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6章 纵横(1/2)
论经学世家,琅琊伏氏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从伏胜到伏湛,再到伏完,累世传经,以读书为业,是名符其实的读书人。
但书读得好不代表就有才干,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伏完就是典型。他出身高贵,修养气度都无可挑剔,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不能办事——以他的身世,也不需要他有什么办事的能力,只要安稳度日就好了。
然而现在他却不得不承担起责任。他也许对富贵没什么追求,但他不能不为女儿、外孙的安全考虑。皇长子还在襁褓之中,女儿伏寿也只是一个贵人,并没有皇后的身份,而朝中掌握实权的大多是关西人,伏家既不掌权,也没有实力强大的盟友,如果有人想矫诏篡位,杀了伏寿和皇长子,简直易如反掌。
宗室齐聚长安,有资格继位的人选比比皆是。一旦这样的事发生,得失的不仅是皇位,还有女儿和外孙的性命,甚至有可能牵连到伏氏一门。
伏完乱了方寸,仅有的理智让他没有轻易向杨修问计。他虽然不谙世务,这一点常识还是有的。孙策这个大将军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朝廷有今天,都是拜孙策所赐,杨修身为大将军长史,也不会是为他伏完着想,他不过是这些枭雄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杨修看得真切,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起了最近的报纸。从天子率骑兵突入兖州开始,他就授意祢衡写系列文章,主要在两个方面落墨,一是从道义上,一是从战术上。从道义上而言,这场战事是袁谭惹出来的,袁谭率部入兖州,赶走了曹昂,剑指豫州,引起了孙策的反击。这是两个诸侯王之间的冲突,天子介入于理不合。从战术而言,天子孤军深入,不够持重,万一受挫,不仅会损兵折将,更有损朝廷尊严,主动挑衅却不能战而胜之,只会让人轻视朝廷。
祢衡的文章以敢言著称,虽然没有直接指责天子冒进,却将刘晔骂了个狗血淋头。刘晔在朝中声誉一向很好,拥趸甚多,祢衡的文章一出,不仅秘书台群起而攻之,就连不少大臣都表示了愤慨,有人只是私下里议论,有人却是当面发作,有文的——写文章对骂,有武的——直接找祢衡决斗,不过他们都没占到便宜,写文章对骂,祢衡笑傲天下,就没怕过谁,比武决斗,祢衡有全套南阳军械,一对一的单挑,想伤他可没那么容易,一不小心反倒可能被他手中削铁如泥的长剑捅个窟窿。
当然,穿着全套甲胄与人决斗也成了长安笑谈。然而笑归笑,却没人能把他怎么样。
伏完对时局很关注,当然会看祢衡的文章。现在形势正如祢衡当初所料,他也很懊恼,不自觉的将责任推到了刘晔身上。他不能当着杨修的面非议刘晔,反而问起了孙策的责任。
“吴王身为藩臣,与天子对阵,难道就合适吗?”
杨修笑笑。“国丈听错了吧,吴王什么时候与天子对阵了?”
伏完恼羞成怒。“吴王虽未亲临前线,朱桓难道不是他的大将?”
“朱桓当然是吴王的大将,但朱桓入兖州却不是为了迎战天子,而是驱逐董昭和他率领的冀州军。”
伏完语塞。杨修的意思说得很明白,不是孙策想找天子麻烦,是天子把脸凑上去让孙策打的,更丢脸的是他全力一击,却连孙策的面都没见着,直接被孙策麾下的大将击败了。孙策远远地看着,连汗都没流一滴。
孙策的实力真的这么强?朱桓可不是周瑜、鲁肃这样的战区督,他名不见经传,以前并没有统兵作战的经历,怎么一出手也这么强悍?
伏完更加不安。孙策兵强马壮,他如果趁势进攻关中,那可怎么办?天子大败,出击的骑兵全军覆没,眼下潼关只有步卒,骑兵数量奇缺,面对江东军,可是一点优势也没有。伏完还清楚的记得,半年前鲁肃是怎么轻松拿下弘农的。如果他卷土重来,兵临潼关,关中必然震动。
内忧外患啊。伏完有些喘不上气来,汗湿重衣。
——
辞别了心神不属的伏完,杨修上了马车,闭上眼睛,靠着车壁沉思了半晌,对谢煚说道:“你准备一下,写篇文章,说一说王霸之道。”
谢煚不假思索的应了。祢衡才华横溢,但为人桀骜不驯,写文章很多时候都是自由发挥,杨修最多给他一个方向,命题文章却不多。这种有意引导舆论的文章要么是杨修自己写,要么由他来写。这几天杨修事务多,自然要由他代劳。
“是将陛下与吴王之战转为王霸之争?”
但书读得好不代表就有才干,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伏完就是典型。他出身高贵,修养气度都无可挑剔,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不能办事——以他的身世,也不需要他有什么办事的能力,只要安稳度日就好了。
然而现在他却不得不承担起责任。他也许对富贵没什么追求,但他不能不为女儿、外孙的安全考虑。皇长子还在襁褓之中,女儿伏寿也只是一个贵人,并没有皇后的身份,而朝中掌握实权的大多是关西人,伏家既不掌权,也没有实力强大的盟友,如果有人想矫诏篡位,杀了伏寿和皇长子,简直易如反掌。
宗室齐聚长安,有资格继位的人选比比皆是。一旦这样的事发生,得失的不仅是皇位,还有女儿和外孙的性命,甚至有可能牵连到伏氏一门。
伏完乱了方寸,仅有的理智让他没有轻易向杨修问计。他虽然不谙世务,这一点常识还是有的。孙策这个大将军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朝廷有今天,都是拜孙策所赐,杨修身为大将军长史,也不会是为他伏完着想,他不过是这些枭雄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杨修看得真切,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起了最近的报纸。从天子率骑兵突入兖州开始,他就授意祢衡写系列文章,主要在两个方面落墨,一是从道义上,一是从战术上。从道义上而言,这场战事是袁谭惹出来的,袁谭率部入兖州,赶走了曹昂,剑指豫州,引起了孙策的反击。这是两个诸侯王之间的冲突,天子介入于理不合。从战术而言,天子孤军深入,不够持重,万一受挫,不仅会损兵折将,更有损朝廷尊严,主动挑衅却不能战而胜之,只会让人轻视朝廷。
祢衡的文章以敢言著称,虽然没有直接指责天子冒进,却将刘晔骂了个狗血淋头。刘晔在朝中声誉一向很好,拥趸甚多,祢衡的文章一出,不仅秘书台群起而攻之,就连不少大臣都表示了愤慨,有人只是私下里议论,有人却是当面发作,有文的——写文章对骂,有武的——直接找祢衡决斗,不过他们都没占到便宜,写文章对骂,祢衡笑傲天下,就没怕过谁,比武决斗,祢衡有全套南阳军械,一对一的单挑,想伤他可没那么容易,一不小心反倒可能被他手中削铁如泥的长剑捅个窟窿。
当然,穿着全套甲胄与人决斗也成了长安笑谈。然而笑归笑,却没人能把他怎么样。
伏完对时局很关注,当然会看祢衡的文章。现在形势正如祢衡当初所料,他也很懊恼,不自觉的将责任推到了刘晔身上。他不能当着杨修的面非议刘晔,反而问起了孙策的责任。
“吴王身为藩臣,与天子对阵,难道就合适吗?”
杨修笑笑。“国丈听错了吧,吴王什么时候与天子对阵了?”
伏完恼羞成怒。“吴王虽未亲临前线,朱桓难道不是他的大将?”
“朱桓当然是吴王的大将,但朱桓入兖州却不是为了迎战天子,而是驱逐董昭和他率领的冀州军。”
伏完语塞。杨修的意思说得很明白,不是孙策想找天子麻烦,是天子把脸凑上去让孙策打的,更丢脸的是他全力一击,却连孙策的面都没见着,直接被孙策麾下的大将击败了。孙策远远地看着,连汗都没流一滴。
孙策的实力真的这么强?朱桓可不是周瑜、鲁肃这样的战区督,他名不见经传,以前并没有统兵作战的经历,怎么一出手也这么强悍?
伏完更加不安。孙策兵强马壮,他如果趁势进攻关中,那可怎么办?天子大败,出击的骑兵全军覆没,眼下潼关只有步卒,骑兵数量奇缺,面对江东军,可是一点优势也没有。伏完还清楚的记得,半年前鲁肃是怎么轻松拿下弘农的。如果他卷土重来,兵临潼关,关中必然震动。
内忧外患啊。伏完有些喘不上气来,汗湿重衣。
——
辞别了心神不属的伏完,杨修上了马车,闭上眼睛,靠着车壁沉思了半晌,对谢煚说道:“你准备一下,写篇文章,说一说王霸之道。”
谢煚不假思索的应了。祢衡才华横溢,但为人桀骜不驯,写文章很多时候都是自由发挥,杨修最多给他一个方向,命题文章却不多。这种有意引导舆论的文章要么是杨修自己写,要么由他来写。这几天杨修事务多,自然要由他代劳。
“是将陛下与吴王之战转为王霸之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