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291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实不是啥鱼米之乡,难以贡献出大量漕粮来。

      如果不是大运河从这片地方过,那么漕运这事,都和他们没啥事了。

      真正大量供应漕粮的是,是江南和浙北地区。

      每年从这些地方供应的漕粮,往往占据全国漕粮的半数以上。

      而这些漕粮通过江南水网汇集京杭大运河里的江南段,再通过运河运输到镇江,再从镇江过长江抵达扬州府,再沿着扬州段运河继续北上。

      如今,镇江却是被楚军占领了,也就意味着大量江南以及浙北地区的漕粮,就无法通过镇江过长江北上了。

      半数漕粮,直接被楚军给截断了!

      此外楚军之前控制的湖广、江西地区,也是供应了份额不少的漕粮。

      再加上这一部分的话,楚军实际上已经切断了明廷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漕粮份额。

      过上几个月,京师等部分依赖漕粮的北方的大城池,恐怕都要开始缺粮了,而且是大面积缺粮。

      这对于本来就已经风雨交加的明廷来说,将会寒上加霜。

      第七师汇同第十五守备师拿下镇江后,并没有停下步伐而是继续行动。

      他们继续东进,继而兵不血刃直接拿下了丹阳。

      说拿下也不对,因为丹阳县是主动投诚的。

      丹阳城本身就没什么明军驻防,不过只有数百卫所兵而已加上一群临时征召的县勇青壮罢了,丹阳县令面对金陵城陷落,镇江完蛋,江南局势彻底败坏的情况下,丹阳县令很果断的选择了献城投诚……

      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大楚帝国镇江府丹阳县县令,嗯,品级还往上升了两级,变成了正六品。

      毕竟李元魁这种工部右侍郎的大佬都主动投诚了,前些时候还有安庐巡抚史可法,江西巡抚解学龙都投诚大楚帝国了。

      他一个丹阳县令投诚大楚王师,也是很正常的吧!

      而丹阳县的主动投诚,在江南并不是例外。

      楚军第六师杀到溧阳的时候,当地的文武官员们也是很干脆的投诚了,甚至当地的士绅大户们也都学聪明了,直接来了个全面投诚,楚军士兵还没过来呢,就已经提前备好了大批钱粮准备犒军。

      如此的江南局势,实际上楚军在江南地区的持续行动,并没有因为寒冬受到太多的阻碍。

      因为当地明军根本就没有组织起来有效的抵抗,要么是望风而逃,要么是就地投降,要么干脆是提前反正投诚,转身当大楚的官,大楚的兵去了。

      这一场楚军高层预估行动会比较迟缓的冬季江南攻势,就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江南冬季行军……

      楚军所到之处,根本就没有遭到什么实际上的抵抗。

      哪怕是在常州城、苏州城、松江城这几个大府城,都没有遭到什么太大的抵抗。

      第一师杀到常州府城,也就是武进的时候,当地三千多守军只是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然后就迅速投降了。

      在苏州城,楚军还没杀过去呢,他们自己内部矛盾重重,一边要投诚,一边要顽抗,结果他们自己就打起来了,最终楚军杀到的时候,城内也没剩下多少顽抗兵力了。

      等到十二月份打松江府城华亭县的时候,同样也是干净利落。

      这个时候,第一师的东进战略任务已经是完成的七七八八了,他们成功的杀到了大海边。

      至于剩下的一些还没拿下来的县城,集镇之类的再慢慢收拾掌控,但是基本上不用担心再遭到什么实际性的反抗了。

      而且这些收尾的事情,自然有第十五守备师以及新编成的第十六守备师去做。

      第十六守备师,就是东进过程里,以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四府之地的降兵为基础整编起来的新守备师,兵力暂时不足,只有七千多人,但是和第十五守备师配合起来也足够初步掌控这四府之地了。

      至于第一师,他们作为大楚帝国的核心主力部队,自然是任务繁忙的,拿下松江府后,第一师就马不停蹄继续南下直奔浙江嘉兴府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