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275节(1/4)
这兵部尚书的人选都还难产呢,现在又要推选南京总督,这是要闹哪样啊?
真当威望高又会带兵,还能镇住下头一群巡抚,总兵的总督是大白菜,随便选啊……
这要是随便选个人糊弄过去,指不定要坏事,到时候江南可就彻底完蛋了。
而且吧,今年上半年已经让一个兵部尚书自杀了,又干掉了一个西南总督杨嗣昌,又把洪承畴调到了北线,换上去了一个孙传庭当三边总督。
现在又把南京总督王家祯给干掉……
这就等于是短短几个月里,崇祯把负责围剿楚贼的三大总督,挨个换了一边。
不仅仅是总督,实际上下头的巡抚、兵备道监军换的更多,一年下来,基本能把周边各省的负责军事事务的高级文官挨个换一遍。
但是总督、巡抚这种实际统帅大军打仗的高级地方文官换的如此频繁,可是会严重损害前线将士的军心士气,更会严重影响到各项军事政策的延续性。
毕竟每个高级文官的剿贼理念以及建军理念多少都有些不一样。
这个喜欢玩野战,那个喜欢玩守城,那个喜欢搞新标军,那个喜欢传统战兵搭配火炮。
人嘛,都这样,多少会有点自己的想法。
但是高层换的如此频繁,这个巡抚折腾几个月滚蛋了,下一个巡抚又折腾几个月滚蛋了,最后折腾来折腾去,屁事也没干成,只留下一大堆的烂摊子。
现在逮捕王家祯,就是会弄出一大堆烂摊子出来!
很多人都已经可以想到这么一个场景了:逮捕王家祯的圣旨送到金陵城,王家祯前脚被锦衣卫逮捕押回京师候审,后脚楚军就杀进金陵城。
这么折腾下去,江南怕是要完蛋,明王朝恐怕也要完蛋。
以至于京师里有一些官员们,开始很认真的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
这天下,是不是可以姓罗?
姓罗后,自己的利益得失又如何?
嗯,历史上一大票明廷文武官员们,在李自成带兵杀向京师的时候,也是很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最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最初了决定:放弃崇祯,转投李自成。
但是他们没想到看起来声势浩大的李自成会在山海关外败的干净利落的,最后被东掳入关捡了便宜。
但是这不要紧,他们一转身又投降了……这一次,他们跪的是他们昔日鄙夷的蛮夷!
———
崇祯带着火气,一纸圣旨干掉了王家祯后,倒也是知道南京总督关系重大,不可一日无人,在加上朝臣们也知道罢免王家祯已经不避免,当务之急还是得立即任命一个新的南京总督,最后一部分就提议让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总督南直隶,江西,河南等地军务。
说起来这个范景文,这人怎么说呢,正儿八经的东林党,喜党争,善党争!
早年就因为党争失败被一脚提出了朝堂,过了好几年才被重新启用,被启用后又继续和魏忠贤等人干架,又是被压的死死的。
一直到崇祯继位,他才重新迎来了春天,嗯,就和大多东林党人一样升官就跟做火箭一样。
崇祯元年升太常少卿,崇祯二年升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当年东掳绕道蒙古入关,他率河南官兵勤王,仗没打过,但是没多久依旧靠着这个资历,在崇祯三年获晋兵部左侍郎,治兵通州。
可惜他爹不争气,两年后身子骨没挺住去世了,随即范景文被迫辞官守丧。
等到丧期过了,京师的权力中枢已经没他什么事了……这里头自然也少不了党争,只不过这一次他没赢,变成了失败者。
最后被一脚提到了南京,担任南京右都御史,后来折腾了一番后变成南京兵部尚书,但是已经算是离开了权力中枢了。
毕竟谁都知道京师才是权力核心。
南京,那不过是陪都,里头的尚书或侍郎,要么是养老的,要么是争斗失败被人一脚踢过来的。
不过范景文能够好几次被干掉,然后又
真当威望高又会带兵,还能镇住下头一群巡抚,总兵的总督是大白菜,随便选啊……
这要是随便选个人糊弄过去,指不定要坏事,到时候江南可就彻底完蛋了。
而且吧,今年上半年已经让一个兵部尚书自杀了,又干掉了一个西南总督杨嗣昌,又把洪承畴调到了北线,换上去了一个孙传庭当三边总督。
现在又把南京总督王家祯给干掉……
这就等于是短短几个月里,崇祯把负责围剿楚贼的三大总督,挨个换了一边。
不仅仅是总督,实际上下头的巡抚、兵备道监军换的更多,一年下来,基本能把周边各省的负责军事事务的高级文官挨个换一遍。
但是总督、巡抚这种实际统帅大军打仗的高级地方文官换的如此频繁,可是会严重损害前线将士的军心士气,更会严重影响到各项军事政策的延续性。
毕竟每个高级文官的剿贼理念以及建军理念多少都有些不一样。
这个喜欢玩野战,那个喜欢玩守城,那个喜欢搞新标军,那个喜欢传统战兵搭配火炮。
人嘛,都这样,多少会有点自己的想法。
但是高层换的如此频繁,这个巡抚折腾几个月滚蛋了,下一个巡抚又折腾几个月滚蛋了,最后折腾来折腾去,屁事也没干成,只留下一大堆的烂摊子。
现在逮捕王家祯,就是会弄出一大堆烂摊子出来!
很多人都已经可以想到这么一个场景了:逮捕王家祯的圣旨送到金陵城,王家祯前脚被锦衣卫逮捕押回京师候审,后脚楚军就杀进金陵城。
这么折腾下去,江南怕是要完蛋,明王朝恐怕也要完蛋。
以至于京师里有一些官员们,开始很认真的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
这天下,是不是可以姓罗?
姓罗后,自己的利益得失又如何?
嗯,历史上一大票明廷文武官员们,在李自成带兵杀向京师的时候,也是很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最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最初了决定:放弃崇祯,转投李自成。
但是他们没想到看起来声势浩大的李自成会在山海关外败的干净利落的,最后被东掳入关捡了便宜。
但是这不要紧,他们一转身又投降了……这一次,他们跪的是他们昔日鄙夷的蛮夷!
———
崇祯带着火气,一纸圣旨干掉了王家祯后,倒也是知道南京总督关系重大,不可一日无人,在加上朝臣们也知道罢免王家祯已经不避免,当务之急还是得立即任命一个新的南京总督,最后一部分就提议让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总督南直隶,江西,河南等地军务。
说起来这个范景文,这人怎么说呢,正儿八经的东林党,喜党争,善党争!
早年就因为党争失败被一脚提出了朝堂,过了好几年才被重新启用,被启用后又继续和魏忠贤等人干架,又是被压的死死的。
一直到崇祯继位,他才重新迎来了春天,嗯,就和大多东林党人一样升官就跟做火箭一样。
崇祯元年升太常少卿,崇祯二年升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当年东掳绕道蒙古入关,他率河南官兵勤王,仗没打过,但是没多久依旧靠着这个资历,在崇祯三年获晋兵部左侍郎,治兵通州。
可惜他爹不争气,两年后身子骨没挺住去世了,随即范景文被迫辞官守丧。
等到丧期过了,京师的权力中枢已经没他什么事了……这里头自然也少不了党争,只不过这一次他没赢,变成了失败者。
最后被一脚提到了南京,担任南京右都御史,后来折腾了一番后变成南京兵部尚书,但是已经算是离开了权力中枢了。
毕竟谁都知道京师才是权力核心。
南京,那不过是陪都,里头的尚书或侍郎,要么是养老的,要么是争斗失败被人一脚踢过来的。
不过范景文能够好几次被干掉,然后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