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866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更高。

      但是高端市场也是有限的,毕竟棉纺市场里的主流依旧是大量的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其实只是一个很小的市场份额。

      而这两年里几乎所有投产新型棉纱的厂商,为了追求利润几乎都在生产高端新型棉纱,这么多的大型综合纺织公司,再加上一批独立棉纱厂商都一股脑跑去做高端市场。

      这高端市场自然而然的很快就饱和了。

      所以今年冬天开始,就已经开始有新型棉纱厂商开始进军中端市场了。

      而安华纺织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地,依靠王立清打造出来的销售渠道,尤其是费劲心思敲定下来的十多家长期合作的战略客户,他们的高端布匹产能基本已经饱和了……就算是他们扩大产量,估计高端布匹也卖不出去了……毕竟这些客户的高端布匹销售渠道也是有限的。

      当面临着竞争的时候也不是想要卖就能够卖出去的。

      这下游的织布厂商高端布匹无法继续扩大市场,作为中游供货商的安华纺织公司得自然也无法销售更多的高端棉纱了。

      高端市场已经饱和了!

      如此情况下,王立清也开始了转型,收购破产的隆东纺织公司打造为生产中端棉纱为主的第二分厂,以新型的中端棉纱继续抢占市场份额,并维持一定的高利润,就是王立清和几个高管商议出来的决策。

      这个决策实际上在夏天的时候就已经做出来了,尽管那个时候高端市场还有余量,不过王立清他们已经看到了高端市场即将饱和的迹象,所以提前开始了准备。

      收购隆东纺织公司获得扩产的地皮厂房以及数百名熟练工人,同时技术部门也是早早研究中端棉纱,尽可能的在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保障一定的棉纱质量,以获得市场竞争力。

      如此到了现在,才有了第二分厂的成立!

      而作为整个公司的老板,王立清也是在刚入秋的时候就开始为中端棉纱开拓市场了,虽然这个过程里也敲定了不少潜在的合作商,但是总归是没有大规模投产,分厂也没有生产出来批量的中端棉纱,只有总厂那边试验投产的些许样品,总归是说服力差了些。

      不少合作商一方面是看在安华纺织公司的实力以及王立清的信誉上提前签订了采购合同,但是也有一些合作商希望看到产品,尤其是看到生产线稳定投产后,才和安华纺织公司签订长期的战略合作合同。

      至于零散的出售,随便找一些买家……短时间内赚的钱其实还更多一些,但这可不是王立清的风格。

      安华纺织公司的产量是庞大的,算上未来第二分厂投产后,其新型棉纱的产能在松江城里独立棉纱厂商都能算得上第一名了,哪怕是放在整个松江府地区的棉纺行业里,也就是算上那些自产自销的综合纺织公司里,其新型棉纱的产能也能算得上是前三名了。

      如此庞大的新型棉纱产量,可不是说能够在市场上随便散卖的……没有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经营风险太大,但凡出点什么波动,那么销售渠道就会出现问题,销售一出问题那么就会影响整个公司的经营。

      而一旦经营出现问题,产销两跌的话,极有可能会导致安华纺织公司的现金流断裂,到时候可就麻烦大了。

      要知道为了持续扩张,抢占市场份额,王立清过去两年里除了把工厂自有的利润也投入到扩大规模之外,其实还找银行大量贷款。

      毕竟王立清的野心还是挺大的,他要扩展的不仅仅是工厂本身,还开始涉足上游的棉花供应产业,收购了一家专门从事海外棉纱进口贸易的公司外,还收购了三家不同地区的棉纱合作种植公司,进而在国内就拥有大小五个棉纱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里除了小部分是棉花公司自行种植外,大部分其实还是和当地的棉农签署长期的包销合同,进而获得稳定的棉花来源。

      这种棉花包销合同,其实对于企业来说经营负担非常大,平时没啥事还好,但是一旦销量出现问题,这边卖不出去,那边还要持续不断的花钱采购棉农的棉花,这挤占的现金流可就是非常庞大,稍有不少就会导致破产的。

      别看棉花合作种植公司玩的似乎是很低端的农产业,但实际上这玩意是正儿八经的资本密集行业,手里头不手握大把资金根本玩不下去。

      这种情况和生丝行业非常类似,国内的生丝行业里,那些巢丝厂每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