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步步争先(1/2)
看到那些弩车一辆接一辆地推到河边,麹义的脸颊抽了抽,忍不住想骂人。
这是一个极其阴险的举动。
不管是什么弓弩都有一定的射程,射得越远,威力越小,即使是射程四百步的十石弩,最有杀伤力的射程也不会超过两百步,超过两百步杀伤力就会迅速下降,两百步可以破厚实加固的大盾,三百步就只能破普通盾牌,三百步外就连普通盾牌都无法击破,只能攻击没有重甲防护的人马。
他让前军后撤百步,就是为了避开这些弩车威力最大的射程范围,又保持对水面的远程打击能力,当孙策的步卒渡河时,弓弩手依然能保持压制,即使孙策派遣持有大盾的甲士上阵,他也可以将他们压缩在河边。即使孙策将威力巨大的弩车推到河边,在两军混战时,也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以免误伤己方将士。
但孙策还是这么做了,说明他还有另外的企图:逼他的中军后撤。临河立阵,那些弩车离他只有两百步左右,他准备的大盾也无法保护他。中军后撤不会影响他指挥战斗,却会影响士气,尤其是他所在之地是一个土坡,一旦后退,他就在土坡后面,和自己的前军隔坡相望。
战场是孙策选的,所以麹义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是孙策计划好的。虽然都是不上台面的小手段,决定不了胜负,却能恶心他,让他很不舒服,挫伤他的士气。
他可以不退,但这样一来,他就会成为弩车的目标。
麹义苦笑。早就听人说富春孙氏是商户出身,孙策精于算计,果然名不虚传。孙策将经商的天份用在了战场上,每一步都精打细算。自己虽然有强悍的冀州强弩手,却没有弩车这样的杀器,孙策紧紧抓住这一点优势,将弩车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步步紧逼,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
积小胜为大胜,他这是要以堂堂之阵击败我啊。麹义猜到了孙策的心思,且怒且喜。怒的是孙策狂妄,咄咄逼人,喜的是遇到了劲敌。他也是这样的人,对细节非常在意,不放过任何一个打击对手的机会,征战多年,罕逢敌手,今天遇到一个后起之秀,不禁见猎心喜,斗志更盛。
麹义略作思索,下令在土坡前环立大盾,用两重盾前后叠置,加强防护,伏长矛手、强弩手于后。再命去卑领骑兵在土坡左侧三百步立阵,做好突击的准备。孙策最终的目的是要渡河,弩车虽然射程远,却不太可能先渡河,只能在河对岸压制。先渡河的只会是步卒,步卒立阵,掩护弓弩手渡河,建立弓弩阵地,再掩护主力渡河。
既然远程打击力量无法取得优势,麹义决定发挥自己的骑兵突击优势。等孙策的步卒渡河时,用骑兵进行突击。对付这种人数有限,又没有坚实阵地可以依靠的步卒,骑兵突击的杀伤力最强。
麹义站在土坡上,一边调兵遣将,一边看着对面的孙策,心中充满了期待。以步卒破骑兵不易,要不然他也不会一战而扬名天下。他很想看看孙策麾下的武猛、武卫营有没有这样的实力。
——
孙策咧了咧嘴,有点遗憾。麹义是老江湖,没那么容易被吓跑。看这个以退为进的阵势,麹义显然并没有认输,还想着反击,扳回一局。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坏事是这一招的确棘手,不好对付,一不小心就会吃大亏。好事是以步破骑正是麹义的成名技,如果能再胜一场,对麹义的信心打击效果犹胜箭阵。
只是眼前的形势并不理想,相反倒可以用严峻二字形容。界桥一战,麹义能以步破骑,一是他的西凉步卒有经验,临阵不慌,二是有千张强弩助阵。冀州弓弩手很有名,早在韩馥时代就有数以万计的强弩兵,而强弩正是对付骑兵的利器。如今隔水列阵,他无法将强弩兵先送到河对岸,步卒只能在强弩掩护不足的情况下迎战骑兵,压力更大。
不过对孙策来说,这个局面早在预料之中,军谋处详细研究了麹义的作战习惯,再根据实际地形和双方的战力,知道麹义会这么做,也研究出了对应的战术。
弩车临河立阵就是其中关键的一步。
孙策下令,将百辆弩车全部布置在阵地右侧,沿着河岸一字排开,正对着麹义安排在土坡东侧的骑兵,又将一部分巨箭换成集束箭。这些集束箭以二十枝箭为一组,装在大小适宜的铜管中,射出后会因为风阻的作用在空中散开。骑兵的阵型不如步卒密集,速度又快,巨箭的杀伤力虽强,命中率却太低,换成这种集束箭杀伤效果更好。
匈奴人装备相对简陋,有不少人还是皮甲,只要被箭射中就会
这是一个极其阴险的举动。
不管是什么弓弩都有一定的射程,射得越远,威力越小,即使是射程四百步的十石弩,最有杀伤力的射程也不会超过两百步,超过两百步杀伤力就会迅速下降,两百步可以破厚实加固的大盾,三百步就只能破普通盾牌,三百步外就连普通盾牌都无法击破,只能攻击没有重甲防护的人马。
他让前军后撤百步,就是为了避开这些弩车威力最大的射程范围,又保持对水面的远程打击能力,当孙策的步卒渡河时,弓弩手依然能保持压制,即使孙策派遣持有大盾的甲士上阵,他也可以将他们压缩在河边。即使孙策将威力巨大的弩车推到河边,在两军混战时,也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以免误伤己方将士。
但孙策还是这么做了,说明他还有另外的企图:逼他的中军后撤。临河立阵,那些弩车离他只有两百步左右,他准备的大盾也无法保护他。中军后撤不会影响他指挥战斗,却会影响士气,尤其是他所在之地是一个土坡,一旦后退,他就在土坡后面,和自己的前军隔坡相望。
战场是孙策选的,所以麹义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是孙策计划好的。虽然都是不上台面的小手段,决定不了胜负,却能恶心他,让他很不舒服,挫伤他的士气。
他可以不退,但这样一来,他就会成为弩车的目标。
麹义苦笑。早就听人说富春孙氏是商户出身,孙策精于算计,果然名不虚传。孙策将经商的天份用在了战场上,每一步都精打细算。自己虽然有强悍的冀州强弩手,却没有弩车这样的杀器,孙策紧紧抓住这一点优势,将弩车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步步紧逼,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
积小胜为大胜,他这是要以堂堂之阵击败我啊。麹义猜到了孙策的心思,且怒且喜。怒的是孙策狂妄,咄咄逼人,喜的是遇到了劲敌。他也是这样的人,对细节非常在意,不放过任何一个打击对手的机会,征战多年,罕逢敌手,今天遇到一个后起之秀,不禁见猎心喜,斗志更盛。
麹义略作思索,下令在土坡前环立大盾,用两重盾前后叠置,加强防护,伏长矛手、强弩手于后。再命去卑领骑兵在土坡左侧三百步立阵,做好突击的准备。孙策最终的目的是要渡河,弩车虽然射程远,却不太可能先渡河,只能在河对岸压制。先渡河的只会是步卒,步卒立阵,掩护弓弩手渡河,建立弓弩阵地,再掩护主力渡河。
既然远程打击力量无法取得优势,麹义决定发挥自己的骑兵突击优势。等孙策的步卒渡河时,用骑兵进行突击。对付这种人数有限,又没有坚实阵地可以依靠的步卒,骑兵突击的杀伤力最强。
麹义站在土坡上,一边调兵遣将,一边看着对面的孙策,心中充满了期待。以步卒破骑兵不易,要不然他也不会一战而扬名天下。他很想看看孙策麾下的武猛、武卫营有没有这样的实力。
——
孙策咧了咧嘴,有点遗憾。麹义是老江湖,没那么容易被吓跑。看这个以退为进的阵势,麹义显然并没有认输,还想着反击,扳回一局。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坏事是这一招的确棘手,不好对付,一不小心就会吃大亏。好事是以步破骑正是麹义的成名技,如果能再胜一场,对麹义的信心打击效果犹胜箭阵。
只是眼前的形势并不理想,相反倒可以用严峻二字形容。界桥一战,麹义能以步破骑,一是他的西凉步卒有经验,临阵不慌,二是有千张强弩助阵。冀州弓弩手很有名,早在韩馥时代就有数以万计的强弩兵,而强弩正是对付骑兵的利器。如今隔水列阵,他无法将强弩兵先送到河对岸,步卒只能在强弩掩护不足的情况下迎战骑兵,压力更大。
不过对孙策来说,这个局面早在预料之中,军谋处详细研究了麹义的作战习惯,再根据实际地形和双方的战力,知道麹义会这么做,也研究出了对应的战术。
弩车临河立阵就是其中关键的一步。
孙策下令,将百辆弩车全部布置在阵地右侧,沿着河岸一字排开,正对着麹义安排在土坡东侧的骑兵,又将一部分巨箭换成集束箭。这些集束箭以二十枝箭为一组,装在大小适宜的铜管中,射出后会因为风阻的作用在空中散开。骑兵的阵型不如步卒密集,速度又快,巨箭的杀伤力虽强,命中率却太低,换成这种集束箭杀伤效果更好。
匈奴人装备相对简陋,有不少人还是皮甲,只要被箭射中就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