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241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话,财政就要当场破产……明年大家都得喝西北风去。

      罗志学听黄诚宣等人的话,也没有多说什么,最近军方和文官因为军费的问题,已经连续爆发了好几次冲突了,罗志学可不打算直接插手其中……

      在大楚帝国这种军政严格分离,并且文官和军方天然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可以说,这种矛盾还是罗志学自己制造出来的。

      那天郭全书和陈星凯这几个文官头子,和徐志贤,韩子平等军方高级将领们一副都是好兄弟的模样,罗志学都要琢磨着是不是杀几个人了……不然没安全感!

      同时,他也知道目前的军费矛盾,是客观存在,并且是很难解决的。

      因为毕竟财政经费就这么多,军方都拿去打仗了,行政体系的开支自然也就非常麻烦了。

      目前大楚帝国的军费开支是非常恐怖的,如果说没有战争缴获收入的话,光靠正常的赋税收入,根本就养不起规模这么昂贵的军队。

      这也是让很多人,尤其是文官体系里的人担心:一旦对外扩张不顺利,或者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真的一路顺利统一华夏了,到时候对外战争没办法继续获得大量收益的时候,这么庞大的军费开支该如何维持?

      靠正常税收?

      这就很扯淡了,现在二十万左右的兵力,一年保守估计就得两千万军费了,这后头继续增兵的话,一年岂不是要三千万甚至四千万?

      一年三四千万两银子的军费,以大楚帝国的正常税收水准,哪怕税务部的税收效率很高,但是要养起来也是不太可能的。

      税务部那边做过一个简单的预估,他们预估的是,等拿下泛江南地区,即包括赣中北,江南、浙北等地区后,大楚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大概能够增加到四千万两银子。

      而且你别觉得只拿下江南后就有四千万了,等统一华夏后就能够再翻个几倍。

      那是不可能的。

      税务部预估的这个四千万两银子,是建立在大楚帝国控制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基础上。而这些地方,无一例外全都是人口密集地以及产量重地同时也是手工业发达之地区。

      湖广、赣北、江南、浙北,这些地方随便哪一个单独拿出来,那都是财赋重地,这些地方的税赋加在一起,那基本占据了整个华夏八成以上的税收了。

      也就是说,大楚帝国如果东进战略顺利的话,那么财政收入能够达到四千万两银子一年,然而后续哪怕是统一整个华夏了,财政收入也不会再翻倍增长,顶多再多个一两千万银子。

      然而,随着控制区的扩大,统治的日渐完善,各种行政开支也是水涨船高。

      毕竟一个朝廷,你不能光收税不干事啊,各种基础建设,尤其水利建设总得搞一搞吧,官员薪资总得发放的,出现天灾了总得救灾吧。

      今年上半年,大楚帝国中央财政,仅仅是在楚北以及河南两地(南阳府)支出的以工代赈经费,就达到了八十万两之巨。

      这仅仅是其中一项经费支出!

      而拿下楚南后,为了恢复当地民生,中央财政保守估计也要再拿出五十万两银子的专项经费,以支持楚南各地方的民生恢复工作。

      保守估计,今年为了恢复湖广等现有控制区的民生,大楚帝国中央财政至少就得掏出两百万两银子的专项经费。

      当然了,大楚帝国中央财政也可以不给,视而不见或者干脆把压力向下传递,让当地官员去处理这个问题。

      但是吧,大楚帝国的各地方官府的财政资金也有限,如果没有中央财政的支持,那么恢复民生起来会比较困难。

      同时明廷陕西那边的状况,时刻都提醒着罗志学以及郭全书等人:光收钱不做事,是要被人捅刀子的……

      大楚帝国想要稳定湖广这个大本营,让湖广这个经济以及产量重地发挥出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前期的投入是少不了的。

      仅仅是恢复湖广一地的民生,专项经费就得两百万,等后续如果拿下了烂泥潭一样的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北直隶等地区……大楚帝国如果不想强势派兵天天玩镇压,那么就需要拿出来一笔巨额的资金进行恢复民生。

      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