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5章 着相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华佗满意而归,向曹昂汇报,盛赞孙策有诚意,有大仁义,劝曹昂不要错过机会,尽可能与孙策合作。

      曹昂仔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暗自苦笑。华佗把孙策想得简单了,孙策是让了不少利,但他也等于把兖州的本草堂间接掌握在了手里,可是一点亏也不肯吃。不过他也不吃亏,孙策可以利用华佗的医术,他也可以利用南阳本草堂的实力,将来有大疫也不至于束手无策,只能看着百姓逃到豫州。

      曹昂摸清了孙策的底线,随即和孙策再次见面。两人谈了很久,最后达成协议,孙策对兖州的贸易进行区别对待,减免由曹昂主导的贸易税收,提高兖州世家主导的贸易关税,逼迫兖州世家与曹昂合作,帮助曹昂控制兖州。曹昂则保证兖州境内安全,同时完善驿舍、逆旅等相关设施,为商人提供方便,也借此进行各种贸易,从中牟取利润,增强自己的实力。

      作为重中之重,曹昂将撤减睢水一带的兵力,两百人以上的军队调动都会事先通知孙策;同意孙策派人进驻兖州收集情况;孙策也会将相关的安排事先进行通报,以免双方发生误会;考虑到泰山郡深入青徐,曹昂将撤换泰山太守,换成孙策认可的人选。

      得到了孙策的支持,曹昂有了底气,他和陈宫、毛玠等人反复商量,讨价还价,要求兖州世家按实力大小不等提供兵力、钱粮,并挑选精锐,组建一支专属他本人的中军,约万人左右,由曹仁指挥,按照孙策的模式脱产训练。为了切断这些人与世家的联络,曹昂将挑选最好的土地进行屯田,所得的粮食专门供养这一万人和他们的家属。

      合作的原则确定,接下来的谈判就顺利多了。孙策没有参与具体的讨论,由郭嘉负责与曹昂的谈判,每天听一听谈判的结果就行。趁这个空当,他与几个浮屠道人见了面。

      所谓浮屠道人,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和尚、僧人,此时也有专门的称呼,或早优婆塞,或曰桑门,即沙门。来见孙策的人叫严浮调,下邳人,年约四十,已经正式落发出家,也算是敢为天下先。对汉人来说,身之发肤,受之父母,别说落发为僧,就算是髡头都算是刑罚,更何况是剃得光溜溜的。

      看到严浮调的那一刻,孙策觉得很奇怪,忍不住问了一个问题。“尊者,我有一个问题,可能很冒昧,但不吐不快,还想尊者见谅。”

      严浮调谦和地笑笑。“将军大概是想问,是什么样的教义能让我如此决绝,抛家弃亲,一心修行?”

      孙策点点头。汉人也有修行的,阳城山时的隐士、道士数不数胜,他身边的郗俭之前就是修行的道士,但道士随时可以走,随时可以回,还没有出家这种仪式。浮屠要落发,非决心奉道不可。

      “久闻将军大名,今日方得见,有经书一卷,还望将军笑纳。”严浮调从身边的青囊中取出一卷竹简,双手托着,送到孙策面前的案前,又退了回去。“将军天资过人,有大菩提,与浮屠有缘,看完这卷经,也许就明白我为什么会这么做了。”

      孙策垂下眼皮,看了一眼面前的经书。竹简的卷头写着几个墨字:般若道行品经。他不知道这是什么经,不过看到般若二字还是熟悉的。般若二字是梵音,意为终极智慧,通常是讲佛教世界观的,著名的《金刚经》全名便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另一个经常被人引用的《心经》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家说空,道家说玄,有相似之处。这种世界观的辩论最合读书人的胃口,佛教能在魏晋之际被中原读书人接受,般若学的兴趣是关键,这种空或者玄的观点是名士们最喜欢谈论的话题,逼格极高,又被称为玄学。不过这一点恰恰是孙策最反对的,读书人不务实,整天吹牛逼,打嘴炮,怎么可能有进步。

      “我很忙,可能没时间读这些经书。”孙策不紧不慢,语气很温和,但是也很坚决。“既然尊者不肯赐教,我就不问了。我开门见山吧,我可以资助你们译经,但力度有限,不会供养太多的人,除了衣食纸笔之外,也不会有其他的供应。听说你们过午不食,应该压力不大,而且这也不是无偿的,我希望你们能以这个机会帮我教一些年轻人学习梵语,不仅是梵语,西域各国的语言都行。”

      严浮调很惊讶,有些不快。“将军是与我做交易吗?”

      “我知道这可能对你不敬,但事实就是这样。”孙策轻轻按在那一卷经书上。“你们喜欢从书里了解世界,我喜欢用自己的眼睛。与这些经书相比,我更想听听有关西域各国的情况。听说安侯(安世高)、都尉玄(安玄)都来自安息国,支谶来自贵霜,我倒是很想听他们说说安息、贵霜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