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29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征召民夫,让民众服徭役,而是都采用雇佣的方式。

      毕竟大楚帝国连对待流民们,都是采用以工代赈,给流民提供一份工作,更不用说对于普通民众了。

      大兴土木之下,也是让城内诸多底层民众获得了工作机会,增加了收入,确保了战乱后的生活需求。

      同时随着大量大楚帝国的文武官员以及将士,还有大量的工匠以及他们的家属们陆续搬迁到金陵城内,也是补充了因为大量明廷权贵士绅阶层的消亡而萎缩的消费市场。

      上层权贵们的替换变化,乃至到普通人都是被补偿差遣进行迁移后,如今金陵城的内城区,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普通人了。

      整个内城区如今有大几万人口,相当多一部分是驻兵,剩下的都是陆续迁移过来的大楚帝国的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

      倒是外郭城区的人员不减反增,大概有个二十来万人左右。

      如今外郭城区彻底封开封禁后,金陵城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繁华。

      作为大楚帝国的新经济中心,大量大楚帝国控制下区内的人员以及物资,不断朝着金陵城汇集。

      尤其是目前大楚帝国已经全面控制了泛江南地区,大量江南地区,浙北地区,皖南地区,赣北地区以及湖广地区的钱粮,不断的朝着金陵城汇集。

      这迅速恢复了金陵城的经济活力。

      而且汇集到金陵城的不仅仅有大批钱粮物资,还有大量读书人。

      准确的说,是心向大楚帝国的读书人。

      因为大楚帝国即将在金陵城举行会试!

      自从前年,也就是崇祯八年开始,承顺元年开始。

      大楚帝国在控制了楚北地区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科举,当初在楚北地区的时候举行的科举范围自然不会很大,来参加的士子也不多,并且在制度上也不算完善。

      等到第二年,也就是承顺二年的时候,大楚帝国这才开始大规模的完善科举制度。

      为了避免动荡,大楚帝国在科举制度上还是施行传统的科举制度,设立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以及殿试各等级的考试。

      但是为了录取罗志学真正想要获得的人才,大楚帝国并没有和明朝中后期那种,只重视进士科,无视了明经,明算等科目。

      内容上初设进士科、法务科、格物科三个主要科目。

      进士科自然是效仿传统的进士科,也是士子们主要报考的科目。

      法务科,其实就是明法科,主要靠律法,为司法体系选拔人才,选中后入巡警部、司法院、督察院、审判院等部门工作。

      格物科,综合了明算科里的算术,再加上基本的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各种知识。

      初设这三个科目,考生们可自行选择并报考,只要考中都授予相应的功名并选拔为官。

      不过因为传统的缘故,绝大部分士子报考的还是进士科。

      罗志学对此也没有进行太大的干涉,毕竟传统士子的观念改变需要时间,再加上各项理科知识的普及也需要时间,而你不可能连相应的教材,学院都没有,就直接让学生考物理化学不是。

      罗志学就是打算先设立了名目,然后再逐步加大理科方面的权重,比如重用格物科出身的士子,最终扭转整个社会的风气。

      读书人嘛,很现实的,学什么能当官,能出人头地他们就学什么。

      唐宋学诗词能当官,他们就学诗词。

      明学八股时文能当官,他们就学八股时文。

      后世各学科成绩都要好才能考中重点,所以他们就埋首各科学。

      所以罗志学根本不需要长篇大论,劝说士子们学理科,他只需要重用理科出身的人才就行了,后面那些士子们不用任何人劝说,自己就能打破脑袋去学理科。

      承顺二年,大楚帝国在己方控制区里,主要是楚北以及楚南地区里展开了各级科举开试。

      部分地区因为时间来不及,时间上也不是统一举办,比如在安庐巡抚治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