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但成为女帝 第5节(2/3)
即使已经过了很多年,谢瑾再次想到郗岑这句话时,依然会感到心颤。
荆州的日子是多么好啊,在那里,他与郗岑是惺惺相惜的挚友,与郗归是心心相印的爱人。
只差一点点,他就可以与郗归成婚。
然而,他们之间,在错过了那个机会后,便拉开了天堑。
第10章 前缘
即使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谢瑾还是清晰地记得他与郗归在荆州沁芳阁初见的情景。
他知道,无论再过多少年,自己都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
沁芳阁是郗岑为郗归营建的赏景之所。
阁外佳木茏葱,奇花灼灼,又有翠石叠嶂,清流曲折。
阁身飞楼插空,雕甍绣槛,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高临于花木石泉之上。
自阁上俯而视之,可见清溪泻雪,石磴穿云,落花浮荡,水流潺湲。
那一日,谢瑾跟随郗岑,出亭过池,穿花度柳,来到了沁芳阁外。
郗岑用手肘碰了碰谢瑾的手臂,示意他抬头看向前方。
谢瑾依言照做,猝不及防地看到一个身着鹅黄、莲青二色直裾的娇俏女郎凭栏而立,巧笑娇娆,顾盼生辉。
对郗氏女郎的貌美,谢瑾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郗岑年少之时,便有面若好女之称。后来虽蓄了美髯,却仍可见面如凝脂、口若朱丹、眼如点漆的风采,再配上他那卓荦不羁的性情行止,令人不能不打心底里赞一句雅范风流。
然而郗氏女的丰姿,竟是更出其兄之上——那倚栏而立的女子,延颈秀项,皓质呈露,修眉联娟,瑰姿艳逸。
只一眼,谢瑾便生出古人“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之言诚不我欺之感。
后来二人相恋,常于沁芳阁一带赏景游玩。
一日游园归来,郗归犯懒,倚在谢瑾怀中。
谢瑾一面轻抚郗归柔顺光泽的绿云俊发,一面回忆初见的情形。
郗归戏笑道:“这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当日便想,这世上竟有人,能立于我阿兄之侧,而不逊色见羞。君与我兄,一为匣中玉,一为宝剑锋。”
说罢,郗归直起身来,在谢瑾唇上,留下一个带着美人香的轻吻。
谢瑾心下大乱,为郗归的逾礼,也为自己的放纵。
他循规蹈矩地过了二十年,从未见过如郗家兄妹这般视礼节如无物的人。
谢瑾一直以为自己会娶一个端庄持重、知书达理的闺秀为妻,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做谢家的宗妇。
可自从第一眼见到郗归,他脑海中所有关于未来妻子的想象,便都化作了一个具体的形象——郗归。
然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样美好的日子终究不长久。
郗归会因喜欢他而不拘俗礼地亲近,却也会因不想嫁他而毅然决然地离开。
谢瑾与郗归第一次争吵,是在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夏日。
第11章 割席
那天,郗归在谢瑾书房练字,谢瑾则在回复一份来自建康的家书。
他提笔写道:“大郎,和之之子,人材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
——大郎是王和之之子,又并无过分的地方,你为何如此不喜他呢?
郗归看到这段话,一脸的不可思议:“王定之愚钝不堪,丝毫不类其父,成日里只知道信奉天师道那些愚弄世人的妄语。既无文彩,又不通庶务,更兼性情傲慢。我即便是他的表妹,也不能昧着良心夸他,你竟然能写出这种话?”
谢瑾苦笑着说道:“我有一个侄女,与王定之订有婚约,孰料二人相见之后,她便一意悔婚,坚决不愿出嫁。她不能说动家中长辈,便寄信给我,可我又能如何呢?”
王谢两家婚约,郗归亦有耳闻:“我纵无缘风咏絮之才,也看不上王定之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