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750节(2/4)
千米左右,甚至为了获得更高的命中率,甚至会冒险在六七百米的距离上进行炮击。
然而即便如此,也比那些滑膛炮的有效射程高多了。
同时期的滑膛炮,在实际海战中,一般都是在两三百米的距离上开火……再远的话命中率就太低了,没太大实战意义。
在海战中,楚国海军的前装线膛炮,占据了巨大的有效射程以及威力优势,再加上蒸汽机所带来的机动优势,以至于在印度战役以来,多次无伤重创甚至歼灭敌人的舰队。
但是在对陆炮击上,则是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主要是敌人岸防炮台里的大口径滑膛加农炮,也能打两三千米威胁到楚国的战舰。
这也是楚国海军最近两年,研发并尝试建造铁甲浅水重炮舰的原因之一,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抵近岸边,甚至进入内河,靠着铁甲的保护,就近轰击敌人的炮台,给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只是现在第一艘试验舰都还没有搞出来呢,所以现在的楚海军对付这些岸防炮台的时候,往往采取的是远距离炮击为主,距离远一些,达到两三千米的的话,敌人的岸防炮基本就没啥准头了,并且这个距离上就算被敌人的实心炮弹击中,其圆球形实心弹的动能也不咋地,基本很难给主力舰的厚实木板船体带来什么威胁。
退一步说,就算打穿了,也只是留下一个小小的洞而已,不会给几千吨的庞大战舰造成什么实际性的威胁,哪怕是水线以下被击穿了,船上的木匠随手就能够把缺口给补上。
反过来,己方的前装线膛炮,却是能够在两三千米的距离上还保持着比较高的命中率,而且得益于线膛炮的圆柱形炮弹,其装药更多,爆炸威力极大,往往能够给敌人带去致命的威胁。
这些战斗的细节,武器装备的使用,都是最近几年大楚帝国海军通过实弹演习训练以及多次的实战中所得来的经验。
现在的非洲舰队就是这么打的,前头的几艘护卫舰抵达莫桑比克岛附近海域后,并没有第一时间靠近,而是远远的封锁了港口。
随后更多的主力舰抵达,尤其是三艘装备了大量一百七十毫米前装线膛炮的战列舰抵达后,这才开始对岛屿上的炮台进行远距离炮击。
随着楚军开始对陆炮击,隆隆炮声开始在海面上响起,岛屿上的葡萄牙人守军发现楚军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就开始炮击后,虽然知道这个距离进行还击效果不好,但是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进行还击。毕竟总不能光挨打不还手不是。
真要让楚国的战舰这么打下去,这炮台迟早得完蛋。
要知道葡萄牙人的炮台还是露天炮台呢,可不是什么有严密掩体,乃是顶盖的堡垒炮台。
楚军所发射的大尺寸爆炸榴弹,爆炸后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可是会给驻防的炮组成员带来大量杀伤的,更有的还会打中弹药进而引入弹药殉爆。
就当海军的战舰和葡萄牙人的炮台进行对轰的时候,数艘护卫舰也是掩护着十多艘运输船从另外一侧靠近并准备登陆,不用多久这些运输船上就放下了大量的登陆小艇。
士兵们登陆的时候倒是比较安全,没有遭到敌人的大规模炮击。
毕竟莫桑比克岛在地图上看着小,但实际上可不小,葡萄牙人也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方都部署大量的岸防炮,他们只能在部分地区建设岸防炮台,重点保护港口,城市等地区。
至于其他地方,那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而第一波登陆的楚军,就是最近一段时间里在非洲地区名声显赫,或者说臭名昭著的印度军团第三团。
该团作为东非战役里的主力部队,承担了攻占莫桑比克的重要任务。
四千多名登陆部队里,三千多人都是印度军团第三团,剩下的则是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营。
前期登陆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危险也大,所以自然由印度军团第三团来负责。
第一波次登陆的印度军团士兵有六百多人,隶属于印度军团第三团第七步兵营,也是哈莱尔所在的步兵营。
哈莱尔同尉此时乘坐着一艘登陆小艇,登陆小艇上搭载着三十多名士兵,除了少数几个人外,都在奋力划桨。
小艇在海面上上下起伏着徐徐前进,哈莱尔则是在船
然而即便如此,也比那些滑膛炮的有效射程高多了。
同时期的滑膛炮,在实际海战中,一般都是在两三百米的距离上开火……再远的话命中率就太低了,没太大实战意义。
在海战中,楚国海军的前装线膛炮,占据了巨大的有效射程以及威力优势,再加上蒸汽机所带来的机动优势,以至于在印度战役以来,多次无伤重创甚至歼灭敌人的舰队。
但是在对陆炮击上,则是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主要是敌人岸防炮台里的大口径滑膛加农炮,也能打两三千米威胁到楚国的战舰。
这也是楚国海军最近两年,研发并尝试建造铁甲浅水重炮舰的原因之一,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抵近岸边,甚至进入内河,靠着铁甲的保护,就近轰击敌人的炮台,给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只是现在第一艘试验舰都还没有搞出来呢,所以现在的楚海军对付这些岸防炮台的时候,往往采取的是远距离炮击为主,距离远一些,达到两三千米的的话,敌人的岸防炮基本就没啥准头了,并且这个距离上就算被敌人的实心炮弹击中,其圆球形实心弹的动能也不咋地,基本很难给主力舰的厚实木板船体带来什么威胁。
退一步说,就算打穿了,也只是留下一个小小的洞而已,不会给几千吨的庞大战舰造成什么实际性的威胁,哪怕是水线以下被击穿了,船上的木匠随手就能够把缺口给补上。
反过来,己方的前装线膛炮,却是能够在两三千米的距离上还保持着比较高的命中率,而且得益于线膛炮的圆柱形炮弹,其装药更多,爆炸威力极大,往往能够给敌人带去致命的威胁。
这些战斗的细节,武器装备的使用,都是最近几年大楚帝国海军通过实弹演习训练以及多次的实战中所得来的经验。
现在的非洲舰队就是这么打的,前头的几艘护卫舰抵达莫桑比克岛附近海域后,并没有第一时间靠近,而是远远的封锁了港口。
随后更多的主力舰抵达,尤其是三艘装备了大量一百七十毫米前装线膛炮的战列舰抵达后,这才开始对岛屿上的炮台进行远距离炮击。
随着楚军开始对陆炮击,隆隆炮声开始在海面上响起,岛屿上的葡萄牙人守军发现楚军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就开始炮击后,虽然知道这个距离进行还击效果不好,但是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进行还击。毕竟总不能光挨打不还手不是。
真要让楚国的战舰这么打下去,这炮台迟早得完蛋。
要知道葡萄牙人的炮台还是露天炮台呢,可不是什么有严密掩体,乃是顶盖的堡垒炮台。
楚军所发射的大尺寸爆炸榴弹,爆炸后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可是会给驻防的炮组成员带来大量杀伤的,更有的还会打中弹药进而引入弹药殉爆。
就当海军的战舰和葡萄牙人的炮台进行对轰的时候,数艘护卫舰也是掩护着十多艘运输船从另外一侧靠近并准备登陆,不用多久这些运输船上就放下了大量的登陆小艇。
士兵们登陆的时候倒是比较安全,没有遭到敌人的大规模炮击。
毕竟莫桑比克岛在地图上看着小,但实际上可不小,葡萄牙人也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方都部署大量的岸防炮,他们只能在部分地区建设岸防炮台,重点保护港口,城市等地区。
至于其他地方,那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而第一波登陆的楚军,就是最近一段时间里在非洲地区名声显赫,或者说臭名昭著的印度军团第三团。
该团作为东非战役里的主力部队,承担了攻占莫桑比克的重要任务。
四千多名登陆部队里,三千多人都是印度军团第三团,剩下的则是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营。
前期登陆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危险也大,所以自然由印度军团第三团来负责。
第一波次登陆的印度军团士兵有六百多人,隶属于印度军团第三团第七步兵营,也是哈莱尔所在的步兵营。
哈莱尔同尉此时乘坐着一艘登陆小艇,登陆小艇上搭载着三十多名士兵,除了少数几个人外,都在奋力划桨。
小艇在海面上上下起伏着徐徐前进,哈莱尔则是在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