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0章 皇恩浩荡(1/3)
孙策没有见全柔,只是调整了他的职务,将他调回中军任职,和他外放之前的职务一样。
全柔虽然后悔,却不敢多说什么,老老实实地上任了。
孙策随即召见了董昭,进行履新之前的接见,随行的还是军师崔琰。和董昭、崔琰说完了公事后,孙策问起了崔琰的兄长崔瑜。崔瑜因冀州之战时选择了刘备,不曾想刘备也没能支撑多久,很快就亡了国。崔瑜被迫跟着投降,赋闲在家,求到崔琰面前,想讨个官做。
全柔当时任镇北将军,安排一个千石以下的职位是很轻松的事,但这件事被崔琰否决了。孙策很好奇,很想知道崔琰是怎么想的。
崔琰倒也坦诚。他说崔瑜有两个问题,不宜立刻擢用。一是崔瑜是降臣,没有功劳,当初献大阳还有诈降的嫌疑。如果立刻擢用,起不到惩戒的作用,会给现有的官吏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再努力也不如投降;二是崔瑜本人有投机心理,这并非为官的正确心态。做官当以尽忠守职为上,不应该唯个人前程是图。如果不调整好心态,崔瑜以后还会犯错误。
所以,他建议崔瑜在家读几年书,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崔瑜人到中年,学问的底子也是有的,如果能静下心来,以后慢慢升迁,高官厚禄不敢望,县令长还是有机会的。
孙策对崔琰的应对很满意。不管他是真诚,还是故作姿态,他的处理方式还是周到的。
这也让他对全柔更加失望。
孙策在中山停留了一段时间,主要考察几个内容:一是沟通几道主要河流的互通工程,二是冀州尤其是冀北的生产恢复,三是通往草原的商路。
前两项完成得都不错,第三项却有些问题。原因也简单,商业规模越来越大,货币不足,现在很多生意只能以货易货。草原上的产出有限,除了马匹、牛羊,就是各种皮货,价值远远不及中原能够提供的商品。中原商人为了销路,不得不主动降价,实际上利润在下降。
除此之外,冀州还要承担燕州各郡驻军的物资供应,负责也比较重,在民间有些怨言。
孙策问董昭、崔琰有什么办法。
董昭沉吟了良久说,最好的办法还是寻找新的金矿、铜矿,铸更多的钱币,这才是治本之道。工商业的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货币,否则物价必然下跌,辛苦发展的成果都便宜了外人。不过找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倒不如想办法将百姓手中的黄金集中起来,解燃眉之急。
董昭详细的解说了一下自己的办法。他的想法并非凭空而来,是从债劵的办法推衍出来的。当初孙策推行债劵的时候,便赋予了债劵一定的流通功能,董昭稍作改动,建议孙策发行特种金属货币,以代替一定数量的黄金,缓解货币不足的困境。由黄承彦研制的合金成本高,大面积用于武器装备太浪费,用于铸币倒是可行。
孙策很感兴趣,问董昭说,百姓手中的黄金很多吗?
董昭没说话,转头看着崔琰。崔琰点点头。冀州百姓手中的确有不少黄金。一部分来自于多年的积累,一部分来自袁绍的赏赐。
冀州是大州,物产丰富,又不像中原人一样鄙视商贾,经商的很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草原的胡人做生意,大部分都是用黄金进行交易,所以不少世家手里都有黄金积储。
中平六年,袁绍来到冀州时,也带了大量的黄金、珍宝,用于赏赐文臣,笼络人心。因为冀州是主动投降,孙策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清洗,所以这些黄金还在各家手中。
此外,袁绍入主冀州后,还对不依附他的人进行了报复,比如当初支持韩馥的人,挖坟掘墓无数,也掠夺了不少黄金和钱币,这些黄金和钱币也随着赏赐和交易,陆续流散到各家手中。
崔琰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就冀州而言,至少有三十万斤的黄金闲置着。如果能将这此黄金用于流通,应该能解决一些问题,至少可以缓解一部分。考虑到黄金本身就是以大宗生意为主,若能以朝廷信用为担保,依从自愿的原则,确保随时随时可以兑换到真正的黄金,相信这个问题并不难。
毕竟如今手头黄金最多的就是以毋极甄家为首的中山商人,只要他们愿意支持这项政策,至少能提供十万斤的黄金。
孙策深以为然。这个办法其实并不新鲜,他如果想做,早就可以做了。只是他很清楚,这种事放开很容易,收手就难了。这不就是印钞票吗?用一块
全柔虽然后悔,却不敢多说什么,老老实实地上任了。
孙策随即召见了董昭,进行履新之前的接见,随行的还是军师崔琰。和董昭、崔琰说完了公事后,孙策问起了崔琰的兄长崔瑜。崔瑜因冀州之战时选择了刘备,不曾想刘备也没能支撑多久,很快就亡了国。崔瑜被迫跟着投降,赋闲在家,求到崔琰面前,想讨个官做。
全柔当时任镇北将军,安排一个千石以下的职位是很轻松的事,但这件事被崔琰否决了。孙策很好奇,很想知道崔琰是怎么想的。
崔琰倒也坦诚。他说崔瑜有两个问题,不宜立刻擢用。一是崔瑜是降臣,没有功劳,当初献大阳还有诈降的嫌疑。如果立刻擢用,起不到惩戒的作用,会给现有的官吏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再努力也不如投降;二是崔瑜本人有投机心理,这并非为官的正确心态。做官当以尽忠守职为上,不应该唯个人前程是图。如果不调整好心态,崔瑜以后还会犯错误。
所以,他建议崔瑜在家读几年书,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崔瑜人到中年,学问的底子也是有的,如果能静下心来,以后慢慢升迁,高官厚禄不敢望,县令长还是有机会的。
孙策对崔琰的应对很满意。不管他是真诚,还是故作姿态,他的处理方式还是周到的。
这也让他对全柔更加失望。
孙策在中山停留了一段时间,主要考察几个内容:一是沟通几道主要河流的互通工程,二是冀州尤其是冀北的生产恢复,三是通往草原的商路。
前两项完成得都不错,第三项却有些问题。原因也简单,商业规模越来越大,货币不足,现在很多生意只能以货易货。草原上的产出有限,除了马匹、牛羊,就是各种皮货,价值远远不及中原能够提供的商品。中原商人为了销路,不得不主动降价,实际上利润在下降。
除此之外,冀州还要承担燕州各郡驻军的物资供应,负责也比较重,在民间有些怨言。
孙策问董昭、崔琰有什么办法。
董昭沉吟了良久说,最好的办法还是寻找新的金矿、铜矿,铸更多的钱币,这才是治本之道。工商业的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货币,否则物价必然下跌,辛苦发展的成果都便宜了外人。不过找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倒不如想办法将百姓手中的黄金集中起来,解燃眉之急。
董昭详细的解说了一下自己的办法。他的想法并非凭空而来,是从债劵的办法推衍出来的。当初孙策推行债劵的时候,便赋予了债劵一定的流通功能,董昭稍作改动,建议孙策发行特种金属货币,以代替一定数量的黄金,缓解货币不足的困境。由黄承彦研制的合金成本高,大面积用于武器装备太浪费,用于铸币倒是可行。
孙策很感兴趣,问董昭说,百姓手中的黄金很多吗?
董昭没说话,转头看着崔琰。崔琰点点头。冀州百姓手中的确有不少黄金。一部分来自于多年的积累,一部分来自袁绍的赏赐。
冀州是大州,物产丰富,又不像中原人一样鄙视商贾,经商的很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草原的胡人做生意,大部分都是用黄金进行交易,所以不少世家手里都有黄金积储。
中平六年,袁绍来到冀州时,也带了大量的黄金、珍宝,用于赏赐文臣,笼络人心。因为冀州是主动投降,孙策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清洗,所以这些黄金还在各家手中。
此外,袁绍入主冀州后,还对不依附他的人进行了报复,比如当初支持韩馥的人,挖坟掘墓无数,也掠夺了不少黄金和钱币,这些黄金和钱币也随着赏赐和交易,陆续流散到各家手中。
崔琰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就冀州而言,至少有三十万斤的黄金闲置着。如果能将这此黄金用于流通,应该能解决一些问题,至少可以缓解一部分。考虑到黄金本身就是以大宗生意为主,若能以朝廷信用为担保,依从自愿的原则,确保随时随时可以兑换到真正的黄金,相信这个问题并不难。
毕竟如今手头黄金最多的就是以毋极甄家为首的中山商人,只要他们愿意支持这项政策,至少能提供十万斤的黄金。
孙策深以为然。这个办法其实并不新鲜,他如果想做,早就可以做了。只是他很清楚,这种事放开很容易,收手就难了。这不就是印钞票吗?用一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