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315节(1/4)
恩威并施,一边大度管人放权,一边派出无数的暗探搜集下属官员的动向,防范任何的负面事件的出现。
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
通过两三年的努力,罗志学在大楚帝国里初步构建了一个多方派系共存的稳定构架,并通过工作分管的方式,随时调整麾下各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的职权,平衡派系。
如今的大楚帝国里,是不同机构,不同的大臣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然后被柔和在一起做事,而他们唯一的共同点,那就是围绕着罗志学这个皇权的实际代表。
一旦离开了罗志学,那么他们都是无根的浮萍。
这就是要有平衡多派系政治构架的重要性,缺一不可,而任何一方想要壮大也会引起其他派系的对抗。
而罗志学嘛,始终稳坐高台,看谁弱势一些了就拉一把,看谁强势了就压一把,始终维持多方平衡。
而参务制度,也是这种平衡体系的具体体现!
同样的也是罗志学为什么把军方将领里的徐志贤和魏开福这两个人,也列入参务大臣的缘故。
这也是为了维持权力构架的平衡。
军方必须要在参务院里这个帝国最顶级的政治平台上,拥有自己的声音,维护军方的权益。
不过也只局限于维持军方自身的利益而已,罗志学可是另外一边还在推行军政分离呢。
地方上的巡抚都没指挥部队的权力了,这京畿里的文官们,哪怕是郭全书同样也没有对军事行动指手画脚的权力,反过来,军方也不能对地方政务指手画脚。
因此大部分的御前参务会议里,罗志学一般都是不宣军方的这两个参务大臣的。
参谋部部长徐志贤,军政部部长魏开福这两个人自然也明白为什么,因此平日里也不怎么去参加参务会议,即便是参加了,只要讨论事项不涉及到军方,那么他们也不会发言,纯粹当一个工具人,而到了一些需要投票的环节林,他们往往也是直接弃权,让五个文官体系的参务大臣们自己争夺。
但是当涉及到军方利益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然后该喷的喷……
比如说去年年底的时候,御前参务会议里讨论承顺三年度的财政预算的时候,因为军费预算这个事,这两个军方大佬口水狂奔,和郭全书他们几个文官对着吵架呢。
当时郭全书他们这些文官们,觉得承顺三年的时候,拨给两千五百万军费也就差不多了,这两千五百万,可比承顺二年的一千五百万足足多了一千万呢。
而且这只是常规军费而已!
等到真正打起来了,那么肯定还会大规模抄没各类敌方资产的,到时候这些一次性的收入也会拿出来一部分补贴军方。
就和承顺二年的时候一样,额定常规军费只有一千五百万两,但是在楚南战役以及东进战役里,大楚帝国获得了数以千万级的一次性抄没收入,加上东进战役的耗费实在太多,原有的额定军费撑不住。
再加上海军那边也是掀起了大规模造舰扩充舰队的事,也需要一批军费。
因此,陆陆续续拔给了军方好几批的额外战费,总额差不多有一千万两左右。
也就是说,承顺二年里,军方所获得的实际军费,是高达两千五百万两的。这就,可不包括军方缴获的大批直接用于战争的物资呢,包括缴获自敌军的枪炮,刀剑盔甲,军粮乃至骡马等等。
这些战利品,按照规矩当场都是补充给了前线部队,不纳入财政统计当中。
因此军方去年所获得的军费和物资总额,是超过了两千五百万两的。
而在制定承顺三年军费的时候,郭全书他们这些文官认为,给两千五百万两的额定军费已经不少了,如果加上后续抄没所得里的一次性收入的分成,军方那边还能获得一大批钱呢。
然而军方认为,去年之所以能够获得上千万两的额外战费,那是因为去年打的是江南。
江南这地方富得流油啊,所以抄没所得也多,这种情况下才能够分到一千万的额外战费。
但是今年打的是什么地方?
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
通过两三年的努力,罗志学在大楚帝国里初步构建了一个多方派系共存的稳定构架,并通过工作分管的方式,随时调整麾下各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的职权,平衡派系。
如今的大楚帝国里,是不同机构,不同的大臣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然后被柔和在一起做事,而他们唯一的共同点,那就是围绕着罗志学这个皇权的实际代表。
一旦离开了罗志学,那么他们都是无根的浮萍。
这就是要有平衡多派系政治构架的重要性,缺一不可,而任何一方想要壮大也会引起其他派系的对抗。
而罗志学嘛,始终稳坐高台,看谁弱势一些了就拉一把,看谁强势了就压一把,始终维持多方平衡。
而参务制度,也是这种平衡体系的具体体现!
同样的也是罗志学为什么把军方将领里的徐志贤和魏开福这两个人,也列入参务大臣的缘故。
这也是为了维持权力构架的平衡。
军方必须要在参务院里这个帝国最顶级的政治平台上,拥有自己的声音,维护军方的权益。
不过也只局限于维持军方自身的利益而已,罗志学可是另外一边还在推行军政分离呢。
地方上的巡抚都没指挥部队的权力了,这京畿里的文官们,哪怕是郭全书同样也没有对军事行动指手画脚的权力,反过来,军方也不能对地方政务指手画脚。
因此大部分的御前参务会议里,罗志学一般都是不宣军方的这两个参务大臣的。
参谋部部长徐志贤,军政部部长魏开福这两个人自然也明白为什么,因此平日里也不怎么去参加参务会议,即便是参加了,只要讨论事项不涉及到军方,那么他们也不会发言,纯粹当一个工具人,而到了一些需要投票的环节林,他们往往也是直接弃权,让五个文官体系的参务大臣们自己争夺。
但是当涉及到军方利益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然后该喷的喷……
比如说去年年底的时候,御前参务会议里讨论承顺三年度的财政预算的时候,因为军费预算这个事,这两个军方大佬口水狂奔,和郭全书他们几个文官对着吵架呢。
当时郭全书他们这些文官们,觉得承顺三年的时候,拨给两千五百万军费也就差不多了,这两千五百万,可比承顺二年的一千五百万足足多了一千万呢。
而且这只是常规军费而已!
等到真正打起来了,那么肯定还会大规模抄没各类敌方资产的,到时候这些一次性的收入也会拿出来一部分补贴军方。
就和承顺二年的时候一样,额定常规军费只有一千五百万两,但是在楚南战役以及东进战役里,大楚帝国获得了数以千万级的一次性抄没收入,加上东进战役的耗费实在太多,原有的额定军费撑不住。
再加上海军那边也是掀起了大规模造舰扩充舰队的事,也需要一批军费。
因此,陆陆续续拔给了军方好几批的额外战费,总额差不多有一千万两左右。
也就是说,承顺二年里,军方所获得的实际军费,是高达两千五百万两的。这就,可不包括军方缴获的大批直接用于战争的物资呢,包括缴获自敌军的枪炮,刀剑盔甲,军粮乃至骡马等等。
这些战利品,按照规矩当场都是补充给了前线部队,不纳入财政统计当中。
因此军方去年所获得的军费和物资总额,是超过了两千五百万两的。
而在制定承顺三年军费的时候,郭全书他们这些文官认为,给两千五百万两的额定军费已经不少了,如果加上后续抄没所得里的一次性收入的分成,军方那边还能获得一大批钱呢。
然而军方认为,去年之所以能够获得上千万两的额外战费,那是因为去年打的是江南。
江南这地方富得流油啊,所以抄没所得也多,这种情况下才能够分到一千万的额外战费。
但是今年打的是什么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