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4章 向钱看(2/3)
声。“你这比喻还真是清奇。”
庞统也觉得有点不妥,却又一时找不以合适的例子。孙策见他窘迫,又说道:“行了,便桶就便桶吧,其实人肚子里也有屎有尿,和便桶差不了多少。”
“我就打个比喻啊,未必一定是便桶,所有的桶都差不多。这桶能装多少,一要看桶的容量,而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长度,如果有一片木板非常短,其他的木板就算再长也没什么用。”
孙策惊讶地扭头看看庞统。这小子是聪明啊。不过,他究竟想说什么?
“除了木板的长度,还要看这桶有没有漏洞。如果有漏洞,木板再长,这桶的容量都取决于漏洞的高度。如果这漏洞在桶底,那就什么也剩下不了。”
孙策、庞统尿完,有士卒送来水,两人净了手,一起往回走。快回到大帐的时候,孙策放慢脚步,转身看着庞统。“士元,你对虞仲翔的建议有看法?”
“不敢,只是不敢苟同而已。”
“说来听听。”
“将军起自吴会,将来问鼎天下,吴会是帝乡,成为陪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将军志向高远,开拓海外,在吴会设立基地也非常合理。帝乡只有一个,而且必然在江东,做陪都名正言顺。基地却未必。在江东立国,我可以理解,建立出海基地,我也可以理解,但只在江东建立基地,我觉得格局未免太小。”
孙策明白了庞统的意思。他不是反对在江东立国,建立基地,他是反对虞翻的乡土意识。虞翻的建议的确有私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无可指责,但是作为长史,他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从全局考虑,这也是他的破绽所在,也就是庞统想说的意思:桶下面有个漏洞。
“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应该纳入考虑范围?”
“陪都的事且不说,就出海的基地而言,青州东部良港众多,可以择一地设基地。附近山林重多,取材很方便,船只建造、修补都很方便。在此建基地,北可往辽东,东可往乐浪,比陆路方便多了。朝鲜本是箕子故国,很早就臣服中原,只是后来中原渐乱才不受正朔,将军若得天下,征服海外,朝鲜是好的磨刀石,岂能视而不见,却把注意力全放在尚未可知的东南?”
孙策连连点头。“士元,你说的很有道理。刚才为什么不说?”
“这只是细节问题,查漏补阙而已,没必要在众人面前争执,乱了主次。”
孙策看着眼前面色平静从容的庞统,露出欣慰的笑容。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际遇也有很大的影响。庞统和周瑜的际遇正好相反,周瑜有压力,略显拘谨,庞统却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士元有气量,甚好。”孙策赞道。“你考虑一下,准备一个详实些的方案,到时候也像今天一样讨论益州方略一样提交讨论。今天的情形你也看到了,非议责难是免不了的,你要准备得充分一些。”
“喏。”庞统胸有成竹地应了一声。
两人走回大帐,诸葛亮和杨仪已经向周瑜解释完了。周瑜眉头微蹙,正在思考,但眉眼间的担心已经不见了。见孙策进来,他点头致意。孙策说道:“说完了?”
“他们对我说了一下,我大致了解了,只是觉得不太值,荆南、豫章就有黄金,永昌也有,何必出海?”
“永昌?”孙策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永昌在哪儿?”
诸葛亮说道:“益州南部一郡,其地出金,《论衡》里有载。”随即取过地图,指出永昌郡的位置。
孙策有点尴尬。他也读过《论衡》,却没有印象,由此看来,诸葛亮的记忆力没有变态到过目不忘,但他抓重点的本事还是非常强的。他看了一下永昌郡的位置,有点遗憾,永昌在益州的西南端,离荆州太远了。
“荆南、豫章的黄金要采,将来拿下益州,永昌的黄金也要采,但这并不妨碍出海找黄金啊,不找黄金也要出海的,有黄金,积极性更高,这本来也就是长期规划,反正需要人去做,我觉得蔡德珪很合适,为什么不让他去?”
“需要那么多黄金,全是为了铸钱?”
“是啊。”
“我们会需要那么多钱?伯符,钱多物少,物价会猛涨,比没有钱还要严重。”
“放心吧,我们将来会需要很
庞统也觉得有点不妥,却又一时找不以合适的例子。孙策见他窘迫,又说道:“行了,便桶就便桶吧,其实人肚子里也有屎有尿,和便桶差不了多少。”
“我就打个比喻啊,未必一定是便桶,所有的桶都差不多。这桶能装多少,一要看桶的容量,而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长度,如果有一片木板非常短,其他的木板就算再长也没什么用。”
孙策惊讶地扭头看看庞统。这小子是聪明啊。不过,他究竟想说什么?
“除了木板的长度,还要看这桶有没有漏洞。如果有漏洞,木板再长,这桶的容量都取决于漏洞的高度。如果这漏洞在桶底,那就什么也剩下不了。”
孙策、庞统尿完,有士卒送来水,两人净了手,一起往回走。快回到大帐的时候,孙策放慢脚步,转身看着庞统。“士元,你对虞仲翔的建议有看法?”
“不敢,只是不敢苟同而已。”
“说来听听。”
“将军起自吴会,将来问鼎天下,吴会是帝乡,成为陪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将军志向高远,开拓海外,在吴会设立基地也非常合理。帝乡只有一个,而且必然在江东,做陪都名正言顺。基地却未必。在江东立国,我可以理解,建立出海基地,我也可以理解,但只在江东建立基地,我觉得格局未免太小。”
孙策明白了庞统的意思。他不是反对在江东立国,建立基地,他是反对虞翻的乡土意识。虞翻的建议的确有私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无可指责,但是作为长史,他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从全局考虑,这也是他的破绽所在,也就是庞统想说的意思:桶下面有个漏洞。
“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应该纳入考虑范围?”
“陪都的事且不说,就出海的基地而言,青州东部良港众多,可以择一地设基地。附近山林重多,取材很方便,船只建造、修补都很方便。在此建基地,北可往辽东,东可往乐浪,比陆路方便多了。朝鲜本是箕子故国,很早就臣服中原,只是后来中原渐乱才不受正朔,将军若得天下,征服海外,朝鲜是好的磨刀石,岂能视而不见,却把注意力全放在尚未可知的东南?”
孙策连连点头。“士元,你说的很有道理。刚才为什么不说?”
“这只是细节问题,查漏补阙而已,没必要在众人面前争执,乱了主次。”
孙策看着眼前面色平静从容的庞统,露出欣慰的笑容。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际遇也有很大的影响。庞统和周瑜的际遇正好相反,周瑜有压力,略显拘谨,庞统却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士元有气量,甚好。”孙策赞道。“你考虑一下,准备一个详实些的方案,到时候也像今天一样讨论益州方略一样提交讨论。今天的情形你也看到了,非议责难是免不了的,你要准备得充分一些。”
“喏。”庞统胸有成竹地应了一声。
两人走回大帐,诸葛亮和杨仪已经向周瑜解释完了。周瑜眉头微蹙,正在思考,但眉眼间的担心已经不见了。见孙策进来,他点头致意。孙策说道:“说完了?”
“他们对我说了一下,我大致了解了,只是觉得不太值,荆南、豫章就有黄金,永昌也有,何必出海?”
“永昌?”孙策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永昌在哪儿?”
诸葛亮说道:“益州南部一郡,其地出金,《论衡》里有载。”随即取过地图,指出永昌郡的位置。
孙策有点尴尬。他也读过《论衡》,却没有印象,由此看来,诸葛亮的记忆力没有变态到过目不忘,但他抓重点的本事还是非常强的。他看了一下永昌郡的位置,有点遗憾,永昌在益州的西南端,离荆州太远了。
“荆南、豫章的黄金要采,将来拿下益州,永昌的黄金也要采,但这并不妨碍出海找黄金啊,不找黄金也要出海的,有黄金,积极性更高,这本来也就是长期规划,反正需要人去做,我觉得蔡德珪很合适,为什么不让他去?”
“需要那么多黄金,全是为了铸钱?”
“是啊。”
“我们会需要那么多钱?伯符,钱多物少,物价会猛涨,比没有钱还要严重。”
“放心吧,我们将来会需要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