)
周瑜召集校尉以上将领议事,三十余人济济一堂。
劝降被陈纪拒绝,攻城势在必然,但周瑜并不着急。这本来就是计划之中的事。以势压人,不战而胜的确是最理想的结果,可是又有谁能拥有这样的优势呢。至少孙策眼下还不具备,他的每一个胜利都是用智慧和血汗换来的。周瑜也渴望有那样的战绩,他也需要切切实实的战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帐下将士也需要在真正的战斗中检测半年多练兵的成果,成长为真正的精锐。
听荀攸解说完当前形势和攻城方略,诸将没什么异议,纷纷表示赞同。从去年年末全歼徐荣部开始算,他们已经有近一年时间没有战斗了,看着孙策转战豫州、兖州,一次次的捷报传来,他们都攒足了精神,眼巴巴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他们当然要好好表现,纷纷打起精神,仔细听荀攸解说,生怕漏掉一点细节,犯了错。
周瑜的安排很实在,邓展部不参与攻城,除了对云梦泽一带严加控制,尽可能切断陈纪与刘勋之间的联系之外,保存体力,随时准备奔袭刘勋本人。其他各部包围江陵城,轮番发起攻击,以战代练,熟悉攻城战术。平时操练大多以野战地阵型转换为主,攻城是最近才强化训练的项目,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实践一下。江陵规模虽然不能和宛城相比,却比普通的郡城大不少,但陈纪用兵能力有限,城中守军也算不上精锐,正是初战最好的陪练对手,既能战而胜之,又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这是之前就商量过的战术安排,诸将都有准备,这十来天,他们天天在观察城中的防务,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只是作最后统筹全局,安排各人上阵的秩序,互相之间如何接应掩护等事宜。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和责任,才能达到练兵的目的。
荀攸讲了半个时辰,然后诸将又探讨了大半个时辰,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正当诸将以为会议结束,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周瑜抬起手中的玉如意,示意诸将别急着走。荀攸眉头一皱,看了一眼周瑜,却什么也没说。
“诸君,有件事,你们可能有人已经听到了一些,有人可能还不太清楚,借此机会,我向大家宣布一下,免得以讹传讹,扰乱军心。”
诸将互相看了看,重新入座。
周瑜冲着荀攸使了个眼色。听周瑜说话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周瑜想说什么了。他本来不赞成周瑜这么做,但是既然周瑜决定了,他就必须执行。
“诸君,关中情况有变,尚书令荀彧,就是我家从叔,建议天子推行变法,司徒王允升任太傅,司空杨彪任司徒,车骑将军皇甫嵩节制关中诸军,正在蓝田大营集结,有可能进逼武关……”
荀攸还没说完,不少人的脸色就变了。有人关心朝局的变动,有人担心武关危及,更有人担心关中人因此离心离德,一时间乱成一团。
周瑜也不着急,以静制动,将各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平时相安无事,看不出忠奸善恶,也不太能看出各人的城府深浅,但这时候却是一个好机会。
就在诸将议论纷纷的时候,赵俨咳嗽一声,站了起来,环顾四周。
“肃静,肃静。”他厉声喝道:“这里是将军的大帐,不是你们自己的小圈子。将军信任我们,坦诚相待,你们有什么意见就直说无妨,作长舌妇人状窃窃私语,不嫌丢人吗?请诸位记得自己的身份,你们不是普通一卒,而是统领一营乃至数营的将领,是讨逆将军和建威将军的信任的肱骨。”
诸将一听,都有些尴尬。有人嘀咕道:“你说得倒轻巧。”
赵俨目光一扫,角落里有一个校尉被他看得脖子一缩,下意识地闭上了嘴巴,随即又恼羞成怒。他不是赵俨的部下,年龄也比赵俨长,论实战经验,他可是凭着战功一步步升迁至此,赵俨却是个书生,因为是颍川名士,得到了孙策的信任,这才一跃而成为新野令,有什么好畏惧的。
尽管不服,但那校尉却还是没敢和赵俨顶嘴。论嘴上功夫,他可不是赵俨的对手。
“诸君,这几年朝局变动还少了吗?”赵俨朗声说道,神态从容,甚至有些不屑。“你们想想看,从中平元年黄巾八州并起开始算,这朝局什么时候稳定过?三公走马似的换,长的不过数月,短的不过月余,有什么好稀奇的?”
诸将一听,觉得有理,顿时轻松了不少,有人甚至笑出声来。“可不是么,就连天
劝降被陈纪拒绝,攻城势在必然,但周瑜并不着急。这本来就是计划之中的事。以势压人,不战而胜的确是最理想的结果,可是又有谁能拥有这样的优势呢。至少孙策眼下还不具备,他的每一个胜利都是用智慧和血汗换来的。周瑜也渴望有那样的战绩,他也需要切切实实的战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帐下将士也需要在真正的战斗中检测半年多练兵的成果,成长为真正的精锐。
听荀攸解说完当前形势和攻城方略,诸将没什么异议,纷纷表示赞同。从去年年末全歼徐荣部开始算,他们已经有近一年时间没有战斗了,看着孙策转战豫州、兖州,一次次的捷报传来,他们都攒足了精神,眼巴巴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他们当然要好好表现,纷纷打起精神,仔细听荀攸解说,生怕漏掉一点细节,犯了错。
周瑜的安排很实在,邓展部不参与攻城,除了对云梦泽一带严加控制,尽可能切断陈纪与刘勋之间的联系之外,保存体力,随时准备奔袭刘勋本人。其他各部包围江陵城,轮番发起攻击,以战代练,熟悉攻城战术。平时操练大多以野战地阵型转换为主,攻城是最近才强化训练的项目,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实践一下。江陵规模虽然不能和宛城相比,却比普通的郡城大不少,但陈纪用兵能力有限,城中守军也算不上精锐,正是初战最好的陪练对手,既能战而胜之,又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这是之前就商量过的战术安排,诸将都有准备,这十来天,他们天天在观察城中的防务,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只是作最后统筹全局,安排各人上阵的秩序,互相之间如何接应掩护等事宜。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和责任,才能达到练兵的目的。
荀攸讲了半个时辰,然后诸将又探讨了大半个时辰,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正当诸将以为会议结束,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周瑜抬起手中的玉如意,示意诸将别急着走。荀攸眉头一皱,看了一眼周瑜,却什么也没说。
“诸君,有件事,你们可能有人已经听到了一些,有人可能还不太清楚,借此机会,我向大家宣布一下,免得以讹传讹,扰乱军心。”
诸将互相看了看,重新入座。
周瑜冲着荀攸使了个眼色。听周瑜说话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周瑜想说什么了。他本来不赞成周瑜这么做,但是既然周瑜决定了,他就必须执行。
“诸君,关中情况有变,尚书令荀彧,就是我家从叔,建议天子推行变法,司徒王允升任太傅,司空杨彪任司徒,车骑将军皇甫嵩节制关中诸军,正在蓝田大营集结,有可能进逼武关……”
荀攸还没说完,不少人的脸色就变了。有人关心朝局的变动,有人担心武关危及,更有人担心关中人因此离心离德,一时间乱成一团。
周瑜也不着急,以静制动,将各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平时相安无事,看不出忠奸善恶,也不太能看出各人的城府深浅,但这时候却是一个好机会。
就在诸将议论纷纷的时候,赵俨咳嗽一声,站了起来,环顾四周。
“肃静,肃静。”他厉声喝道:“这里是将军的大帐,不是你们自己的小圈子。将军信任我们,坦诚相待,你们有什么意见就直说无妨,作长舌妇人状窃窃私语,不嫌丢人吗?请诸位记得自己的身份,你们不是普通一卒,而是统领一营乃至数营的将领,是讨逆将军和建威将军的信任的肱骨。”
诸将一听,都有些尴尬。有人嘀咕道:“你说得倒轻巧。”
赵俨目光一扫,角落里有一个校尉被他看得脖子一缩,下意识地闭上了嘴巴,随即又恼羞成怒。他不是赵俨的部下,年龄也比赵俨长,论实战经验,他可是凭着战功一步步升迁至此,赵俨却是个书生,因为是颍川名士,得到了孙策的信任,这才一跃而成为新野令,有什么好畏惧的。
尽管不服,但那校尉却还是没敢和赵俨顶嘴。论嘴上功夫,他可不是赵俨的对手。
“诸君,这几年朝局变动还少了吗?”赵俨朗声说道,神态从容,甚至有些不屑。“你们想想看,从中平元年黄巾八州并起开始算,这朝局什么时候稳定过?三公走马似的换,长的不过数月,短的不过月余,有什么好稀奇的?”
诸将一听,觉得有理,顿时轻松了不少,有人甚至笑出声来。“可不是么,就连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