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4章 母与子(1/4)
孙元随即表示反对。哪有什么不得不战,无非是有人想从中牟利,故意以此为借口罢了。一个将士出征,十户不安。十万大军出动,天下骚然。就为了几个人封侯拜将,几个人大发横财,是不是值得?
孙胜不紧不慢。“战不是为了谋利,而是为了止害。小妹你可知道,益州不平,需要多少大军驻扎?你又是否知道,益州不服王化,仅在茶叶上,朝廷每年就要损失多少钱,被羌胡白白占了便宜?”
孙元眨巴着眼睛,气势大弱。“我……我不知道。可是……说来说去,不还是钱么?”
“是啊,就是钱。”孙胜伸手指指外面观望的百姓。“如果平定了益州,把那些钱省下来,让他们能少缴一些赋税,多买一件衣服,岂不更好?为什么要让羌胡占便宜呢。”
“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孙捷咧着嘴,习惯性的抬手拍孙胜的肩膀,抬至一半,想到父皇面前不能放肆,硬生生的又收了回去。
孙元眼珠转了转。“那你倒是说说,打与不打,能省多少钱,哪个更合算?”她回头看了一眼孙策,鼓起勇气。“父皇说过,用兵首重庙算,你先算一下让我看。”
孙胜倒也不怯,看向孙策。孙策含笑点头,伸手指指摆放笔墨的夹层。孙胜起身,有板有眼的谢了恩,从夹层里取过笔墨,铺在案上,算起帐来。
“天下驻军,分为中军一、都护二、大都督五、海内督十二,海外督四。其中与益州有关的是中军黄汉升部,左右两都护,安东、安南、安西、天竺四大都督,又有江陵、襄阳、汉中三督,共计十七万三千人……”
孙策一言不发,看着三个半大孩子一本正经的争论国家大事,心里却是另外一番滋味。
抛却三个孩子的禀性不同,他们都是在宫里长大的,他自问并没有区别对待,甚至连启蒙都是皇后袁衡统一安排,请蔡琰开蒙授课,并没有请第二个先生。可是平时他却管不着,他们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各自生母的影响。
尹姁是放养派,基本不管孙捷,全部扔给皇后袁衡。孙捷最喜欢习武,平时接触的都是宫里的侍从骑士和郎官,最崇拜的人除了他这个父皇,就是许褚、典韦两大高手,做派也像,走到哪儿都带着一群半大小子,招摇过市。
孙元还小,除了上学,大部分时间跟随冯宛生活。
冯宛虽然是木学堂的教师,也带一些学生,但她本身对木学兴趣有限,已经渐渐淡出木学堂的事务。想去就去,不想去就请病假休息,反正也没人敢追究她,她也不在乎那点薪资。不过冯宛为人善良,与世无争,宫里不管谁有事都会带上她,尤其是袁衡接见百姓时,喜欢拉上她这个国色做陪。
跟着冯宛,孙元见过很多人,也有一份与生俱来的随和和善良。
孙胜是袁权所生,从小管教甚严,家学渊源,各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均衡,文武兼备,少年老成,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论学问和见识,都不是孙捷、孙元所能比的。
虽然都是他的血脉,但他们的起点还是不一样的,以后的差距也只会越来越大。等嫡子孙绍继位,孙胜肯定会比其他兄弟姊妹受重视,纵使不能成为首辅,在国是院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宗室代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果不出意外,袁家这个外戚世家就是铁打的,不仅四世三公的荣耀可以继续,而且更进一层,离皇权只有半步之遥,实际上已经与孙氏比肩。
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奇怪的事,汝阳出现了那么多堪称狂悖的议题,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及这一点,至少他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
这里面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是他对袁氏的信任深入人心,还是别的原因?
“父皇,父皇,你帮帮我。”孙元摇着孙策的手臂,将孙策从飘远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怎么了?”孙策问道。
“二兄算的账,我听得不太明白,父皇能不能帮我看一眼。”孙元拿过一张纸,狡黠地眨着眼睛。
孙胜有些不安。虽然他很自信,觉得自己的计算没什么问题,可是面对孙策,他的自信显然远远不够。
孙策拿起纸,仔细看了一遍。孙胜算的账大致还是清楚的,孙元应该不是看不懂,而是想借他的身份来打压孙胜的气势。这倒是冯宛的一贯作派。如果有什么事她自
孙胜不紧不慢。“战不是为了谋利,而是为了止害。小妹你可知道,益州不平,需要多少大军驻扎?你又是否知道,益州不服王化,仅在茶叶上,朝廷每年就要损失多少钱,被羌胡白白占了便宜?”
孙元眨巴着眼睛,气势大弱。“我……我不知道。可是……说来说去,不还是钱么?”
“是啊,就是钱。”孙胜伸手指指外面观望的百姓。“如果平定了益州,把那些钱省下来,让他们能少缴一些赋税,多买一件衣服,岂不更好?为什么要让羌胡占便宜呢。”
“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孙捷咧着嘴,习惯性的抬手拍孙胜的肩膀,抬至一半,想到父皇面前不能放肆,硬生生的又收了回去。
孙元眼珠转了转。“那你倒是说说,打与不打,能省多少钱,哪个更合算?”她回头看了一眼孙策,鼓起勇气。“父皇说过,用兵首重庙算,你先算一下让我看。”
孙胜倒也不怯,看向孙策。孙策含笑点头,伸手指指摆放笔墨的夹层。孙胜起身,有板有眼的谢了恩,从夹层里取过笔墨,铺在案上,算起帐来。
“天下驻军,分为中军一、都护二、大都督五、海内督十二,海外督四。其中与益州有关的是中军黄汉升部,左右两都护,安东、安南、安西、天竺四大都督,又有江陵、襄阳、汉中三督,共计十七万三千人……”
孙策一言不发,看着三个半大孩子一本正经的争论国家大事,心里却是另外一番滋味。
抛却三个孩子的禀性不同,他们都是在宫里长大的,他自问并没有区别对待,甚至连启蒙都是皇后袁衡统一安排,请蔡琰开蒙授课,并没有请第二个先生。可是平时他却管不着,他们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各自生母的影响。
尹姁是放养派,基本不管孙捷,全部扔给皇后袁衡。孙捷最喜欢习武,平时接触的都是宫里的侍从骑士和郎官,最崇拜的人除了他这个父皇,就是许褚、典韦两大高手,做派也像,走到哪儿都带着一群半大小子,招摇过市。
孙元还小,除了上学,大部分时间跟随冯宛生活。
冯宛虽然是木学堂的教师,也带一些学生,但她本身对木学兴趣有限,已经渐渐淡出木学堂的事务。想去就去,不想去就请病假休息,反正也没人敢追究她,她也不在乎那点薪资。不过冯宛为人善良,与世无争,宫里不管谁有事都会带上她,尤其是袁衡接见百姓时,喜欢拉上她这个国色做陪。
跟着冯宛,孙元见过很多人,也有一份与生俱来的随和和善良。
孙胜是袁权所生,从小管教甚严,家学渊源,各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均衡,文武兼备,少年老成,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论学问和见识,都不是孙捷、孙元所能比的。
虽然都是他的血脉,但他们的起点还是不一样的,以后的差距也只会越来越大。等嫡子孙绍继位,孙胜肯定会比其他兄弟姊妹受重视,纵使不能成为首辅,在国是院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宗室代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果不出意外,袁家这个外戚世家就是铁打的,不仅四世三公的荣耀可以继续,而且更进一层,离皇权只有半步之遥,实际上已经与孙氏比肩。
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奇怪的事,汝阳出现了那么多堪称狂悖的议题,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及这一点,至少他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
这里面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是他对袁氏的信任深入人心,还是别的原因?
“父皇,父皇,你帮帮我。”孙元摇着孙策的手臂,将孙策从飘远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怎么了?”孙策问道。
“二兄算的账,我听得不太明白,父皇能不能帮我看一眼。”孙元拿过一张纸,狡黠地眨着眼睛。
孙胜有些不安。虽然他很自信,觉得自己的计算没什么问题,可是面对孙策,他的自信显然远远不够。
孙策拿起纸,仔细看了一遍。孙胜算的账大致还是清楚的,孙元应该不是看不懂,而是想借他的身份来打压孙胜的气势。这倒是冯宛的一贯作派。如果有什么事她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